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骑桶者》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3-13


骑桶者教学设计 
主备:董传双 

学习目标: 
1、了解卡夫卡和现代派文学 
2、了解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学习重点:领会文章内涵 
学习难点:“虚构”“事实”“真实”“想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或两课时 

一、 导课 
骑马、骑牛、骑自行车、小孩子骑扫帚、骑木棒,你可听说过能骑桶的人? 
二、 感知情节,探究主题 
1、 骑桶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2、 你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预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性格弱点;交流方式……) 
3、 走进作者: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1904年(21岁)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解除内心的苦闷。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且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被共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  
作品回眸: 
《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  
 《审判》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 
《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 
4、 了解了卡夫卡和他的几部代表作品,对小说《骑桶者》有新的认识吗? 
卡尔维诺对《骑桶者》的解读,认为这是一篇用“轻”来化解“重”的文本。 
缺煤、寒冷、乞求,这都是一些沉重的主题;飞翔则是一种轻灵的举动。在这里,“轻”中和了“重”,让作品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而且让作品的层次丰富起来。 
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 
补充资料: 
很多人在对卡夫卡有所了解后给他的标签更多的是异化,说他表现的是一种制度对人的异化,而且会举出大量的例子比如说“变形者”“地洞里的人”。然而,我不以为然。西德批评家安得特斯曾如此说:“作为犹太人,他(卡夫卡——引用者加)在基督徒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漠不关心的犹太人——卡夫卡最初的确是这样——他在犹太人当中也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是奥地利人。作为替工人保险的雇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中产阶级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工人。但是在职务上面他也不是全心全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是他连作家也不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献给家庭。‘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最陌生的人还要陌生’。”就此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卡夫卡的写作是一种内心化的寻找自己的行为,而所有的努力也只是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支撑点,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他在给女友的信中说他自己是一个什么也不能抛弃的人,这种一无所有的感觉使得他随时都处在一种游离状态。桶的经常起飞,扇地轻易使它起飞,都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卡夫卡的生存状态:那么我们在对卡夫卡的小说做异化化的评论时,是否更应该注意到他最终的着眼点是在寻找一条路,一条林中之路上呢?那么我认为“飞翔”则成了他的寻求中的一种方式,正如《地洞》里的人在努力地去营造自己的房子一样,卡夫卡也在建造自己的家园。 
三、比较阅读,感受虚构的魅力 
阅读卡夫卡的《骑桶者》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比较异同。 
相同—— 
A、人物相同,都是生活在生活最底层,连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的穷苦百姓 
B、主题相同,都表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都揭露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C、人物的欲求相同,他们没有太高的生活要求,一个只要能把火柴卖掉,一个只要有一点点煤来取暖便可——要求非常卑微 
D、 结局相同,最后都在寒冷中离开的人世 
E、 采用的写法相同,都借助幻想的写作手法 
不同—— 
A、语言基调不同,《骑》运用夸张虚构的方式,有着冷幽默的感觉,是一种辛酸的自我解嘲的幽默(可让学生举例体会);《卖》直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B、 结局略有不同,《骑》骑着桶主动离开了这个冷酷、让人绝望的世界;《卖》被活活冻死在富人家的墙角。 
C、 主题也略有不同,《骑》还暗含了自我反省:害怕失败,所以才骑着桶去;结果由于骑桶这一交流方式的不当,才导致了要不到煤的结局。 
D、 富人的作用不同,《卖》中的富人用来反衬小女孩的可怜;《骑》里的老板好像还不错,夫妻恩爱,比较关心穷人。 
四、关于卡夫卡《骑桶者》的虚构和真实的问题 
1、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 
备用材料:如果作者用一种沉重的笔触写主人公拎着煤桶去借煤,被拒绝,作品。可能会是惯常看见的“控诉型”小说:主人公是值得怜悯的,煤店老板(娘)是值得谴责的,作者和读者都是同情主人公的,这样的作品内涵和指向就比较单一。而现在这样用“轻”来处理“重”,则使每一方都有两个或更多的层面:主人公的处境是悲惨的,但他同时又是自嘲的,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的认识,他畏缩、自卑、惶恐,是一个立体的人;煤店老板娘是否值得谴责也变得不确定了,因为她是否真的听到了借煤者的吁求是不确定的:飞翔的方式避免了她和借煤者的下面接触;作者的叙述表面上是冷静的,甚至是冷嘲的,但内里却有深切的同情,而且,他的表达目的不再限于具体事件,而是  现了沟通的匮乏,以及一种心灵的饥饿。总之, “骑着桶”去要煤,就使《骑桶者》显得新颖而内涵丰富。 
小结:虚构使我们富有!  
2、文中还有哪些虚幻的情节? 
骑煤桶的过程……   停留的位置……      用围裙把我扇起……       
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   
3、从这篇小说看来,你觉得虚构与真实之间有何关系? 
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 
阅读课本97页:事实与真实的区别 
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4、你看过像《骑桶者》这样充满虚幻情节和特技处理的书或电影吗?能结合具体细节说说其中表现出来的真实与虚构吗? 

五、作业: 
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或其它动物),写出你飞翔的感受! 

附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  
     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  
    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好。  
    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  
    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  
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  
    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我知道,这根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就象那温暖的火炉,那美丽的烤鹅,那幸福的圣诞树一样,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卡夫卡《骑桶者》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骑桶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骑桶者》pptx课件(19页)
《骑桶者》ppt课件(53页)
《骑桶者》导学案2
《骑桶者》ppt课件(22页)
《骑桶者》同步练习
《骑桶者》教学反思
《骑桶者》教学设计4
《骑桶者》ppt课件6
《骑桶者》学案及答案
《骑桶者》教学实录
《骑桶者》说课稿
《骑桶者》ppt课件5
《骑桶者》教案2
卡夫卡《骑桶者》ppt课件4
《骑桶者》ppt课件3
《骑桶者》教案1
《骑桶者》ppt课件2
外国小说欣赏《骑桶者》ppt课件1
卡夫卡《骑桶者》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