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2-07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一)主要是讲授选文第1段、第4段、第5段及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把握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二)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启示意义。
(三)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小人错其在己者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 星队、木鸣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楛耕伤稼 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选文解读
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和混乱有决定作用吗?荀子说没有。选文第1段:“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先设定一个疑问:社会安定和混乱是由天决定的吗?之后回答说:太阳月亮、星辰以及祥瑞的历法等,这些都是大禹和夏桀相同的,但是大禹凭着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夏桀凭着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可见社会的安定和混乱不是由天决定的(日月、星辰、瑞历都是包括在“天”这个概念中的要素)。“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农作物在春天和夏天纷纷发芽,茂盛地生长,人们在秋天和冬天把收获的谷物积蓄、收藏起来,这在大禹和夏桀又是相同的,可是大禹凭着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夏桀凭着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可见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季节决定的。“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得地则生,失地则死”一句,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就植物或庄稼而言的,恐怕不太符合荀子的本意。《荀子•富国》篇说:“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王制》篇说:“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天地是生存的根本,先祖是族类的根本,君上和老师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没有天地,何以生存?没有先祖族类,如何产出?没有君上和老师,何以治理天下?)这几个例子,前一个是就天地生万物而言的,后两个则主要是就天地生人类而言的。所以,“得地则生,失地则死”应该是说万物,包括植物、庄稼,也包括人类。万物得到地就能生存,失去地就会死亡,这在大禹和夏桀又是相同的,可是大禹凭着这条件使天下安定,夏桀凭着这条件使天下混乱。可见天下安定或混乱不是由地决定的。荀子用三个问句,领起三个意思,层次分明,条理井然,逻辑严密。
既然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和混乱没有决定作用,那么对天地四时的种种怪异现象,就没有必要害怕了。选文第4段:“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星队”指星星坠落,“队”为“坠”的本字。“木鸣”即树木发出响 | |
| 标题: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参考 |
| 文件大小: |
2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