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无端崖之辞》教学参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2-31


    五月十三日,惠安一中的林志鹏老师开设了公开课《〈庄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惠安一中上半学期的面向全县的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教学公开周,下半学期为“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公开周”。林志鹏老师的公开课是公开周里的其中一节。 
一、课堂教学基本情况 
1、教材处理 
选修模块“先秦诸子选读”的“《庄子》选读”这一单元有五篇课文,内容较多,作为选修课,教材处理有一定难度。这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材,林志鹏老师根据学情及教情做了合理安排。《无端崖之辞》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七则,这一节课选其第一、七两则,配以课后的两则练习材料。以四则选文来理解庄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处理是巧妙的,成为这一节公开课的一大亮点。 
2、课堂结构 
先是导入,以“说不尽、说不准、说不透的庄子”导入,就激趣上说,作用良好,是又一大亮点。检查预习,主要是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及难句。后是分则解读、探究,理解庄子的思想。生字新词难句安排于课前预习完,课堂上主要任务是庄子思想的理解。就课堂结构来说,林志鹏老师的安排也是颇具匠心的。 
3、新理念 
课堂教学中安排了“探究”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庄子的思想。 
二、这堂课中值得探讨的内容 
1.教学环节与目标达成度 
林志鹏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向庄子思想的理解。课堂中的一些细节内容与目标达成方面的扣紧还是不够的。 
如导入时的“说不尽、说不准、说不透的庄子”,教师的评说虽能激趣,但与庄子的思想联系不紧。教师的引导上有些模糊,内涵的导向上应有明确的指向。或者是说,有明确的内容存在于导引语中,内容看似是可供选择,但却是有明确的指向包含于其中的。课后与其他教师交流,他们认为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时如能回到导入内容,“说清”、“说透”,首尾呼应,那就妙了。 
2.“教师的精彩”与“学生的精彩”的关系。 
做为一节公开课,授课教师一般会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要精彩。这样的认识应该是普遍的,也会符合现场观课教师的审美倾向。 
但就新课程理念来说,课堂上应是学生的精彩才是对的,也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这堂课里,教师讲授精彩,显示出其应有的学识水平。但学生的表现就较为一般了。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授课时,在听课评课时,价值倾向要做较大的改变: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所在。 
3、课堂教什么 
课堂应教会学生学习。听课过程中,我不时站起来,看看学生的情况,他们预习时在书中写了什么,或是圈点了什么;教师讲课时,他们做了什么笔记;教师提问时,学生动笔了没有;等等。但让我失望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没有什么动作。 
由是,我就想问,我们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什么? 
如果学生都认真听,他们就能记住教师的讲授内容吗?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就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吗?很显然,转化率是极低的,这已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共识。 
那么,新课程的课堂应教学生什么呢? 
很显然,课堂上应给学生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语文课,是母语课程,是实践性科目,是体验性内容,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是必要的,在活动中体验、把握、积累学习的方法,那才是成功的课堂。 
课堂上应注意让学生养成某种习惯。如要怎样去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时,如何动笔做出应有的反应,如何与同伴交流探讨,是不是敏于发现问题等等。而不是呆坐着等待教师告诉答案,且要教师提醒才会做笔记。 
4.“探究”环节如何操作 
教师在屏幕打上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找到答案。这是探究吗? 
当然是探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的。毕竟教师对学情的把握相对是准确的,提出的问题也是有针对性的,只要操作得当,这样的探究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存在的问题是:一,这是谁的问题?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如果是学生的问题,那就对了。那进一步要做的是,学生的问题如何产生,如果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获得发现问题的能力,那是能让学生受用终生的,教师是功德无量的。这可能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是否高水平的分水岭了。也应是说,教师还要懂得引导学生去找到问题。二,如果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们能断定那是一定符合学情的问题吗?如果有偏差,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感兴趣,其内涵离学生很远,那样的探究就有问题了。三,所产生的问题内涵合理吗?是指向结果,还是指向过程、重在过程?如果问题是指向过程的探究,学生收获多多,那是真探究。如果只是指向答案,那就有问题了,可能是假探究,是我们要摒弃的。 
5.参与性及全体学生 
这堂公开课的提问中,学生的回答还是较好的。评课时,就有教师提到学生参与的问题,我也注意到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程度了。一般的课堂,学生是能抓住教师提问的习惯的,哪些问题应该由哪几个学生来解决,差不多都是老习惯,其他学生也是清楚不会提问到自己头上,是可以安之若素的,有教师就笑曰某些机会成为学生懒惰学生的“防空洞”。这就可能造成了学生参与不全面的情况,教学就没有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了。 
那么,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使回答问题之外的学生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动一下笔,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在笔记上课本上做做记号,甚至是记下回答问题的关键词?有个教师,他的办法是随便抽座号,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学生都很紧张的,都要做准备的。我还曾看到有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看书或笔记与资料,他走到学生跟前,把相关资料收起,等学生回答完再还给他。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来? 
6.课本文本如何用好 
这是一个老问题。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中忘记了课本文本在教学中的意义所在,忘记了用好课本。其实这是教师的课程意识的问题,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出的问题。语文科学生的学习,基点是课本文本,是文本语言。从这堂公开课来看,是从几则材料中挖掘出庄子的思想,当然要探究或讨论,但最终还要回到课本上来,回到课本的一些细节上来,那才是合理的。但似乎回到课本的环节没有做好。 
其实,探究也可以是文本语言的具体探究,然后推断出内在的思想内涵,这样会更好一些,学生的言语感悟能力的提高会更实在些。 
如果是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讨论或探究,没有回到课本,是容易沦为“空对空”的。这样的情况,可会致使学了几年语文的学生,阅读能力丝毫也没有提高。如有的教师就叫苦: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似乎都是那个样。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在学生的具体文本的阅读能力上下功夫的结果。 
所以,我个人认为,阅读课的重点应着眼于具体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 
7.贴近生活的问题 
庄子的思想是比较不好理解的,从生活引入,或是文本内容联系生活,都是切入的好办法。经典生活化应是一个方向,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8.课堂容量的问题 
很多公开课容量太大,林志鹏老师的这堂课也不例外,评课时也有教师指出这个倾向。课堂容量小一点,就会有足够的时间空间用于某一点的深入挖掘、拓展,整个课堂教学会更从容些,会使师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展现得更为充分些,言语的生成上可有更多的开掘点,创造更多的亮点。 
但问题是取舍上难以安排好。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情,在教学安排上有大智慧,留下精彩的,突出精彩的 
      林志鹏老师的这节课整体上是成功的,给了我们许多启发,为参与的教师提供了选修课教学的研讨平台。一些研讨点的存在,成为活动后教师新的“探究”平台,新的起点,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无端崖之辞》pptx课件(32页)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42页)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4
《无端崖之辞》学案3
《无端崖之辞》导学案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5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4
《无端崖之辞》教学参考2
《无端崖之辞》原文和译文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3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2
《无端崖之辞》ppt课件1
《无端崖之辞》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