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捕蝶者》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3-22


会员:hsx138 友情提供

6、《捕蝶者》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鉴赏筱敏散文的文字精美,细腻;学习细节描写的手法,模仿细节描写手法进行写作实践。(2)第二人称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品味真切细腻有余味感情。(2)鉴赏精彩段落,仿写一段突出细节描写抒情文字。(3)结合实际,探讨“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2)人应以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3)教导学生尊重生命,引导他们擦出生命的火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探究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第二人称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2、探讨“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外阅读《捕蝶者》这篇散文,并对这篇散文的某一方面特点(如主题、线索、情感、技巧、语言、作者简介等)作自主探究,各小组长负责检查组员的预习落实情况。

课前预习 :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借助一定的人和事、通过一系列文学手段来传递作者的一种情感或理性的思考,本文中承载作者情思的载体什么?作者在其中的情感有无变化?请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用图表的形式简要述之。

定关键词――生命的美丽与残酷

定所托物――情思载体:蝴 蝶

定所托物――外性内质: 外性 (象征) 内质

翅膀:七彩斑斓

通身:光泽灿烂 美丽精灵 

舞姿:优雅飘逸 

鳞片:鲜亮洁净 美的象征

定所言志――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他人解读

定所言志――所言之志 :为绝世之蝶突然失去生命而哀伤,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而愤激。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对敬业的蝴蝶专家猎杀蝴蝶 制作标本这件事的感悟。

以下可供参考:

1、对事物的过分关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伤害。

2、生命是永恒的,它不会由于死亡而终止。

3、对于成功,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4、追求不一定要拥有,过分的追求有时会残害到生命 。

5、生命是可敬、可畏的,这不单单是体现在人的身上的,植物动物的生 命都应该受到尊重。 

6、生命终点是永恒之美的起点。


(二)情境导入


播放小提琴演奏曲《梁祝》, 教师激情演讲:梁祝化蝶后,成双成对,翩翩起舞,又续写着他们凄美的传说。如果我们有良知的话,就不应去打扰他们,因为他们所承受的苦难已经太多,太多了……

蝴蝶是梁祝的化身,就应当让它们成双成对,他们能用生命去撞开坟墓,就一定不会畏惧被你制作成标本。如果真要说是蝴蝶的错,哪错就在于它太美丽。在无情的现实中,美往往会成为一种罪过。因为美,引发了人们不惜手段地想将其掠为己有,一切的悲剧都在这种掠取中产生,而掠夺者还能冠冕堂皇地说,我是真心诚意地挽留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筱敏是怎样写《捕蝶者》的。

※【作者简介】筱敏,1955年生于广州,1969年初中肄业当工人,在一个小山坳里的通讯站中工作了十二年。面对缄默的星空和呼啸的松涛,她开始在值班日志的背面写诗。1983年筱敏调入广东作协文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散文集《喑哑群山》、《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人礼》等,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革命、自由、民主、知识分子、家庭和女性等各方面。

※【他人解读】《捕蝶者》以精致、哀婉与哲性交融的文字,细致地描写了一个专业捕蝶者的工作,在对蝴蝶这种美丽的物种的捕杀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悲伤的美丽和为了保存这美丽所必然承受的无奈的折磨。在对绝世之蝶突然失去生命哀悼的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


(三)自主探讨


(1)同学们,你在预习时对这篇散文作了哪些自主探究?可以从散文的主题、线索、情感、技巧、语言等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A、我说说这篇散文的线索:按照准备捕蝶、捕蝶过程、杀死蝴蝶和制作标本先后顺序描写的,把事物发展先后顺序作为本文的线索。


B、我从语言方面分析:一是文中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我欣赏文中第9-12段,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出捕杀蝴蝶过程;二是捕蝶者碰到珍稀蝴蝶时激动得昏厥、大口吸气、虔诚、膜拜和急不可耐的心态也是作了细致的描写。另外,我看作者反对捕蝶者捕杀蝴蝶的,情感应该愤怒、痛彻心扉的,但文章字里行间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篇散文的语言含蓄、温婉,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


C、我认为这篇散文的主题是诘问捕蝶者,到底是美的价值与生命价值孰轻孰重?


