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陶醉壶口》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11


(鄂教版)《陶醉壶口》课堂实录
执教 余姚市阳明中学 鲁纪权
班级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中学初三(6)班

【课前调节气氛】
  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一幅绚丽的香山红枫图片,并以优美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一种悠闲宁静的氛围。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享受语文”四个大字。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五分钟,我们先来揣摩一下屏幕上的四个字。首先我们齐声朗读一遍。(学生大声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男生1:我认为学习语文就像听音乐一样,可以给人美的享受。
师:说得不错。还有吗?谁还能说得再具体一些?
男生2:我认为当我们读到一些优美的句子时,心中就会有一种愉悦,(停了一下)令人陶醉。
师:哦,美文如美酒。(见又有几个男生举手,但是不见女生举手)美丽的女孩难道没有感受吗?我期待着你们的发言。
女生1:我认为学习语文能给我们许多人生启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能获得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师:是呀,学习语文可以教会我们怎样做人。
女生2:学习语文不但能使我们学到语文知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丰厚博大,产生一种自豪感。
师:ok!学习语文就是要热爱祖国语文。我们要享受它,理解它,运用它。培根说过“读书可以怡情,读书可以博采,读书可以长才。”(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同学们的感悟能力真了不起!我希望这节课也能给大家带来享受。(此时,上课铃响了)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鲁老师到你们教室里来的时候,我发现大家正在收看电视,真羡慕你们那,学习娱乐两不误,不知道你们看的是什么节目?好看吗?
生齐答:不——好——看!
师(笑):为什么?
一女生(笑):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片。
师:学校真是用心良苦啊,不但教你们学会学习,还教你们学会做人。(全班同学鼓掌)这节课你们还想看电视吗?(学生疑惑地看着老师)
师(笑):这是不太可能吧?老师有任务呢。不过,和看电视一样,也是欣赏——“到壶口看瀑布去!”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一定会留连往返。(点击鼠标,出示“壶口”图片)
师:由吉县城西行23公里,即可看到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国内外罕见的黄河奇观——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在黑板上画壶口示意图)
师:说起黄河,说到壶口,相信大家一定想起了初一年级学过的诗歌——(生齐答:《黄河颂》)1938年9月,正当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日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于是写下了这不朽的诗篇。现在,就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大声朗读这首不断鼓舞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赞歌!(点击鼠标:出示配有黄河画面的诗歌)
(生齐声动情地大声朗读诗歌)
师(鼓掌,听课评委也鼓起了掌):从大家的朗读中,我真正感受到了黄河的古老、伟大、坚强!黄河正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千百年来,这里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诗人尧山壁50岁那年,来到壶口,默立在瀑布前,被它的气势、它的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于是发出了“啊!壶口,我陶醉了”的感慨,用诗化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散文——《陶醉壶口》(点击鼠标,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作者到底被壶口的什么所陶醉了?请大家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课文,完成两个问题(点击鼠标,出示思考题:(1)小组间推荐几个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美词;(2)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被陶醉了?)
(学生预习充分3分钟以后就开始小组讨论了)
师:谁向大家推荐你认为应该掌握的美词?
男生1:我认为这几个词语应该掌握:先声夺人、迸射、雷霆万钧、气吞山河
师:“气吞山河”什么意思?
男生1:连山河都要吞下去,形容很有气势。
师:你有自己的理解,不错。还有吗?
女生1:我认为“花团锦簇、扑朔迷离、不寒而栗、磅礴”这几个也很好。
师:还有想推荐的吗?(见无人举手)老师想推荐一个我不认识的字,好吗?(学生纷纷点头,并小声说着,似乎知道了老师要推荐的那个字)难道你们也不认识?
师:是不是第六段的那个“×岩飞突”?(学生点头示意)有没有同学想帮帮老师?因为鲁老师昨天在你们慈溪,手头没有资料可查,再说课文印刷的也不很清楚,笔画怎样也看不出来。
(一会儿,一女生举手了)
师:你知道?你能不能到黑板上大大的写一个,并注上拼音?
(该女生上台,在黑板正中写了很大的一个“巉chán”字)
师:谢谢你,老师特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这个字的写法和读音的?
