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以“悬念、波折”来安排情节的写作方法。
2、欣赏课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感受“我”对老师无比崇敬和深沉眷恋的感情。
二、课前指导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2、学习内容
了解作者所回忆的中学时代的故事;体会故事中的“我”和林老师这两个人物形象;
题目中的“星子”的含义,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3学习方法
理清故事的线索,按事情发展过程梳理内容;根据文中具体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情;从林老师的做法中感悟其包含的深意;将林老师和“星子”进行联系,体会作者取题的用意。
三、问题思考
1、本文标题为何采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形式?
2、“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传述的事可谓“一波三折”,那么,作者是如何以“悬念、波折”来安排情节的呢?这样写有何好处?
3、题目中“星子”的含义是什么?
四、品味语言
散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重点欣赏、品味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1、生动、准确的动词
2、美丽、形象的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