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白兔和月亮》教学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2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能归纳出寓言的寓意。 
   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研讨,能提炼出归纳寓言故事寓意的几种方法。 
   3.能说出从本文获得哪些人生的有益启示,至少说出一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 
生1:月亮真美,赏月时心情很舒畅。 
生2:我非常喜欢这皎洁的月光,我想,如果我的床头挂上这么一轮圆月该多好啊!我家就不用点灯了 
生3:看着月亮,我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想起了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  
师:好,同学们想象都很丰富,也都钟情于这美好的月亮。这里有一只可爱的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猜猜看。 
(一时间,学生非常活跃,各种猜测都有,真是五花八门)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看看作者的设想和哪位同学的一致。(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此环节设计意图:1联系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生活体验直接关注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到亲切。2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学会猜想,进而引起探究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本课教师的导语并不多,仅仅两个问句,直接就把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生活体验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富有诗意的回答,体现了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烈欲望。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这种良好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就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把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先画出来,然后利用手头的工具书争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周围同学。 
(学生们按照老师要求,读了课文后,又忙着查字典、词典,教师则在巡视的过程中予以个别指导和答疑。) 
师:有没有仍没解决的字词?(没人提出问题。)那么老师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 
读一读  皎洁  慷慨  闲适  抢劫  撤销   金窖  厄运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心痛如割 
解释   神韵:  闲适: 厄运: 举世无双: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屏幕出示词语,一学生读或解释,其他学生听,纠正错误,也可说出自己的理解。) 

(二)朗读理解 
师:谁能把这篇课文朗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关键词、主题句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内容? 
(一女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 
师:她朗读得太好了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那只可爱的小白兔的形象。 
生:老师,我也想读一遍。 
师:好,咱们就有请这位勇敢的男同学。(同学们都为其鼓掌,特别是男同学更是起劲。) 
师:咱们男同学的代表读得确实不错,让我们为他的出色表现再一次鼓掌。 
师: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师:通过这几次的朗读,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把你的理解和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别说说自己读懂了的内容  (略) 
(强调声情并茂,对朗读好的同学给予鼓掌鼓励,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引进“激励”机制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带着问题朗读,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步骤,在读的过程中,学生既把握文章的主题,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又为下文的“质疑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质疑探究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谈得非常好,可见同学们已经认真读了课文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心体会。那么,是否还有不理解的或有疑义的地方呢? 
生1: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白兔的赏月之才是举世无双的? 
生2:我能回答。因为前文说:“他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神韵 。”欣赏明亮皎洁的月色不足为奇,但是能从月亮的缺损中看出美来那是需要慧心的,所以说,她的赏月之才应该是很高的,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生3:我补充,文章的第一行还说“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从这“独具”二字可以看出,她的赏月之才应该是无双的。 
师:很好。这两位同学都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来回答问题,很有说服力。提问题的同学,你弄明白了吗? 
生1:明白了。 
师:谁还有疑问? 
生1:我提一个问题,白兔为什么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生2:得到月亮以后,她以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代之而来的是紧张不安,是无穷的烦恼,有了这个东西还不如没有。 
生1:那么她可以租出去呀,或者——总之我觉得这么难得的宝贝不要了太可惜了。 
生3:不管怎样,她仍然会像财主盯着自己的宝藏一样,怕丢,怕被抢, 
仍然会有无穷的得失之患。总之,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 
生4:不对,我不同意这个看法,白兔得到月亮后,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才要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应该说,这种拥有没有给她带来快乐,所以不如放弃。 
师:好一个不如放弃,的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面临这种两难的境地:巨大的拥有是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但是,这种拥有有时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很大不快,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如果有机会选择,那么你怎么办呢? 
生5:老师,我明白了,文章结尾提到“和人类不同的是”,作者用意是嘲讽人类不如一只白兔看得开。 
师:对,你能对课文有这样细致深刻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很值得同学们学习。 
生6: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适当的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师:很有哲理!精辟! 
生:我不明白,白兔得到月亮真的会产生得失之患吗?她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呢?         
(这一问好像把同学们都问住了,没有人举手发言。)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这个同学不是一直在思考,不可能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读书就要这样,善于从无疑中发现疑问,这样才会有发现,有进步。 
师:同学们都没有思路?那么,老师给大家提示一下:①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②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③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生1:如果白兔得到青草,她会很高兴地吃掉。 
生2:如果天空拥有月亮,那是理所当然的,她也不会有什么得失之患。 
生3:白兔拥有月亮产生得失之患,那是因为月亮太宝贵了,整个宇宙只有这一个,所以才会患得患失。 
师:说得很好。能否由此总结出一个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得失之患? 
生1:拥有的东西太珍贵的时候。 
生2:拥有的东西超过了自己能承受的极限时会产生得失之患。 
师:对,巨大的拥有往往会使人产生得失之患,给人带来烦恼和不快,那么怎么办呢? 
生1:像白兔一样索性放弃。 
生2:我明白了,我希望独自拥有月亮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得到了,我也不会快乐,不如远远地欣赏。 
(四)归纳总结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人生寓言》,那么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关于人生的什么启示?谁能总结一下? 
生1:不义之财不能要。 
师:是不义之财吗? 
生1:不是。 
师:那么,应怎么说? 
生1:见了便宜不要沾。 
生2:我认为是,巨大的财富不会带来快乐 
师:是否应限定一下,是“有时”不会带来快乐? 
生2:对。 
师:白兔的经验告诉我们应怎么办呢? 
生2:干脆放弃。 
生3:我认为应该说,对于不能带来快乐的拥有不如放弃。 
师:很好。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 
生3: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自从拥有了月亮以后,她便产生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她放弃了,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文章的结尾还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言外之意是肯定白兔的做法,希望人类也像白兔一样要学会放弃。 
(这是这堂课最精彩的部分,不论学生的质疑,还是探究,都热情高涨,高潮迭起。由于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教学双方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迸射智慧的火花,出现精彩的对答。在这一环节中,教者的点拨、引导,学生的质疑与解疑,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课文内容与表达形式的交融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教者在其中并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当主角,根据课文脉络层层推进,剥茧式的教学提升了学生要洞悉底细的情绪。在不断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经验 

