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与微之书》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1-25


《与微之书》讲学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文人书信格式,理解书信内容,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文言词汇。
2.体会作者心情,培养对友谊的珍视。
一、学前准备
(一)有关人物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强调诗歌讽喻社会现实的作用,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的作品。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被贬的第二年写下著名的《琵琶行》,第三年,给好友元稹写下了这封信,叙述了他在九江的生活,抒发了离别思念之情。
元稹,字微之,新乐府运动倡导人和代表作家之一。传奇《莺莺传》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写成。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和十年,因与宦官不和被贬为通州司马,到任不久即得瘴病,几乎丧命,且于病危中得知好友白居易也被贬,即产生强烈的政治共鸣。
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之后在宦途上同遭浮沉,交情匪浅。
(二)诗情与友情
1、下面两首诗分别是元稹白居易写梦的诗,两人在“记梦”方面有何不同?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2、以下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意境:                                                                    
情感: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意境:                                                                     
情感:                                                                     
(三)古代书信别称:尺牍、简、笺、函、扎、尺素、鸿雁、双鲤。
(四)注出生字词读音:
胶漆(  )      牵挛乖隔( )   札 ( )   影幢幢(  )    提挈( )  
瘴疠(  )    蛇虺(  )    蚊蚋(  )    自给(  )   啾啾( )
(五)参照注释,整体把握全文大致意思,圈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并思考以下问题:文中多次直呼“微之微之”,有什么作用?
 
二、疑难问题:
 
 
 
 

三、走进文本
1.探究第一、二段
(1)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句子
足下:          胶漆:         几何:     
离阔:           置于胡越之身:    牵挛: 
翻译: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2) 初到浔阳:            一:            上报疾状:      
次叙病心:            不暇及他:         封题:       幢幢:
翻译: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3)问题:第一二段,“寒暄叙情”的部分,哪些语句写出了二人之情深意挚?
 
2、探究第三段
(1)第三段的重点字词句
方寸甚安:            地少瘴疠:          量入俭用:                     
身衣口食:            因置草堂           可以终老:
(2)翻译以下句子: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此一泰也。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3)思考如下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三泰”的内容。从“三泰言安”,读出了白居易什么样的情怀?
3、探究第四段
(1)本段的重点字词句
翻译: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shǔ)。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jiū)。
 
 
(2)问题:“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境?
 
四、拓展思考
在这封信中,我们看到:微之报之以病,而乐天报之以“三泰”,体会我们常言的“平安信”、“报平安”的社会心理。想一想,如果你写一封家书,是报喜呢,还是报忧呢?为什么?
 
 
五、巩固训练
1.解释划线字词
封题其上            置于胡越之身
其若是乎            微之于我也
2.解释加点的字词
此一泰也            量入俭用
身衣口食            条写如后云云
流水周于舍下
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足下:您  B离阔如此       阔:阔绰
C次叙病心       心:心情  D不暇及他       及:顾及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
B牵挛乘隔                         牵挛:牵制,拘牵
C终论平生交分                 交分:分别
D危惙之际                         危惙:病危
5.下列称谓中,是敬词的一项是(            )
A又见家兄言  B安道与在楚州  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     D初到浔阳时
六、阅读提升
教养指数和文明钧疾病
①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 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宣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旋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④ 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 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 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徽,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 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痰病。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关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数同步上升。
B.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家,都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的文明形象,必须努力挽救我们“濒死的教养”
D.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话动,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 “先进文化”的代表,亚洲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F.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13.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养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种族文明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B.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
C.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D.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能直达人的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14.文章开头第—句说 “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2分)
 
15.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阅读提升参考答案:
12.(5分)B、D(B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D、以政治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徽。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奴性)
13.(3分)C (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14.(2分)“整容”是打比方,形象地强调了“中国人的教养”形象需要改观:“自我整容”则是告诉人们:挽救“中国人的礼貌”必须自己动手进行,别人无法代替(2分)
15.(6分)“教养”的“昂贵”’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养”’要求个体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2分)。② 教养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是国民核’心价值的体现(2分)。③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教养指数”的提高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修外炼(2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与微之书》作业练习
《与微之书》课堂实录
《与微之书》教案2
《与微之书》ppt课件4
《与微之书》ppt课件3
《与微之书》同步练习
《与微之书》练习ppt课件
《与微之书》ppt课件2
《与微之书》教案1
《与微之书》ppt课件1
《与微之书》说课稿
《与元微之书》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