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31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注重选词炼句的故事不胜枚举。\'苦吟派\'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推敲\';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得来不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的\'满纸荒唐言\'……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了\'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甚至\'知音如不赏\',就要\'归卧故山秋\'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选词和炼句的魅力。
 
  什么是选词

  选词就是从丰富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什么是炼句

  炼句就是对句子进行锤炼,要求我们不仅把句子写得准确流畅,还应该在句子中表

  如何选词

  选词:寻找唯一

  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运用时如不慎加选择,就会犯用词不当的毛病。要特别注意同义词在程度、范围、感情色彩、语法特点上的细微差别。如\'接济\'和\'救济\'这两个词语,都可以带宾语,但是\'接济\'的宾语常指个人,而\'救济\'的宾语常指群体。

  选择准确准确贴切的词。尽可能选择恰如其分的反映客观事物及思想感情的词语,正如福楼拜所说,必须找到唯一的、最贴切的词,把它们用到最恰当的位置。如巴金在《灯》中所写道:\'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用\'颤抖\'而不用\'闪动\',是因为\'闪动\'只是客观描写,\'颤抖\'则是一种主观感受,与作者\'担心灯会灭\'的心情相吻合。

  选择生动形象的词语。如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人哭了自然要用帕子拭泪,但表达效果比直言哭哭啼啼要好多了。\'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破\'一\'弄\',令人叫绝。前者使春天的生机扑面而来,后者使\'花\'顿时跃然纸上,摇曳生姿。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力避窠臼,寻找到新颖别致的词语就更好了。

  如何炼句

  炼句:千锤百炼

  写文章不仅仅要讲究选词,而且要讲究炼句。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炼句同样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很多文章也因为某些句子的锤炼特别成功而获得很好的表达效果。

简洁精炼的句子一直备受推崇。炼句要讲究以少胜多,言简意丰。

  注意句子的连贯。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需要苦干句子的组合,好的组合应自然流畅,如风行水上。

  巧妙选择句式。对各类句式,如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短句等要熟练掌握。

  要想掌握如选词和炼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能力训练

  一、戏剧主要靠对话来塑造人物和表现情节,双方面对面说话,尤其要求语言简

洁、紧凑。仔细阅读下面的原文和改稿,分析作者修改的原因。

  1、田汉《回春之曲》原文:

  梅娘:我好容易才跑出来。……我,我真气死了。

  碧如:(大姐似的)梅娘不要气,快喝一杯酒,你来迟了,我们要罚你。

  改稿:

  梅娘:我好容易才从那儿跑出来。……真把我气死了。

  碧如:(大姐似的)别气啦,梅娘,快喝一杯酒,你来迟了,得罚你。

  修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禺《雷雨》原文:

  鲁四凤(厌恶地):您说话的神气真叫我心里想吐。

  改稿:

  鲁四凤(厌恶地):您看您说话的神气!

  修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禺《日出》原文:

  她关上门。过度兴奋使她无力地倚在门框上。同时疲乏仿佛也在袭击着她,她是真有些倦意了。一夜晚的烟酒和激动吸去了她大半的精力,她打了一个呵欠,手背揉着青晕更深了的眼睛。她走到桌前,燃着一支香烟。

  改稿:

  白露关上门。倚着门框站了一会。一夜晚的烟酒和激动消耗了她少的精神。她打了一个呵欠,走到桌前,燃着一支香烟。

  修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别气啦,梅娘\'比\'梅娘不要气\'更加口语化,语气词\'啦\'控制了碧如的语速,给人老练成熟的印象。\'得罚你\'比起\'我们要罚你\',还包含了一种嗔怪的情绪。

  2、四凤虽然对于鲁贵的污蔑十分愤怒,但仍然称\'您\',一定程度上还是按住了这种情绪,她不直接说\'您说话的神气真叫我心里想吐\',而是让鲁贵自己看看自己说话的德行,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厌恶又没有完全跟养父撕破脸皮。

  3、戏剧中的补白,改稿比原文简洁,给了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

 

  二、同学们认为下面的修改建议合理吗?

