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记》导学案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5-18 |
《更衣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3、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教学难点: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文体引导——小组合作——课堂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梳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意。(速读文本,圈点勾画关键词句,然后概括)
第一部分:第1、2段,由晒衣服而引起对服装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至第13段写清代服饰变化。
第三部分:第14至第24段,写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
二、文本赏析:(基础能力层级C)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讨如下问题:(跳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后概括)
⑴、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
⑵、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⑶、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明确:(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动乱,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三、主题探究(基础能力层级D)(小组讨论,联系背景)
| |
| 标题: |
《更衣记》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