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教案1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18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受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辉煌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在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有崇敬大师和珍爱世界经典艺术的情感。 
2、欣赏和感受达·芬奇经典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审美特点。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审美经验,大胆想象,理解和评价大师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4、在绘画中能联系大师的技法,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表现自己的审美认识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对艺术家的艺术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2、创新能力、绘画能力的培养。 
  【课时】:1—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绘画工具、学生资料袋 
  【教学过程】 
  一、达·芬奇童年艺术学习趣事  
1、出示课件:几幅用铅笔画的鸡蛋图画,引出达·芬奇的童年故事。 
师:你看见过大屏幕上的这些画吗?这是谁画的?(背景音乐) 
2、教师讲述达·芬奇童年学习绘画的趣事,了解、体验大师艺术学习的历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听一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在初学绘画时,他的老师每天总是让他观察并画鸡蛋。一天,他不耐烦地问自己的老师:你每天总是让我画鸡蛋 ——这太简单了,如此下去,我何时才能真正掌握绘画的技巧与本领呢?听了达芬奇的话,他的老师举起一只鸡蛋,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一只鸡蛋看似非常简单、好画,但如果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并绘制它,你会发现绘画出来的结果将大不相同。如果你领悟不到这一绘画的基本要领,不能熟练的掌握绘画的技巧,你就很难在绘画领域有所造诣。老师的话给了达芬奇莫大的启发,使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他埋头苦练绘画基本功,终于成长为一位世界美术大师。 
3、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体验艺术学习需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着手,绘画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把握事物的特点,任何成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下,当初这个画鸡蛋的小孩,长大了,成为了什么?(生答:工程师、科学家……达·芬奇最终成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 
二、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1、出示课件:图片文字,伴随话外音,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美术巨匠达·芬奇的艺术足迹。 
体验大师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对世界所做的贡献,萌发学生对大师的崇敬情感。 
提问:达.芬奇与其他美术大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他不仅是一位颇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又是一位科学家)。有哪位同学知道他的著名美术代表作品和对科学的贡献。 
有人说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人的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他不仅是画家,雕刻家,首饰家,而且还是建筑家,工程师和音乐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有经验的老师。 
2、请学生大胆交流自己对达.芬奇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对达.芬奇的艺术、科学成就知道哪些,你收集或带来了达·芬奇的哪些经典作品?你能给我们介绍你带来的大师的作品吗?你对大师的艺术成就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请带有达·芬奇美术作品或相关资料的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审美经验。 
三、欣赏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1、播放课件《最后的晚餐》,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特点。 
(1)了解作品《最后的晚餐》外在美:高4.6米,宽8.8米,是一巨制,绘于圣玛丽亚寺院食堂的墙上。 
(2)了解作品的取材,来自《圣经》故事。当耶稣与他的十二门徒共进晚餐时,他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如一石激浪,引起餐桌上一阵骚动。达·芬奇画作表现的正是这骚动的片刻。 
(3)画家所追求的审美内容及审美效应:立足于观众仰角透视,并把人物设置在画面前沿。在一张长桌前,正中坐着中心形象耶稣,他的十二门徒左右各坐6人。每侧又分成3人两组。听到耶稣的话后,门徒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其反应通过颇具个性的神态和姿态表现出来。 
(4)仔细品画,感受作品人物塑造的极其生动,栩栩如生。画中的人物或吃惊、或愤怒、或悲伤、或猜疑……叛徒犹大显得惊恐不安。端坐的耶稣则神态安详,处于自制的状态,与两边的动态又形成鲜明的对照。作品动态态势避免了画面呆板的对称。这是一幅立体的、生动的图画。 
2、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赏画后的感受与理解,并用卡片或笔记本将其感受、欣赏评价记录下来。 
师:从这幅画你感受到哪些美感?你最喜欢画上的什么?你认为这幅画最精彩的是什么? 