D、作者对捕蝶者持强烈谴责的态度,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是不赞成牺牲蝴蝶的生命,生命是最美丽的,是不赞成毁坏美的行为的。


(2)找出文眼。


学生研读课文后明确:


A、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


B、你是胜者。这事实不再能改变,无论它是什么精灵,你已建立了伟业,它已失去了生命。(两句均可,A是以反问句表述出来。B句是陈述句表述出来)


(四)文本探究


1、梳理课文的层次,写出段意。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42页“更美丽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板书】第一部分 细腻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 


捕蝶者对于蝴蝶的美,具有惊人的鉴赏力和敏锐的发现美的触角。在捕蝶的手段上,他也是一个高超的能手,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捕蝶者的出场,代表了一种追逐美与荣誉的价值的诞生。 


第二部分(从“但若是 命运垂青于你”——“上天赐予你的会远远超过你的梦想):作者详细地描绘了捕蝶者在发现了惊世之蝶后,如何细致的捕杀过程。【板书】第二部分,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惊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 


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述,详细描绘了捕蝶者在发现了惊世之蝶后,如何进行细致的捕条的过程。貌似从容平静的笔触,淡淡道出了捕蝶者在猎杀蝴蝶过程中的那种满足和自得的心绪。然而就在波澜不惊的描述中,从中偶然跳出的诘问与议论,则包孕了作者对捕蝶者残忍的谴责,也引动了读者进一步的思考: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 


第三部分(“那远方的诗人来了”——结尾):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引入一位远方的诗人,将他作为生命的代言人,与捕蝶者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思想对诘。【板书】 第三部分,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对捕蝶者的行为进行反讽。 


筱敏在此开始了哲性的抒情,她以抒情的笔调引入了一位远方的诗人,将他作为生命的代言人,与捕蝶者进行了一场尖锐的思想对诘: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珍稀标本名扬世界,还是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然而,在捕蝶者被荣誉、美所迷惑的狂热中,作为强势的他最终成了这场对话的胜利者,事实的存在无法更改,美终究失去了生命,而成为价值连城的标本。在这部分的文手中,筱敏痛彻心扉的哀伤不时漫过精致的文字表面,扬起了愤激的思想火花。 


2、思想主题: 


※你认同捕蝶者的行为吗?解答文后练习一 


——生命是无价的,不管利用什么借口,哪怕是打着“美”的旗号,也没有权利以牺牲生命的代价去获取。众生平等,万物有灵,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应该以一种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在追求美和扼杀生命的悖论中,请独立思考生命与美的意义。 


※主题归纳: 


——作者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蝴蝶尤其是惊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与反讽,既表达了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表达了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强烈地提出了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的命题,引起我们的深思。 


3、本文用第二人称来写有何妙处?回答文后练习三。 


——人称的变化对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具有特定的影响。作者用第二人称写作,这样既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捕蝶者的所作所为,同时又能深入披露捕蝶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思想情感。如果将“你”换成“我”,那么就很难以一种客观批判的眼光来表述捕蝶者的思想行为。 


筱敏的《捕蝶者》是以第二人称的写作方式,向捕蝶者“你”讲述过程,诘问生死。在筱敏精致、哀婉的文字流中,既有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有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成了文中互为辩驳的命题。 


能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捕蝶者的所作所为;能深入披露捕蝶者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思想情感;能使语言生动,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感情 。


4、《捕蝶者》不啻是一则抒情与哲性相交融的寓言,它不仅以敏感的文字呈现了美、声誉、价值与生命之间的悖论,而且对现实人生诸多表象对本质的漠然杀戮表示了激烈的反抗。你能否从现实社会生活中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5、艺术特点 


※细节描写


本文最大特点是描写细致入微,请你认真找一找并品味这样描写的妙处。


◎什么是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明确:


细节描写 一要真,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


二要细,取材要小而具体,描写要细致入微。


◎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细节描写句段并分析其方法,进行交流。


例:A、第4段写捕蝶者准备的工具,写得非常之细,显得非常的真实,运用动作描写和比喻手法。


B、我认为第9-12段捕杀蝴蝶过程是细节描写。运用动作、神态、数字、层递等手法作细节描写,如层递手法写用网捕——注射酒精——使用毒瓶,写出捕蝶者的专业之精,写得细致而又真实。


