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自己高兴》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3-03-25 |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分到总”的结构。
2.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要为自己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二、教学难点
如何真正理解并实现“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简介和引题
本文作者刘心武,当代著名作家。本文于2004年被作为中考阅读材料。
就目前而言,大多的初中毕业学生将就读于一般的普通高中或职业中学,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使得很多人把握不住自我。他们的一生将是平凡的一生,那么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现实,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本文将对这些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二)学生速读全文,基本理解全文结构
(三)本文的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
以小凌为例,引出“坦然无愧地看待自己,珍爱、享受平凡而实在的人生!”这个论断。
第二部分(4——5)
这部分以作家为例,在7个层层逼进的问句之后,列举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日本的川端康成自杀身亡的例子,以此证明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被别人出于好奇、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是不可取的。
第三部分(6——7)
以开电梯的小倪为例,小倪不为别人的好奇、好意的话语所刺激,她为自己而高兴,她高兴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平凡,自己的不必上电视,自己的适得其所,自己的不他人所左右…….与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作者引出自己的观点:为你自己而高兴。
第四部分(8——9)
生读。这是全文的总结,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为自己高兴,最主要的是为自己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高兴。
(有些资料也把第二和第三部分合成一个部分)
(四)本文的结构特色
本文采用“分——总”结构。
第一部分中的小凌和第三部分小倪,两个都是平凡的人,作者这样举例是否多余?
理解:前三部分是分,第一部分中的小凌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受到别人好奇或好意的“刺激”,他为自己的平凡而高兴,第三部分以开电梯的小倪为例,她受到了别人的好奇、好意的话语所刺激,但也为自己的平凡的实在的活着而高兴,这一不同体现了文章的“递进”,因此作者这样举例完全不是多余的。
文中更有半他们两个与两位名人进行对比,一正一反,更突出了“为自己高兴”的可贵。
第二课时
本文的练习是本课时的重点
1.阅读全文,完成练习一
2.认真思考练习三、五,发表自己的观点
3.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四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