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剃光头发微》教学反思
作者:蒋雅云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3-31


牵一“发”而动全文

                    ——《剃光头发微》教学反思

教学当代杂文家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理清从“剃光头”谈到“掌权”的行文脉络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落实这一教学任务所涉及的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初读感知:顺次朗读,概括各自然段大意。

采取请学生依次朗读,分小组概括段意的做法。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各段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意。

2.研读探究:讨论从“剃光头”谈到“掌权”的行文脉络。

在上一步骤概括段意、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文章联想丰富,涉及的材料广泛,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材料的,请大家探讨从‘剃光头’谈到‘掌权’的行文脉络。”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个别发言。

作为“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上述的教学环节安排应该说无可厚非。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初读感知”时,部分学生显出厌烦的情绪,提不起兴趣;而进行到“研读探究”,学生的回答又散漫不着边际。对于这个教学片段而言,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点兴奋点并且推进他们的思维,如何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集中凸现教学的主线,如何使课堂呈现出应有的生机活力使教学更加有效,如何针对这一篇因“材”(材料、课文)施教处理得新颖独特,成了我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教学方法过于常规陈旧,环节设计过于简单粗浅应该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初读感知”环节,逐段朗读、概括的学习任务显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挑战性;而“研读探究”环节,问题太大又缺乏必要的化解铺垫,同样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如何引导、触动学生的深层思维,精心设计提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质疑提问、学生思考回答仍然是师生互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教师高质量的提问常常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关键。有时候,只需一个核心问题,就能串起整堂课的主要内容,达到纲举目张、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理想效果。如教学《药》时有教师这样设问:“这味‘药’是由什么构成的?你怎么看待这味‘药’?文中的那些人对这味‘药’又是如何对待、评价、感受的呢?”学生得出“药”由馒头加人血构成,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让人觉得恶心、恐怖以后,课堂就自然聚焦于“文中的那些人”——茶客们以及他们如何谈“药”——如何谈论革命者及其身后的那场革命了。《道士塔》中教师设问“文末作者说‘我好恨’,他恨什么?(明确作者恨的是中国古代最灿烂文化的流失。)那么谁是造成敦煌文献流失的罪人?”这个问题实际上统领了下面对于王道士、当时的学者官僚、清政府等言语行为的分析,据此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是全民族的失职,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悲哀。《祭十二郎文》中教师设问“全文传达的是生离死别之悲情,具体来看,韩愈都为了哪些事、哪些情而悲?”这一问就自然地牵出了作者对于十二郎、对于自己、对于家世的悲悯,体现出作者心中悲之广悲之深,利于学生理解本文“祭文中千年绝调”的赞誉。其他诸如《雷雨》中设问“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失街亭》中设问“失街亭,究竟谁之过?”等也都能起到“一问牵全文”的作用。课堂上有了这样的核心问题,就能牢牢锁住学生探寻的目光,好比给了他们一根思维的线索,循着它就能够深入文本的堂奥。当然,设计这样的核心问题需要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和独出心裁的教学智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对这个教学片段作了改进,改进以后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

1.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剃光头发微》,“发微”是什么意思?

明确“发微”,发,发挥、探究之意;微,细微、隐匿、奥妙之意。“发微”即从细微的事物说开去,进而探究隐含着的奥妙。“剃光头发微”,可见作者要由“剃光头”这一生活琐事生发开去,进行深入地挖掘。

2.浏览全文,理解作者由“剃光头”出发实际谈了社会生活中的哪个重大问题?

明确由掌剃头刀联想到掌权,讽刺少数人玩弄权术、以权欺人。

3.找一找除此之外,文章还涉及了哪些内容,作了哪些发挥?这些涉及的内容可以舍弃吗?从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看,如果舍弃会有什么影响?

明确文章还涉及了清朝“留发不留头”的法令、清末的假辫子、石达开关于理发师的对联等一连串头发的故事,古代的刑法“髡”、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的做法,“乡下佬”不愿剃光头的原因、城里的理发师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或光头的原因等内容。

如果舍弃这些内容,对结构而言,开篇就写读者来信显得突兀,从“剃光头”直接写到“掌权”显得生硬,而且不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要求;对主旨而言,“发微”要求文章不能就事论事,应当就“剃光头”这一话题加以联想和发挥,另外开篇引述旧社会理发师地位低下受到歧视与下文理发师拒绝给“乡下佬”剃平头之事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愤恨。

4.作者是怎样串联这些内容的? 

明确由清朝“留发不留头”联想清末的假辫子、石达开关于理发师的对联等一连串头发的故事,再写到《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反映某理发店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又由剃光头联想到古代的刑法“髡”,联想到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联想到“乡下佬”不愿剃光头的原因,联想到城里的理发师为什么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或光头,最后联想到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

设计说明:四个小问题看似散漫,实际上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即:“剃光头”如何“发微”?第一问“‘发微’是什么意思?”从标题入手,切入点小,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问“由‘剃光头’出发谈了哪个重大问题?”问题的指向是“发了什么微”,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解决。第三问和第四问“文章还作了哪些发挥?这些内容是否可以舍弃?”“作者是怎样串联这些内容的?” 两个问题实际要回答的是“怎么发微的”,前一问已经触及文章的内容安排、组织结构和主旨表达,在此基础上就能水到渠成地回答后一问。四个小问题以“发微”为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得教学内容紧凑集中,这样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文的作用。而教学的主要任务——理清从“剃光头”谈到“掌权”的行文脉络也已经潜移默化在其中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剃光头发微》赏析
《剃光头发微》课文阅读
《剃光头发微》ppt课件5
《剃光头发微》rm音频课文朗读
《剃光头发微》课堂实录
《剃光头发微》说课稿
《剃光头发微》同步练习
《剃光头发微》巩固发展练习
《剃光头发微》ppt课件4
《剃光头发微》ppt课件3
《剃光头发微》flash课件2
《剃光头发微》学习指导及练习
《剃光头发微》同步百分测验
《剃光头发微》flash课件1
《剃光头发微》ppt课件2
《剃光头发微》ppt课件1
《剃光头发微》不宜选作课文
《剃光头发微》教案3
《剃光头发微》资料
《剃光头发微》教案2
《剃光头发微》教学设计
《剃光头发微》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