C、第18、19段,写制作蝴蝶标本,运用动作、反问、比喻手法,写出他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的精神。

D、第三段写制作捕蝶网,抓住网的特征作细致描写,写出捕捉工具越精良,蝴蝶就越难以有逃出生天的机会。这是反衬方法。


E、第二段写了捕蝶者对蝶的种类和习性都非常清楚,让我们并不了解蝴蝶的也变得容易理解。这也是细节描写。


◎选些特别精彩段落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如第2、4、8、9、10-12、14、17-19、20、22自然段]


◎教师总结归纳明确:


A、准备捕蝶:对蝴蝶是那样热爱 、熟谙的专业知识、专业精神是专一 、制造工具一丝不苟、专业技能熟练。[动作、比喻、反衬、对比]

B、捕杀、制作标本过程:[动作、心态、反问、比喻]


◎细节描写作用。


明确:深化主题,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力量。


(五)拓展探究


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


(结合实际,从多角度拓宽拓深进行探讨;每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或感受,用一句话进行概括写下来;四人一小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并作发言或推荐成员发言。)


A、为了追求自己的所谓的美而牺牲别人的美,讽刺吗?B、是需要生命的永恒,还是需要生命的灿烂?对事物的过分关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伤害。C、生命是永恒的,它不会由于死亡而终止。 D、捕蝶过程华丽而又精致,但在这华丽与精致中是残忍的。E、我想蝴蝶所希望的只不过是自在的飞翔,而不是被制作成珍贵的标本名扬世界。F、生命的终点是永恒之美的起点。


总结:同学们精彩的见解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亲眼目睹了火车撞上一个孩子的刹那,她捕捉到了那一瞬间,快速按下快门,并因此获得了大奖,然而孩子却永远地离开了!当人们质疑她为什么没有去救孩子时,她说这是对摄影事业的热爱。或许,她就是那个捕蝶者。所以我们要明确的有二点:


生命是无价的!在生命面前,其他东西都显得轻微,只成为他人戕qiāng残他者生命的借口。


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人应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他者。


(六)迁移深化


写一段抒情文字,突出细节描写!(如描写同学写作文片段、老师讲课片段……)


(1)几种细节表现的具体方法:对比、烘托、象征、暗示、修辞 。


(2)作品交流,点评


例:A、突然,窗台上一颗小水滴吸引我的视线,是那么晶莹剔透、圆滑无比。空气流动,它全身都在微微地颤抖。然而,我并没有理会这些。我只注意水滴里面一只小小的飞虫。让我想起了那美丽的琥珀,那静止生命的恒久。但这比琥珀更美,它清澈得一尘不染。小飞虫没有留下任何挣扎的痕迹,就那样静静地躺在水滴之中。我还清楚地看到它的翅膀轻轻的垂落,像熟睡的天使。[运用动作、对比、比喻]


B、你可能没有留意到那皱脱的老树皮上停着的一只小飞虫。正当你全神贯注思索该如何下笔作文时,小飞虫像发现目标似的,向着你挥动的笔杆以20米/秒的速度前进。你的身躯像触电般往后一缩,定睛细看这位不速之客在桌子试探几次才着陆在你的作业本上。本来毫无思绪的你终于找到发泄之源,毫不犹豫拿起利刃般的笔尖刺向这可怜家伙。小家伙闪动晶莹的目光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内心在想:“你的钢笔并不好玩的,还是留下让你慢慢的享受吧!我真不该打扰你了!” 于是突然闪电般逃离……[动作、神态、比喻、拟人]


(七)语文活动(法庭辩论赛)

虚拟情景:在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捕蝶专家入狱的情景,科学家坐在了被告席上,原告是爱蝶保护会,罪名是滥杀蝴蝶,唯一的证物是筱敏的《捕蝶者》。

原告的观点:

1、捕蝶者残忍地杀害蝴蝶,根本不理会蝴蝶的感受。

2、科学家装帧标本是为了满足自己爱美的私欲。

被告的观点:

