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2-22 |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课。选自人教版教材。 1)教学目标 a.系统感知全文,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了解少年毛泽东的主要经历。 b.准确把握文意,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奉成长的影响,深刻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 c.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精忠传》、《水浒传》等篇目。 2)教学方法 a.通过有趣、高效的知识性游戏,给全体学生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活跃、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共同探究文章精髓。 b.辐射阅读材料,与文章联系,进一步加强对少年毛泽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教学重点 a.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 b.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理解“知识改变命运 ”的道理。 c.通过辐射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少年毛泽东,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习少年毛泽东刻苦修身,有独立见解的精神,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5)教学难点 a.少年毛泽东的主要经历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b.结合毛泽东与斯诺谈话的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5)教学突破 认知环节:运用有趣的知识性游戏,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欲望,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互动、合作等多重手段,整体把握文章要点,并学会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传记的特点;理解、探究环节:用课文内容与辐射阅读材料结合,深刻准确掌握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联系现实生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主要实施方案为:用游戏方式导人新课(并贯穿课堂始终)——质疑、讨论、解疑一体化——探究、理解、辐射新知同步进行——培养读书习惯,确立远大志向。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毛泽东画像、录音机、字词卡片、若干张投影片、印发一些阅读资料。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7)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介绍《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怎样一本书;然后分组交流,话题是“少年毛泽东的故事”,每人至少在小组中讲一个小故事。交流结束后引入本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要求通过阅读,了解斯诺笔下少年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注意剖析文章,把握文中细节,深入思考问题,并学习少年毛泽东的优秀品质。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请几位同学分块试读课文,注意及时指导正音: 慷慨 恫吓 驯服 耸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段,注意语调的控制。要明确的是:应采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舒缓语调,可想象毛泽东在向斯诺自述生平时的安详神情。 3.默读课文4~ZI段,了解课文写了少年毛泽东的哪些主要经历,同桌间可相互交流,注意文中交代年龄的词。 (三)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主要内容布置全班讨论、交流: ①提炼概括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自然段)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 第1层(4~8自然段)少年毛泽东八岁到十三岁的经历:在小学堂,反对老师体罚学生;在家里,联合反抗“执政”的父亲。 第2层(9~19自然段)少年毛泽东十三岁到十六岁的经历:公开反抗父亲的专制,保卫自己的权利,取得了胜利;如饥似渴地读“禁书”;同情造反的饥民,钦佩激进派教师。 第3层(20~21段)少年毛泽东十六岁时的经历:去新式学堂读书,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 ②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少年毛泽东是一个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对同学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点拨。〗 (四)自主阅读,把握细节 请同学选读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挑选其中的某个或某些细节作简要的分析。 例如:有同学对少年毛泽东喜欢读的书较感兴趣,可点拨提问:为什么毛泽东认为《精忠传》,《西游记》这些“禁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仅仅是“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吗? 〖点拨:这些所谓“禁书”正培养了少年毛泽东对旧社会的造反精神。此外,像《盛世危言》这本书,使他认识到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从而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这些都可以看出读书对少年毛泽东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附文,进一步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读书经历。 第一部分门~3段)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段)叙述毛少年时代的经历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4~8段)8岁一13岁的经历 (二)(9~19段)13岁一16岁的经历 (三)(2~ZI段)16岁时的经历
在设计本课时,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基础知识、能力训练、情感体验几方面培养学生。重视兴趣培养,给学生以“新鲜感”。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清晰文章思路,探究文章精髓,活跃学生思维。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感受人物性格。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辐射阅读材料,拓展思维空间,了解人物性格,从而联系生活,培养远大志向,养成良好习惯。 整节课教师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激活学生思维,加强课堂实践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生活积累人手,使学生容易接受,激发学生获得新知的欲望。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活跃学生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能从多方面人手探究传记人物性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与其他学科有机统一,视听结合,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