《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30 |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郑静洁
1、 没能够让学生读起来。
自读课和讲读课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更多的时间应该由学生来掌握,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地阅读文本,才能够沉浸文本,将作品最感人的、最有亮点的内容读出来。本课所表现的特殊长场合下、特殊人物间,所呈现出的特殊心理、神态、外貌,由于没能让学生自己好好读而错失了深入理解的机会。将学生朗读的时间“扣死”了,是本次教课最大的败笔。
2、 立意拔得过高。
将“生命之线”的第三层含义理解为“征服自然”,既过于“刻意”又不符合现实。人
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不能也不可能征服自然,而应该顺应、保护自然。本文的主旨细想来,“生命”两字应该源于一种“热爱”,对生命、朋友、事业的热爱。
3、 基本功不扎实。
首先,对于文体把握不够准确,误将“小说”体裁中的“情节”一词用于散文中;其次,
插叙在本文中的作用,讲授时有错误;最后,对于教学目标中重点和难点的制定也有待斟酌。应该“以学生之难而难,以内容之重而重”。
导师团两位老师对我此次讲课的批评让我自省了许多。你想要让文本内容来打动学生,你自己有没有先被打动?你想让学生通过文本解读来提高写作,学生有没有沉浸文本?许老师和沈老师的专业知识让我这个后生晚辈十分佩服。两位老师真正是站在将语文美丽传递给学生这样最质朴的角度在教书,值得我好好学习。
有幸能够成为指导团老师门的学生,听君一席话,多年来教学至今步入的一个死胡同稍稍透出了些光亮。想要能真正跨过这道坎,需要自己不断努力追求!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