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双桅船》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11-20


《双桅船》(教学节公开课)课堂实录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陈秀茹  
[教学目标]了解朦胧诗的一般知识,个性化和多元化地解读朦胧诗  
[重点难点]1、意象在诗歌中的表意作用  
          2、体会诗中表现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与诗人舒婷相约,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乘坐她的《双桅船》,驶进她的心灵世界。(板书题目)  
二、 赏析诗歌:  
1、 师:今天早读我们自由诵读了《双桅船》,现在我们齐读一下,初步感受一下诗的魅力好吗?读后(随机指导) (评:读得很动情,老师都被感动了)  
2、 师:来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朗读的,比比看,谁读得好。(播放播音员的朗读)  
读完点评:各有千秋,我们比她读得动情,她比我们更会运用朗读技巧,如:“岸呵(nà),心爱的岸(注意到了音变)/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停顿得当)。  
3、 师:老师被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带入到诗情与画意中去了,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画出怎样的一幅画?尝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好吗?  
4、 生1:我看见了苍茫的大海,好浓好浓的雾,远方的海面上,隐隐约约漂泊着一艘双桅船,时而靠岸,时而扬帆远航。  
5、 生2:我仿佛看见,在大雾迷漫、风雨欲来大海上,船与岸在凄楚、忧伤地告别。  
(点评:描绘得太生动了,气氛好苍茫,并将船与岸拟人化理解,情感好凝重)。   
6、 师:刚才老师注意到,在苍茫大海的这个背景上,我们描绘的重点是“船”和“岸”?说明我们抓住了诗歌的两个最主要的意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二者的关系吧,请仔细阅读,找一些诗句来证明。  
  7、 生1:“岸啊,心爱的岸”——学生分析:亲密,深情  
生2:“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学生分析:真挚。  
 8、 学生3: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学生分析:这两句更能体现“船”与“岸”永远彼此关怀彼此牵挂。  
(师点评:找得好,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解读二者关系的关键。  
是呀,大家的解说真令人感动,让老师一下想起宋代词人秦观的一句诗(我们一起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情是不需要用时时刻刻的厮守来维系的。  
9、 师:能否用《致橡树》的句子解读一下?  
10、 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布置摘抄作业时学生已摘抄《致橡树》)。  
11、 师:啊,这是心灵的相通,灵魂的相约,老师不由得想起《致橡树》中的另一句:“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呀,探讨到这里我们似乎恍然大悟,哦,这可能是一首爱情诗吧?你同意吗?  
12生:同意。(但也有摇头的,也有不置可否的,恰好证明个性化解读的必要。)  
13师:我们姑且把它当成爱情诗来读吧。①“船”象征谁呢?“岸”又象征谁呢?讲讲“他”和“她”的故事吧。  
14、 生1:“船”象征女子,“岸” 象征男子,他是她的归宿。  
15、 生2:我认为“船”象征男子,“岸” 象征女子,男子在外打拼事业,女子在温馨的家中等他。  
16、 师: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到诗中找寻吧。  
17、 生:有相聚又有分别。  
18、 师:什么使他们相聚,什么使他们分别?  
19、 生: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20、 师:“一场风暴”和“一盏灯”有这样大的影响,那真得好好探究一番!  
板书:     风暴        
船             岸     
        灯  
        同学们,让我们开始动脑筋,破译这两个意象的内涵吧!  
        (点拨:思维要由具体——抽象。生活中它本身有何特点?人们又往往赋予它怎样的深层含义?)  
21、生:风暴,我感觉它是猛烈的,台风来了,会带来灾难——所以“风暴”比喻人生的艰难坎坷。  
22、师:很好,作者生于1952年,时代的风云变化会让她遇到什么艰难坎坷呢?  
