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鞭贾》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1-25


《鞭贾》讲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本文借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技巧和生动传神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多诵多读,掌握文学文化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世的忧愤之情,增强时代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识别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本文比喻手法的运用和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
一、解题:
   文章以“鞭贾”为题,其实只是文章主旨的一个引子,即用卖鞭人的话来影射当时的官员,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和高超的行文技巧。
二、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他21岁考取进士,在政治上有理想,有抱负,参加了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改任柳州刺史,47岁死于柳州。在文学上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
三、分析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
四、给下列字注音
鬻(    ) 蹙(    ) 蹇仄(    )(    ) 翱(    ) 濯(    ) 遨(    )    栀(    )    坂(    )    踶(    )    曷(    )
五、断句:
用“/”给下面的语段断句。
 复 之 以 五 十 则 伏 而 笑 以 五 百 则 小 怒 五 千 则 大 怒 必 以 五 万 而 后 可 有 富 者子 适 市 买 鞭 出 五 万 持 以 夸 余
六、问题探究:
文章为何对鞭的色泽进行详细的描绘,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疑难问题:

 
走进文本
一、词句梳理:
1、翻译划线句子
(1)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2)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当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二、当堂训练:
(一).文言实词训练:
1、多义词,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其宜五十   以求技于朝       B.吾其黄而泽  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承 马踶    D.当分则善      当有事
2.  词类活用,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      B.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C.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D.今之栀其貌、蜡其言
3.通假字,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B.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C.则遬然枯,苍然白      D.其节朽墨而无文
(二)文言虚词训练
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一项(       )
①市之鬻鞭者 ③翲然若挥虚焉
②泽者蜡也  ④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v  A.出五万,持以夸余       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
v  B.则遬然枯,苍然白       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
v  C.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   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
v  D.掐之灭爪               而责其大击之效
(三)   文言句式训练:与“以求贾技于朝者 ”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v  A.持以夸余                B.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
v  C.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    D.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
(四)、把下列语句划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2)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三.请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鞭的特点与某些官员的特性有何相同之处?
(2)作者在对鞭的描述时进行了由色泽到质地的描绘,这样写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有没有指导意义?我们该如何借鉴本文的思想?
                                                                                     
                                                                                 
四、拓展阅读。思考下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卖柑者言(〔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启示:                                                                            
                                                                             
                                                                                  
五、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使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注)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注:簿书:官府中的文书簿册。
1. 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觉,痛谢       咎:归罪、责怪   B. 榆为粥,讲论不辍     屑:碎末
C. 城固辞,使者而去     委:丢下     D. 孝秀德行升堂上      简:选拔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B. 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C.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D. 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清慎正直的一组是( )
①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
④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⑤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
⑥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A. ①④⑥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城的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就请阳城来裁决。
B. 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喝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 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如其他谏官那样对政务事必躬亲,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能不惧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 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奖掖孝道德行出众者,斥退酗酒不遵守教化者。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5.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2)使捕迹,得之城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鞭贾》作业练习
《鞭贾》教案4
《鞭贾》ppt课件4
《鞭贾》练习题
《鞭贾》教学设计3
《鞭贾》ppt课件3
《鞭贾》课堂训练ppt课件2
《鞭贾》教案2
《鞭贾》教案及练习
《鞭贾》ppt课件1
《鞭贾》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