3、联系学生生活,展开艺术想象。 
师:欣赏了这幅画,给你的绘画有什么启示?你认为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捕捉哪些生动的场面象这幅画那样去表现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场景。 
教师启发学生把视觉和艺术思维投向平时的生活。如:热闹的运动场上运动员、观众的生动表情;热闹的集市上菜农、果农及赶集的场面;家庭的节日聚会、自己的生日宴会欢乐的场景及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等等。 
四、欣赏世界最著名的肖像画——《 蒙娜丽莎》 
1、播放课件或欣赏《蒙娜丽莎》复制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师:你一定看见过幅作品?不知你对这幅作品的美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审美看法。 
3、了解此作品的由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兴趣。 
师:意大利人民都知道达.芬奇是个天才。他是画家中能使人的肖像看去既栩栩如生,又美丽迷人的第一人。 
  这幅画来自意大利一个富有商人,请达.芬奇为他年轻美貌的妻子蒙娜.丽莎绘一幅肖像画。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这位商人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珍藏在法国的缘故,它是法国人民为之骄傲的财富。 
  4、讨论《蒙娜.丽莎》的魅力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画上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蒙娜.丽莎梦幻般的肖像与她周围梦的世界,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天才创造,这解答了为何《蒙娜.丽莎》这幅肖像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幅肖像的问题。 
5、乘上遐想的翅膀,猜想蒙娜丽莎迷人笑容背后的奥秘。 
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以永远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不少人第一次看这幅画时都会被她的笑容所吸引,并难以忘怀。 
意大利医生苏拉诺声称,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已经揭开蒙娜丽莎迷人笑容背后的奥秘。他认为,蒙娜丽莎有这样神秘的笑容并不是画家功力的深厚,更不是蒙娜丽莎本人能凭神秘的微笑来颠倒众生。身为医生的苏拉诺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能有这样迷人的微笑,是因为她有磨牙的习惯。在睡觉时或精神紧张时会不自觉地磨牙,从而使笑容带有无限的神秘感。 
6、审美辩论会 
师:同学们,医生苏拉诺的这种说法你赞成还是不赞成?为什么?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赞成方,一组是反对方,通过审美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乐于想象,敢于对大师作品进行挑战和质疑。 
五、创意表演——假如我是达·芬奇 
1、戏剧性表演:达·芬奇就在身边。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达·芬奇,成为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分组合作,想象假如我是达·芬奇,请学生进行戏剧性表演,好比达·芬奇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学习、工作、绘画。可以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表演。 
2、选配钢琴乐曲或其他乐曲做背景,让学生尝试戏剧性表演。 
六、我来创作《蒙娜丽莎》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原因,设想,假如你是达·芬奇,你会怎样来绘画《蒙娜丽莎》这幅画呢? 
2、请学生自己构思如何画自己新中的《蒙娜丽莎》。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如:画老师是“蒙娜丽莎”,妈妈是“蒙娜丽莎”,自己是“蒙娜丽莎”等等。 
4、老师即兴示范绘画新的《蒙娜丽莎》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绘画热情。 
5、学生创作、绘画新的作品《蒙娜丽莎》 
(1)给学生分发《蒙娜丽莎》图片; 
(2)自己独立作画,也可学生自己选择同学合作绘画。 
教师提示绘画要求:构图有新意、人物与背景色彩相互协调、人物造型有自己的审美倾向。 
七、教学评价 
1、展示作品,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评出最美的《蒙娜丽莎》、最有个性的《蒙娜丽莎》,最有趣的《蒙娜丽莎》,最有特点的《蒙娜丽莎》等等。 
3、鼓励学生敢于做“大师梦”。 
师:今天,我们每位同学,都做了一次大师,希望你们,象大师一样,努力创新、学习、持之以恒,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将成为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发明大师,或者其他什么大师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预习学案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点击答案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学案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表格式教案3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教案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ppt课件1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赏析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