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舒婷《双桅船》赏析
作者:舒婷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31


舒婷《双桅船》赏析 
--作者:江雪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民间刊物《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对她的作品展开近一年讨论,讨论涉及到新诗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内容概要  
船 
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地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油漆还没褪尽/风帆已经折断/既没有绿树重荫/没青草也不肯生长满潮的海面/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波浪喘息着/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无限的大海/纵有辽远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也不只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是喧闹的飞瀑/披挂寂寞的石壁/最有限的营养/却献出了最丰富的自己/是华贵的亭伞/为野荒遮风蔽雨/越是生冷的地方/越显得放浪,美丽/不拘墙头,路旁/无论草坡,石隙/只要阳光常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即使身在异乡他水/只要想起/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梦/心,不知是悲是喜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呵,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流水线 
在时间的流水线里/夜晚和夜晚紧紧相挨/我们从工厂的流水线撤下/又以流水线的队伍回家来/在我们头顶/星星的流水线拉过天穹/在我们身旁/小树在流水线上发呆星星一定疲倦了/几千年过去/它们的旅行从不更改/小树都病了/烟尘和单调使它们/失去了线条与色彩/一切我都感觉到了/凭着一种共同的节拍但是奇怪/我唯独不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存在/仿佛丛树与星群/或者由于习惯/或者由于悲哀/对本身已成的定局/再没有力量关怀 
秋夜送友 
第一次被你的才华所触动/是在迷迷蒙蒙的春雨中/今夜相别,难再相逢/桑枝间呜咽的/已是深秋迟滞的风你总把自己比作/雷击之后的老松/一生都治不好燎伤的苦痛/不像那扬花飘絮的岸柳/年年春天更换一次姿容我常愿自己像/南来北去的飞鸿/将道路铺在苍茫的天空/不学那顾影自怜的鹦鹉/朝朝暮暮离不开金丝笼/这是我们各自的不幸/也是我们共同的苦衷/因为我们对生活想得太多/我们的心呵/我们的心才时时这么沉重什么时候老桩发新芽/摇落枯枝换来一树葱茏/什么时候大地春常在/安抚困倦的灵魂/无须再来去匆匆 
赠 
我为你扼腕可惜/在那些月光流荡的舷边/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你拱着肩,袖着手/怕冷似地/深藏着你的思想/你没有觉察到/我在你身边的步子/放得那么慢/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我为你举手加额/为你窗扉上闪熠的午夜灯光/为你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当你向我袒露你的觉醒/说春洪重又漫过了/你的河岸/你没有问问/走过你的窗下时/每夜我怎么想/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想这样提醒你/然而我不敢 
作品鉴赏 舒婷诗集《双桅船》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优秀诗集奖.舒婷在谈到她的诗友北岛,江河,芝克,顾城,杨炼们时说:远不认为他们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派\'.舒婷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是探索精神,是关注民族的命运.舒婷说她受有他们巨大的影响,然而她又说她总也深刻不起来.舒婷这些话有助于我们理解她的作品,而不要随意贴上什么标签.舒婷一再地说她写诗是从写日记,抄诗,写信开始的,她说她只是偶尔写诗,或附在信笺后,或写在随便一张纸头上,给她的有共同兴趣和欣赏习惯的朋友看.舒婷还说尽管她明确作品要有思想倾向,甚至她还牢记住\'没有思想倾向的东西算不得伟大的作品\'的告诫,但是在写诗的时候,她宁愿听从感情的引领而不大信任思想的加减乘除法.由此我们有两点结论:第一,舒婷的诗由于与日记,书信的渊源,她的诗是倾诉性的,大致上吻合于日常生活的逻辑;第二,舒婷的诗是感情的,感情胜于思想.《寄杭城》是她发表最早的一首诗,但并不是她第一首诗.《船》是一首重要的诗,写一种\'搁浅\'的感觉,凝聚了作者很多的体验.1972年她以独身子女照顾回城,没有安排工作,产生了一种搁浅的感觉.她连一名民办教师也争取不到,现实和理想之间那不可超越的一步之遥被她感觉到了.一步,然而遥远.于是舒婷写成了《船》这首诗,她终于明白搁浅也是一种生活,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船》以船自喻,飞翔的灵魂被禁在自由的门槛.在这里,舒婷较好地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而不是把生活真实直叙于诗中,或把生活的语言分行排列于诗中.这是舒婷诗的一种类型.属于这种类型的诗,还有《日光岩下的三角梅》,《双桅船》等;另外一类型是\'赠\',\'送\'型,例如《秋夜送友》,《赠》等,这类诗在舒婷诗中也不是太少,《致橡树》,《流水线》也属这一类型.相比之下,后一类型接近书信,前一类型像是独白.从诗的角度说,也许前一类型略胜一筹吧,因为后一类型实际上未经转换或转换得过分容易.《赠》的魅力来自诗中的警句(火,炭,树,土),形象的刻画,婉转的口吻(多种特殊的句式)和氛围情调.《秋夜送友》有些像书信的分行,《流水线》未经转换,有些直露.《日光岩下的三角梅》是咏物诗,但寄托深远新颖:\'越是生冷的地方/越显得放浪,美丽\'.《双桅船》是一首与诗集同题的诗,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舒婷经常把意象成对地放在一起,这或许可以说是她诗思维的一个特色.什么是双桅 双桅有什么含义 在这首诗里,成对出现的意象有:左翼/右翼,风暴/盏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岸/船,告别/相遇等等,可以一直找下去.我们可以在别的诗里很容易地找出\'双桅\'模式:大海/小船,橡树/木棉,老松/岸柳,火/炭,树/土等等.双桅不是表示内心矛盾或感情复杂,而是渴望交流,期待友情,祈求沟通与理解,相信心灵的来往,说到底,是舒婷种种感情牵挂的流露与外化.双桅很好他说明了舒婷诗的特殊追求与特殊的价值取向.舒婷的诗友们都不是双桅,而是单个的:岛,河,猴,城等等.有人说过:深刻的都是孤独的.舒婷既然总也深刻不起来,她喜欢双桅就是很自然的了.然而,从诗歌艺术技巧来说,中国的格律诗可以说是双桅的,因为它很讲究对仗;西方诗歌里的张力,反讽,悖论也都双桅.最后,哲学的辩证学者认为:事物都是成对的产生,——能不能说这是对双桅的哲学阐释呢 每一个读者都有阐释的自由,唯独不可以论断为二元论.(蓝棣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双桅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舒婷《双桅船》阅读练习及答案
《双桅船》教学实录
《双桅船》教案6
舒婷《双桅船》原文阅读
《双桅船》ppt课件5
《双桅船》教案5
《双桅船》课堂实录
《双桅船》教案4
《双桅船》教学设计3
《双桅船》ppt课件4
《双桅船》同步练习
《双桅船》教案2
《双桅船》ppt课件3
《双桅船》ppt课件2
《双桅船》ppt课件1
《双桅船》ram音频课文朗读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双桅船》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