  原文:抗日战争期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下,四川人常称的\'下江人\'大批涌到重庆。鲁迅先生说过:\'野人怀上,小草恋山。\'背乡离井的人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这\'怀乡\'之情中,也包括从儿童时代就培养出来的家乡口味。(曹靖华《小米的回忆》)

  修改建议:

  1、把第三句改为\'故乡国土,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

  2、把第四句改为\'儿童时代就培养出来的家乡口味,也包括在这\'怀乡\'之情中。\'

 

  参考答案:

  第一处改动较好。\'鲁迅先生说过:\'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紧接这句的\'土\'与\'山\',以\'故乡国土\'作主语使前后句之间衔接紧密,而且过渡也很自然。把\'怎能不怀念落入敌手的故乡国土\'改成\'背井离乡的人怎能不怀念\',长句变短句,反问的力度也因为语言节奏的加快而明显增大,从而更好地强调了人们对故土的依恋。修改的第二处建议不太好。这一句之前的讲的都是怀乡之情,这一句之后则是开始讲家乡口味了。从语义和文思的贯通上来看以\'怀乡之情\'作主语是比较自然流畅的。

 

  三、修改下面的电报和短文,要求表达原意,简明扼要。

  1、电报:事情已经办妥,准备回广州,我已购买了13号上午8点从山西太原飞往广州的飞机票,当天中午11点钟左右可以到达广州,请公司派一部面包车来花都新白云机场接我。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变坏的。如果这个人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3日11时白云机场接。

  2、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不能抵制坏的影响。

 

  四、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动听\'是指词语声音产生的效果。声音配合得当,铿锵悦耳,和谐优美,能给人以美感,对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语言的声音效果也是词语选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词语声音的配合,主要涉及到声、韵、词、音节构造等方面的问题。读下面的这首小诗,看看词语声音表现在什么地方。 

  诗人元帅外交家,迎来战友遍天涯。

  英雄本色原无畏,志士忠诚岂有他。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声音美表现在章节匀称、韵脚和谐、平仄协调。

 

  五、举一两个古代或现代人们选词炼句的故事,说明选词在语言表达中折重要性。

 

  参考答案:

  文学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成语\'一字之师\'就出自下面的典故。《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已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已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郑谷把诗中的\'数\'改为\'一\',正是为了确切地突出\'早\'字。另例,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之时,罕有胜绩,以至于给皇上上交\'年终总结\'时,不得不比较客观地写下了\'屡战屡败\'一词,并准备好了接受皇上的圣颜大怒。然而他的幕僚在二审施政汇报时,很巧妙地把\'战\'与\'败\'二字作了个顺序上的调换。这样一来,屡战屡败的曾国藩就因为\'屡败屡战\'的大无畏精神受到了皇上的褒扬。而这位调换二字顺序的绍兴师爷,也因此被曾国藩奉为\'一字之师\'。

 

  六、比较下面四组句子,说明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1、A:他知道非让他去不可。

    B:他知道让他去。

  2、A:我赞成你的意见。

    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 

  3、A:她不是不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

    B:她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

  4、A: 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不许加少;货色只许更好,不许变坏;技术只许提高,不许降低。

    B: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货色只许更好,技术只许提高。

 

  参考答案:

  1、A句是双重否定,比B句语气更强烈。

  2、A句是肯定的说法,B句是否定的说法,语意轻弱,语气缓和。

  3、A是双重否定,比B语气更委婉。

  4、A包含了三组先肯定后否定的分句,构成正反对照,语意鲜明,语气强烈。B句则语意较弱,语气也较缓和。
 

  七、下面横线处应该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参考答案: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资料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案示例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学设计4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ppt课件3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课堂实录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说课稿(2篇)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ppt课件2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案3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案2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案1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