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周庄水韵》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07


《周庄水韵》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二)理清顺序,明确思路。
    (三)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二、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1、字音及词义:
橹lǔ :使船前进的工具,比桨长而大,安在船艄或船旁,用人摇。
缀zhuì:用针线等使连起来。
泊b ó:船靠岸;停船。
斑bā n斓l án:颜色错杂灿烂。
眩xu àn目:耀眼。
相看两不厌:相互之间怎么看也看不够。
晶莹:光亮透明。
谛dì 听:仔细听。
如诉如泣: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形容声音柔细。
娴xi án熟:熟练。
难以捉摸:不容易猜测、预料。
张灯结彩:陈设辉煌的灯光,扎结美丽的丝绸。
瞬sh ùn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2、相关背景:
A、关于作者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散文家,诗人。
B、关于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被誉为“梦里水乡”,古称贞丰里,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小小的的周庄共有十座四百年至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三、整体感悟
1、谋篇立意
作者曾经三次到过周庄,然而每次都能使他有新的感觉:小雨中的周庄,隐约缥缈;小雪后的周庄,一片晶莹,令人目眩;节日里的周庄,光华四射,摇曳生辉……作者将带你走进这如诗如画的境界。
2、文章脉络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4、5),作者叙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3、写作方法
⑴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使状之物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⑵文中语言清新优美,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十分融洽。
4、重难点导析
    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作者在不同的季节游周庄,选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前两次到周庄,为略写,第三次到周庄为详写。
     第一次正值“仲春”,“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雨中游览,眼中所见皆朦胧迷离,较之晴日,更多了一分诗意,所以作者感受到这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游周庄写得较详细。所选季节为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水墨画”与“版画”,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眩目”的色彩,而且还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第三次游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节。景色和情调与上两次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这一夜的景象,使作者感到如梦幻、如童话一样神奇美妙。写第三次游周庄,由岸上写到河中,先写到河中倒映的光带,再写河中张灯结彩的花船,写船上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条理分明。写第二次游周庄时,听到流水声“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而此时却真的在河面上聆听江南丝竹管弦声了。先虚后实,前后照应,意境都很优美。文中写小船划到古镇的尽头,以幽静暗淡的环境,衬托出镇上节日的礼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斓、摇曳生辉的光带,将节日周庄的夜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听到从古镇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声,渲染了周庄水乡节日欢乐的气氛。作者巧妙将古镇水乡悠久的历史和欢乐、五彩缤纷的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非油画不足以表现其内容。
                                 第一课时
1、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文下注释。

斑斓          眩目            娴熟             摇曳           竹篙    

gǒng形         如sù如泣        晶莹tī透         勾lè            隐nì    

2、《周庄水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周庄在江苏昆山,有“           ”之称。

 

3、全文先   写,再   写,共两个部分四幅“图画”。先描绘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再写   次游历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画,分别是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冬天          的周庄动感   画、    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星火辉映、水天一色的周庄        图。三次游历中详写_____。

4、研读
  A学生朗读全文。(注意情感的把握)
  B梳理作者行文的思路,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述说周庄水乡的总体印象。
       第二部分(第4—6段)抒写三次游览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C讨论第一部分内容。
    (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概括这部分内容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明确:水中倒影  斑斓迷离
       水上石桥  各呈风采
       水傍古镇  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理清了全文的思路,同时也分析了文章的第一部分内容,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的内容。(可在讲述新课前,让学生回顾第一堂课所讲的内容)
    (二)研读
    赏析文章第4—6段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4—6段。
    2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明确:叙写三次去周庄的印象。
    3三次游历周庄的时令不同,感悟不一,作者所抓住的景象特点也迥异。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
    示例(1):第一次,作者描写了春雨迷蒙中的周庄,周庄的一切笼罩在飘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讨论水墨画特有的韵味。
    明确:一切的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示例(2):第二次,作者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周庄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幅版画。
    ①讨论版画不同于水墨画的韵味。
    明确: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典雅、古朴的神韵。
    ②比较而言,作者在叙写第二次到周庄时,较之于第一次的描述,用墨重了一些。想想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什么?
    明确: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③这种声响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融万般柔情的神秘幽远,它纯粹是天籁之音,是任何人为的乐音都无法比拟的。
    ④那么,从全文的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一方面,展示不同时令周庄的不同风采;另一方面引出后文描写第三次到周庄的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
    ⑤品味这部分内容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示例:“斑斑”、“袅袅”、“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产生音韵的和谐美;“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长短句的交叉运用,形成节奏的参差美。
    (学生只要说的是有关语言方面的特点,比如,修辞方面的特点,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示例(3):第三次,作者描写了春夜里节日的周庄。
    ①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的话,那么这部分的文字,作者又是借助什么来描写周庄的?明确:借助于河水。
    ②我们从绘画的角度了解了作者第一、二两次到周庄的主观印象分别是水墨画和版画,那么作者第三次到周庄,该是一种怎样的主观印象?明确:流光溢彩的周庄更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③想想作者又是从哪两个视角描写春日里节日的周庄的?明确:一是仰看天上的情形,一是俯视河中的倒影。
    ④找出这段文字中你以为最富韵味的句子(也可以是你以为用得好的一个词),并简洁地说明理由。
    (提示:扣住热烈、奔放,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该充分地肯定。)
    ⑤由此可见作者三次到周庄,他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样的感受呈现在读者的心里也是不一的。如果说第一、二两次的游历,作者更多的是试图展示周庄古朴的美的话,那么第三次的游历则是要表现出周庄所具有的另一种美,那就是极具现代意识的美。这样的两种美糅合在一起,在周庄可谓一绝。
3、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4、朗读下文,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江南

  火车在雨下飞奔,

    车窗上都是水珠,

  模糊了窗外景色。

  火车车窗是最好的画框,

  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

  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

  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

  一直伸展到天边。

  只有小桥、河流切断它,

  只有麦田和紫云英变换它,

  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

  透过最好的画框,

  江南旋转着身子,

  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周庄水韵》pptx课件(34页)
《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周庄水韵》ppt课件(17页)2
《周庄水韵》ppt课件(20页)
《周庄水韵》ppt课件(28页)2
《周庄水韵》ppt课件(28页)
《周庄水韵》学案5
《周庄水韵》教案13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2篇)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2
《周庄水韵》导学案4
《周庄水韵》ppt课件(27页)2
《周庄水韵》ppt课件(17页)
《周庄水韵》问题学案及答案
《周庄水韵》课堂实录2
《周庄水韵》教案11
《周庄水韵》ppt课件(21页)
《周庄水韵》ppt课件(44页)
赵丽宏《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庄水韵》复习资料
《周庄水韵》导学案2
《周庄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庄水韵》ppt课件(22页)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0
《周庄水韵》ppt课件(27页)
《周庄水韵》ppt课件(38页)
《周庄水韵》ppt课件(37页)
《周庄水韵》导学案
周庄导游词(2篇)
《周庄水韵》ppt课件12
《周庄水韵》教学反思
《周庄水韵》说课稿3
《周庄水韵》说课稿2
《周庄水韵》ppt课件11
《周庄水韵》《走进纽约》教学反思
《周庄水韵》课堂实录
《周庄水韵》教案9
《巴东三峡》《周庄水韵》作业练习
《高山流水》音乐欣赏
赵丽宏《周庄水韵》课文阅读
语文版《周庄水韵》《青海湖,梦幻般的青海湖》教案及练习
《周庄水韵》教案及练习
《周庄水韵》说课稿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