23、生:三年自然灾害。  
24、师:可能,不过那时她才3、4岁,不会遇到“心爱的岸吧”。  
25、生:对了,还有“文化大革命”。那时,五十年代出生的舒婷已长大了。  
26、师:好极了,文革使她别无选择地成了知青,返城后又做各种临时工,泥水匠,挡纱工,焊锡工,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不会向生活屈服的,她爱书,爱诗,共同的理想信念让她和陈仲义先生——诗评家,后为厦门大学教授——走到了一起,当舒婷的诗作为新生事物遭到批判的时候,他坚定地和舒婷站在一起,这就叫患难见真情啊!  
27、师:“灯”又该如何解释呢?  
28、生:灯——明亮;光芒——可喻希望、理想、目标。生活中不断有新的目标,于是不断地有新的追求。  
29、 师:是否从此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永不分离呢?  
30、 生:还是经常有分离的,“昨天刚和你分别,今天你又在这里。”“岸啊亲爱的岸,风已不允许我再迟疑。”这些诗句就是证明。  
31、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因为时代的风云会左右我们的人生,“为了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注定我现在暂时漂泊”,但坚信会在另一纬度相遇。  
32、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船”对“岸”的深情,再一次朗读吧!  
邀请一位女同学。  
33、师:诗歌这样解读?你感到满意吗?呀,居然还有人不满意?!好,你说说为什么?(或提示:有没有同学不赞同这样的理解?“船”和“岸”就一定是恋人吗?还真不一定,比如:《蒹葭》中“伊人”还可以理解为“理想”。小组讨论一下(4分钟)小组长收集一下信息并推选一位代表发言。)  
34、 组代表发言,(3~4人发言),教师将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  
35、 书:爱情说(师生已讨论),友情说(我和朋友),亲情说(船和岸指儿女和家),理想说(船和岸指事业和理想),奉献说(船和岸指个人和集体)爱国说(船和岸指游子和祖国)等等。(学生此时思维极活跃。)  
36、 师: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的理解呀!“作者用心未必然,读者用心何必不然”。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阅读,允许我们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充满个性地多元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啊!这首诗内涵这样丰富,源于他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与传统诗歌不一样。《沁园春.长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里“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鹰”“鱼”两个意象仍是本意。而朦胧诗则不同,它多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意的表达具有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委婉含蓄。在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了大量的这样的诗,人们把它叫朦胧诗,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它不是前无古人的,你去读读唐代的李商隐,比这还要朦胧得多。  
37、 师:朦胧给诗带来了巨大的审美空间,但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比如诗的题目,为什么叫“双桅船”?“双”的含义在诗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指哪两个并列的方面呢?和情感又有何联系呢?请思考,发表看法 。  
38、 生1:①“双”指理想和爱情(作者将两者并重)  
39、 生2:②“双”指船和岸(作者渴望沟通与交流)  
40、 生3:③“双”指艰难坎坷和灯(困难与希望并存)。所以抒发的感情既有执著又有伤感。  
41、师:这“双”字的确暗示此诗蕴涵的情感是复杂的。复杂源于时代。(POWERPOINT展示时代背景。)本诗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植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整个社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刚刚从文革的创伤中解脱出来,一方面思想上仍然背负十年浩劫的噩梦,另一方面,又要接受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既渴望爱情的缠绵,又肩负开拓探索的重任,既追求理想又屡次受挫,内心既有迷茫又有执着的追求。  
42、师: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吧!  
作业powerpoint: 读①白居易《花非花》或②顾城《小巷》写200字的赏析文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双桅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舒婷《双桅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双桅船》教学实录
《双桅船》教案6
舒婷《双桅船》原文阅读
《双桅船》ppt课件5
《双桅船》教案5
《双桅船》教案4
《双桅船》教学设计3
《双桅船》ppt课件4
《双桅船》同步练习
舒婷《双桅船》赏析
《双桅船》教案2
《双桅船》ppt课件3
《双桅船》ppt课件2
《双桅船》ppt课件1
《双桅船》ram音频课文朗读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双桅船》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