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向沙漠进军》学案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12


《向沙漠进军》学案 
复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语和文学常识。
         2.能够准确的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3.进一步领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文学常识填空。
《向沙漠进军》的体裁是       ,作者         ,他是浙江上虞人,是            家。
二. 给下列画线的注音或写字
(    )抵yù(   (    )强 (  (  )然   j í (     )水     
三、解释画线的词语。
1.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
2.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3.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4.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成为绿洲。
5.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
四.选词填空
1   沙漠是人类最     的自然敌人之一。
A.顽强 B.残酷 C.顽固
2.  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     ,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A.侵袭 B.侵略 C.侵占
3.一次大风沙        ,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A.袭击 B.进攻 C.偷袭
4.  但在沙漠中,因空气的蒸发,泥土的浸润,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终至于       不见。   A.干燥 B.干涸 C.干旱
5 . 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        的水源。
A.充分 B.充足.C.充实
五、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
(2)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別強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別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 )
(3)我国陜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沒有多少风沙。( )
  4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5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礼貌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6 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树,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而成为绿洲。(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①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②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③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④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⑤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⑥其次是培植草皮。⑦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1.这段文字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抵御风沙袭击的办法是( )。
A.培植防护林B.种植林带C.培植草皮 D.培植防护林和草皮
4.这段文字的说明方法中最主要的是( )。
A.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B.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C.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D.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从原因到结果 B.从主要到次要C.从现象到本质 D.从概括到具体
6.培植防护林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各组句与句之间的恰当关系是:
A.并列关系 B.解说关系 C.递进关系 D.因果关系
(1)第①②③④⑤与第⑥⑦句( )(2)第①句与第②③④⑤句( )
(3)第④句与第⑤句()(4)第⑥句与第⑦句()
9.文中加点词“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0、防护林两列之间的距离为什么不能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二)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     ,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的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要常常补种两面三刀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      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一百米以上的。沙丘的移动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     ,从沙丘的底部移到沙丘的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五米到十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     ,田园全被    ,城郭变成______
1.概括这段文字说明内容。
2.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什么?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句中“常常”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5、风沙进攻的这两种方式,各有怎样的危害?(用波浪线画出)
6、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7、根据沙漠危害人类的特点,你认为向沙漠进军的方法有哪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向沙漠进军》教学反思(2篇)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49页)
《向沙漠进军》阅读测试题
《向沙漠进军》学案
《向沙漠进军》说课稿
竺可桢《向沙漠进军》原文阅读
《向沙漠进军》导学案
《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教案及练习
《向沙漠进军》教案5
《向沙漠进军》教案4
《向沙漠进军》教案3
《向沙漠进军》教案2
《向沙漠进军》教案1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8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7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6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5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4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3
《向沙漠进军》pps课件2
《向沙漠进军》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