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绝品》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08


《绝  品》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小说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三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题目“绝品”的含义。

四  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从多个角度理解“绝品”的含义,学会做人的原则。

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题材小说《1938年的较量》(09年《读者》第5期)

创设学习氛围

二、复述小说情节。

通过默读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小说。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保定富户刘三爷与裱画铺的常先生相识,互相佩服。三爷对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全都买下,从不斩价。一天,常先生推荐了一幅古画,说是无价之宝,要价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后来三爷得知常先生是革命党,在京城被杀。尽管有人怀疑此画的真赝,但是三爷始终珍藏此画,哪怕家境败落也不变卖。最后三爷遇到画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画的真正价值,王商人“饿死不卖收藏”的承诺让三爷倍感欣慰,将全部收藏无偿赠送,为国宝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去处。

三、1、小说中哪些内容分可以称为“绝品”? 

围绕“绝“字展开小说的分析:画和人

2、分角色朗读语言描写,在课文空白处做人物点评批注。

学习谈歌创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谈歌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因而在其作品中,叙事主体很少直接发议论,而是借人物命运和人物语言来表明的。)

复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通过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常先生---舍生取义   刘三爷—重信守义   王商人---深明大义

民族人士---民族精神

四、小结

体现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会诚信做人的原则。

小说的“绝”,可以理解为独一无二,没人能赶得上。本文中的画,价值连城,可谓画中绝品;本文中的装裱技艺,能将画揭为三层,后倒装裱,可谓技艺中的绝品;文中的人,刘三爷、常先生的为人,可谓人中的绝品;两人之间的友情也可谓是友情中的绝品。而他们体现的民族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绝品》学案
谈歌《绝品》ppt课件(31页)
《绝品》教学反思3
谈歌《绝品》同步练习
谈歌《绝品》ppt课件5
谈歌《绝品》ppt课件4
谈歌《绝品》课堂实录
《绝品》教学反思2
《绝品》ppt课件3
《绝品》教案3
《绝品》ppt课件2
《绝品》说课稿
《绝品》ppt课件1
谈歌《绝品》原文阅读
《绝品》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