师:以上,我们通过认真地阅读及集体交流和研讨,理解了课文,获得了人生的有益启迪,理解了这篇寓言的寓意。为了以后学习寓言,我们把怎样归纳寓意的经验总结一下好吗? 
生1:我认为应该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生2:我认为应该发挥集体的力量。 
师:这位同学懂得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很好。可是,你自己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的呢? 
生3:我认为应仔细读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 
生4:我补充,还要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 
师:有一点同学们不要忘了,文章中写的是白兔,你们怎么想到说:人要怎样怎样?(教师看没有人回答,进行点拨、引导) 
生:联系实际生活呀。 
师:对,这也是归纳寓意应注意的一点。以上,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把他们写下来。同学们看几则寓言,试着说出它们的寓意。(略) 
(这一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在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过渡,逐步走向自觉学习,自能学习。) 

四、布置作业: 

⒈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⒉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⒊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⒋选作: 
根据课前个人对“白兔得到月亮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的猜想来构思,试着写一篇小寓言故事。 
(对作业的设计还应下点工夫,要具体点,如这则寓言要反映一个什么样的含义,寓言的语言特点等) 

[课后反思]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想首先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为什么学生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我想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不会学习。,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有可能让学生自觉学习。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教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了解寓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了解其途径。让学生自己动脑结合合作学习,理解难点内容,克服等、靠的思想,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另外,通过对归纳寓意方法的总结,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这样才有条件举一反三,才有可能有创造,有发展。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提炼      整体把握 
寓意      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mp3配乐朗读
人生寓言之《白兔和月亮》课堂实录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