生:我查了字典。
师:很好,学习语文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同学们掌握这个“巉”字了吗?可要向她学习哦。
师(转身看黑板):这位女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老师不忍心檫去,可我要板书几个字,只好忍痛割爱了。(生大笑)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作者到底被什么所陶醉了?(教师板书:壶口 陶醉,不一会儿,有人举手发言)
男生1:我觉得作者是被壶口瀑布的声音、磅礴的气势陶醉了。课文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来。
男生2:老师,我补充一点,我认为还有被黄河漫长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所陶醉。
师:哦?你从那里获得的信息?
男生2:我是从第八段的“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这句话中看出来的。
师:有道理。还有谁想补充的?
女生2:我认为还有作者是被黄河的文化陶醉了。
师:说的真好,归纳大家的意见,作者是被黄河的气势、历史文化、内涵陶醉了。(教师板书:磅礴的气势,漫长的历史,丰富的内涵)
师:那么,从哪些语句中你看出了作者被陶醉了?
男生3:从第二段“大家的心也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眼神里迸射出来”可以看出。
男生4:从第三段“大家聚精会神,全不知何时云破日出,那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中可以看出。
师:主要是哪一个词?
男生4:“全不知”,因为他们聚精会神。
师:嗯,大家面对气吞山河的壮观景象完全忘我了。还有吗?
女生3:“我默立在瀑布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雨溅沫淋个痛快。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娇二气荡然无存。”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陶醉了。
师:“目瞪口呆”是一种什么样子?你能表演一下吗?(女生3不好意思地笑了)
男生5:我从课文最后一段“啊!壶口,我陶醉了”看出作者是被真正的陶醉了。(全班学生笑出了声,可能认为太简单了。)
师:你能把作者陶醉的感觉读出来吗?
(男生5读,由于速度较快,全班大笑)
师:我们似乎感觉不到“陶醉”,深情地来一遍如何?
男生5(动情地朗读):啊!壶口,我陶醉了。(全班响起了掌声)
师:真棒!
三、品味拓展
师:面对壶口,作者被陶醉了,难道他是第一次看到黄河吗?
生齐答:不是的。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齐答:第八段第一句。
师:作者每一次看到的黄河都一样吗?
生齐答: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
女生1:(深情地读)“在青海的约古宗列,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的河套,它是平静的一湾;在中游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东瀛入海口,它是平稳的漫流。”
师:(电击鼠标,出示该女生读的话)那么,在山西壶口,它是——?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填上一个短语,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小组间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小组间相互讨论,教师巡回并参与其中。)师: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
男生1:在山西壶口,它是激荡澎湃的……(他刚想说理由,有同学发出了嘘声)
师:他填的不对?
生纷纷说:“激荡澎湃的”不是偏正短语,这里应该填上偏正短语。
师:是的,我们仿写句子,一定要注意句子的结构样式。(对那男生)你能再试填一个吗?
男生1:(结结巴巴地)在山西壶口,它是澎湃的流水。
师:现在符合要求了。那么,老师想问你,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短语?
男生1:我是从第二段“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如土山飞崩,黄海倒倾,溅起水雾腾空,蒸云弥漫,恰似从水底冒出滚滚浓烟”这句话中感受到的。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澎湃”的气势?
男生1:雷霆万钧、土山飞崩、滚滚浓烟。
师:你能读出“雷霆万钧、土山飞崩”的澎湃气势吗?
(该生微笑着摇了摇头)
师:谁能试一试?
(一男生举手,并站起来大声地读了起来。由于激动,有几处打疙瘩,引起了大家的一阵哄笑。)
师(笑):尽管他读的不是很到位,但是鲁老师很佩服他的勇气,这种勇气也是黄河所具有的,他真不愧为黄河的子孙!(学生大笑)
师:还有填不同的短语的吗?
男生2:激荡的一丈。我是从第二段“水底悬流激荡,如开锅沸水,浪滚涡翻,泡沫簇拥”感受到的。
师:是啊,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关”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云烟迷漫,惊吓得也不敢飘然而过。由此可见瀑布之惊险、磅礴。接下去,请我们所有的男生来朗读课文第二段,力求读出磅礴的气势。
(全体男生齐声朗读后,教师提示有没有更有创意的短语。)
女生2:磅礴的一壶。
师:磅礴的一壶!多有创意!你的理由呢?
女生2:第八段“而在壶口看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还有第九段“壶口,天下第一壶”。
师:巨大的落差,到底有多大?
