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江畔独步寻花》《丰乐亭游春》《题李凝幽居》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11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下注释,读懂诗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能结合诗内容,作一点浅显的赏析,体会各自的艺术风格。 
3、准确背诵,默写这几首诗。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联系背景资料品味感悟。 
学习步骤: 
一、预习•导学: 
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并注意其写法。 
⑴江畔(   )   ⑵留连(   ) ⑶娇莺(   ) ⑷丰乐亭(   ) 
⑸日欲斜(   )  

2、完成下列填空:记住作者及文体等常识。 
课       题 体 裁 作 者 作者 
朝代 作者字 
号等 出 处 
《江畔独步寻花》 
《丰乐亭游春》 
《题李凝幽居》 


3、阅读下面诗句的背景资料,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今存诗1400余首,文21篇。历代杜诗校注批点本约550多种,现存170余种。现存最早的杜集是宋王洙本、九家注本等。清人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尽。 
创作背景:  706年(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 
《丰乐亭游春》 
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 
   丰乐亭建于琅琊山风景距滁州城约1公里。这里面对峰峦峡谷,傍倚涧水潺流,古木参天,山花遍地,风景十分佳丽。关于丰乐亭的兴建,欧阳修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换,构小亭于泉侧。”而民间传说却略有不同:据说欧阳修在家中宴客,遣仆去醉翁亭前酿泉取水沏茶。不意仆在归途中跌倒,水尽流失,遂就近在丰山取来泉水。可是欧阳修一尝便知不是酿泉之水,仆从只好以实相告。欧阳修当即偕客去丰山,见这里不但泉好,风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丰乐泉”,亭名“丰乐亭”,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欧阳修为此还写下了《醉翁亭记》的姐妹篇——《丰乐亭记》,还以《丰乐亭游春》一诗记载与民同乐之盛况名胜区丰山东北麓的幽谷中,是丰山风景最佳之处。 
《题李凝幽居》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文宗开成二年被谤,责为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曾以诗投韩愈,与孟郊、张籍等诗友唱酬,诗名大振。其为诗多描摹风物,抒写闲情,诗境平淡,而造语费力。是苦吟派诗人。  
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4、反复诵读三首诗,结合文下注解与背景资料,联系上下文,力求读懂诗句所写内容或抒发的情感。 
二、课堂学习: 
(一)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简介作者,以前学过的作者的哪些作品? 



2、反复诵读诗歌(师读、自由读、齐读),串讲此诗。 

3、讨论交流: 
① 点明寻花地点并具体写出繁花压枝句子是: 

②从侧面写出花的芬芳鲜艳,春意闹的情趣的句子: 
   
4、当堂背诵、默写本诗。 

(二)学习《丰乐亭游春》 
1、简介作者,回顾初中阶段所学过的作者作品。 


2、反复诵读(师读、自由读、齐读),串讲此词。 

3、讨论交流: 
① 描绘出一种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景色的句子: 

② 抒发了作者明朗活泼而又含义深厚的句子:                              

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当堂背诵,默写本诗。 



(三)学习《题李凝幽居》 
1、简介作者及诗的有关知识。 

2、反复诵读(师读、自由读、齐读),串讲诗意。 

3、讨论交流: 
①诗中交代了李凝居处的环境特点,暗示了他的隐士身份的句子是: 

② 描写月光皎洁,万籁俱寂的千古名句是?关于“推敲”的典故,你知道吗? 

③ 写回归途中所见:因月色、游云而使人产生错觉,以为山石在移动,更加突显环境的幽静的句子: 

④ 点明全诗主旨的句子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当堂背诵、默写本诗。 


三、自我检测。 
1、默写三首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下)《唐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2
《蚊子和狮子》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2
《杞人忧天》导学案
《核舟记》复习学案
《屈原》赏析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6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
《桃花源记》学案10
《枣儿》导学案3
《醉翁亭记》讲学稿4
《醉翁亭记》讲学稿3
《湖心亭看雪》讲学稿
《岳阳楼记》讲学稿3
《岳阳楼记》讲学稿2
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11
《钱塘湖春行》导学案4
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导学案4
《苏武传》导学案5
《包身工》学案4
《党费》预习学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7
《龟虽寿》学案5
《庭中有奇树》导学案
《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学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