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刘国霞
|
学习
内容 |
具 体 描 述 |
|
学
习
目
标 |
知识点 |
1. 了解作者余秋雨
2. 了解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
|
能力点 |
1.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文化散文的能力;
2.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 |
|
延伸点 |
拓展阅读同时期文化散文 |
|
课
后
自
检 |
达标情况 |
|
|
解决措施 |
|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一、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尽量用原文作答)
1. 课文第一部分 段介绍了有关敦煌文物流失的史实;它与课文第二、三、四部分是 关系。
2.概括第二、三、四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3.所以本文是 结构。
4.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
二、阅读第一、二、三部分,准确筛选信息。(原文回答)
1.王道士的“丑”是如何体现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外貌:
行为(概括):
神态:
语言:
心理:
1. 敦煌文物流失过程中,官员具体在哪些环节上负有责任?(找出原文并概括)
2. 假如作者生活在那个年代,他能改变敦煌文物的命运吗?
第二部分 互动学习
一、 文本研读:
-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2.为什么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3作者为什么以“道士塔”为题?
二拓展阅读:
三峡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 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说她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神女”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无论哪一种都与健全的个体生命相去遥遥。温热的肌体,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 又是诗人首先看破。几年前,江船上仰望神女峰的无数旅客中,有一位女子突然掉泪。她悲哀,是因为她不经意地成了李白们的后裔。她终于走向船舱,写下了这些诗行: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神女峰》)
1. 作者在第一段中,有关200公里与2000公里的比照,其用意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2. 第二段中引用了《水经注》的一段文字。
(1) 引用是为了说明三峡的什么特征?
(2) 简要阐述文中“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一句的含义。
3第三段中写到“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1) 是什么让清醒的人消受不住?
(2) 下文中哪个词语与之形成对照?(只限两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