1、捕蝶者非常热爱他的工作,满腔热忱。

2、捕蝶者在尊重蝴蝶的同时追求完美,与肆意破坏生态的人不能相提并论。

原告证据(由学生搜集,品味语言的内涵) 

1、你的捕蝶网在操纵你了,神助一般的手感。迎头下网,追尾兜网,网网必有所获。你不必看,便知道猎物在网内了,手腕轻抖扭转纱网,封死网口,网中的精灵徒然挣扎,在你手中逃脱的可能已经是零。

(对捕蝶的纯熟,手段残忍。) 

2、而必须是致命的,你要保持它外观的完整。你感觉到那里有不可挽回的破裂声,这声音除你与它之外,连片刻之前与它双飞双栖的情侣也不能听见。

(视蝴蝶的痛苦和死于不顾)

3、你果断地启用了你的毒瓶。

(残忍手段的升级)

4、它是没有痛苦的吧?你想。其实你也没想,你激动得不再会想了。

(置蝴蝶于死地而不理)

5、你取出一支细长的钢针,你们专用的叫做昆虫针的,自蝶的胸背中央插入穿透,将它固定在凹槽内的软木条上。蝴蝶有没有心脏?你是专家,这你清楚。如果有,这一针正好就从它的心脏穿过。谁会听到那破裂之声?

(手段残忍可怕)

被告证据

1、你自信你是蝶的知己,蝶亦恍惚成了你的生命。你甚至反复地梦过化蝶之梦了。

(以蝴蝶为自己梦想的人,能残害它们吗?)

2、它们的共同点是轻,软,纤维细而滑,不易损伤蝶翼及其鳞片。

(你看,捕蝶者是多么爱护蝴蝶的。)

3、这一切你做得实在精细,像布置舒适的家居,这将是你那些美丽的精灵暂住的宫殿,你把呵护美丽的一切都想得极其周密,你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用家的温暖来呵护蝴蝶)

4、你出发去捕蝶,只为自己备一顶窄边的遮阳帽和一瓶水,甚至连水也不带,你是古典主义者或自然主义者,还相信蝶群聚而饮水的山溪。

(对工作的热忱)

5、你激动得几乎昏厥,眼窝潮热,倚着树干大口吸气。然而你明白此时你不能有半点差错,你不能让这上帝赐予你的精灵有任何一点儿损伤,从胸腹,触角,到婴儿一般洁净的鳞片。

(对工作的痴迷,对生灵的珍爱)

二、法官总结:

生命无分贵贱,虽然蝶儿的生命是微弱的,但也不容许我们肆意摧残。我们今天从原告和被告当中看出,他们都是尊重生命的,捕蝶者是为了科学研究而捕杀蝴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有意破坏生命,然而,他们对蝴蝶的捕捉是很小心的,但是,他们的确杀害了很多蝴蝶,现在宣判,捕蝶专家入狱三个月,罚金一万元,希望引以为鉴,以后能尽量少地捕杀蝴蝶。 


(八)课后反思:这节课是根据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引入诱思探究教学理念设计的。从设计上做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着力营造一种学生、教师、作者、文本的对话氛围,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见解。着重落实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实现了“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同学们积极全身心投入整个教学过程,过程与评价贯穿在准备和展示的全过程,不但课堂气氛热烈,而且还在于学生个体的获得、感悟和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同学们在品读和探究之中,体会到作者对捕蝶者行为的强烈谴责和不满,引起同学们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审美目的,在探讨和交流“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到底谁更重要?”这个问题时,学到了做人处世,尊重生命的价值标准。在落实写一段话时,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交流中学会表达与交流、丰富信息和活跃思维,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不断体会、学习、训练和提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创造激情得到了渲泄。

一些不足之处:在探讨交流中,部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方面不够主动,有三几个同学的在站起来发言时声音过小。由于同学积累的不够,从而对问题的探究没有广度和深度。探究问题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些。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捕蝶者》导学案
《捕蝶者》ppt课件3
《捕蝶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捕蝶者》教学实录
筱敏《捕蝶者》原文阅读
粤教版选修《捕蝶者》ppt课件2
《捕蝶者》ppt课件1
《捕蝶者》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