女生2:第六段告诉我们“黄河自秦晋峡谷北来,宽400米,来到这里骤然收缩,仅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流量收入。”
师:这一段,作者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壶口瀑布的成因和构造。
男生3:在山西壶口,它是幻化的彩虹。因为第三段写道“那升腾的水雾因阳光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鲸饮涧;有的横卧河土,如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像花团锦簇;有的断断续续,呈扑朔迷离。”作者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和形象美。
师:是的,这就是黄河的风采!黄河其声、其势、其景,壮、秀、奇,使人不能不为之陶醉。假如此时此刻,你正面对壶口,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擅长写作的同学请你仿照课文句式写几句,善于朗读的同学你想读课文中的哪几句,喜欢唱歌的同学你会想起哪些歌曲,爱好诗歌的同学你会朗诵哪首诗?给大家3分钟时间,好吗?
(点击鼠标,出示壶口瀑布画面,并配上黄河涛声。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在动笔写,有的在静静地思考。)
师:有没有选择朗读的?
女生3:我选读第八段。(深情并茂地朗读第八段,读完之后,全班鼓掌)
师:读的真好,同学们的掌声是给你最高的评价。(笑着)我问一下大家,她是不是咱们学校的节目主持人?(大家笑着摇头)下次推荐一下,肯定行!
师:还有别的选择的吗?
男生4:我选择朗诵诗歌,李白的《将进酒》。
师:李白的《将进酒》?我们知道李白是“诗仙”,他也是一个“酒鬼”,哦,(笑)说错了,“酒仙”,他是被黄河水灌醉的。好,你背背看。
男生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只有两句?那你知道这两句是在写什么吗?
男生4:写出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一去不复返的气概。
师:是的,黄河水不但灌醉了李白,还灌醉了无数的文人墨客,鲁老师在这里辑录了一些诗歌,不知大家是否了解。(点击鼠标,出示诗歌,请学生齐声朗读。)
师:有没有选择写的或是唱的?(师环视教室,没人举手)可能是因为怕羞或者是时间不够吧?昨天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也深深地被壶口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句感受,现在很乐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点击鼠标,出示文字,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像暴怒的雄狮抖动着满头发亮的鬃毛跃下这高耸的石壁;像不甘引颈就擒的战马,不屈地嘶叫着、狂跳着、抖动着,掀起遮目障眼的黄尘;像不愿俯首受缚的黄龙,激愤地怒吼着、伸缩着、摆动着,卷起遮天蔽日的黄云。)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鼓励。大家想想:作者之所以能把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表现的如此生动形象,你认为主要得益于什么?
男生5:在于作者的仔细观察。
女生4:得益于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
男生6:我认为主要是出于对黄河的热爱。
男生7:是因为他会享受语文(大家笑)
师(笑):现学现卖,你真聪明!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这对我们的写作很有启示。
四、探究主旨
师:作者在文中写道“在壶口看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又为什么说“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男生1:因为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是平面的黄河,而壶口是瀑布,所以说是“立体”的黄河。
师:哦!这一点,老师没有想到,你真会动脑筋!
男生2:因为在壶口他不但看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而且还感受到了黄河丰富的内涵。
师:你认为作者感受到黄河的哪些丰富内涵?
男生2:课文第五段写道“我忽然领悟到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这是因为黄河内在的精神给了他们灵感和勇气。
师:说得真不错。是啊,黄河的博大精深,它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宏气概,它那种“一年磨一针”的坚韧,就是我们的“民族魂”那!
师:那么,它漫长的历史又是如何理解?
女生1:从第七段《尚书?禹贡》和《水经注》的记载以及大禹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师:同学们都能结合课文来理解问题,很好!这就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有没有同学还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历史及文化的内容,能介绍吗?
男生3:黄河的酒文化,课文第九段有介绍。
男生4:戏曲文化,还有诗歌文化。
师:(看时间,快要下课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如果你感兴趣,星期天可以上网登陆“华夏经纬网”,一定会收获多多。
师(满怀激情地):粗犷、深厚、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古今文人和艺术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们的心声!作者活到五十岁,经过壶口瀑布的洗礼,领悟到黄河的气质,得到了它的真传,深深地陶醉了。黄河,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首激动人心的赞歌——《黄河颂》,希望从今天起,我们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子孙。(点击鼠标,出示字幕:黄河,中华民族的骄傲!背景音乐《黄河颂》起。
(下课铃声响了)
师:好,壶口旅游到此结束,老师布置今天的作业。(点击鼠标,出示作业:1.喜欢唱歌的同学课外去学唱《黄河大合唱》;2.喜欢诗歌的同学课外去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3.喜欢画画的同学发挥你的想象,用你的笔去描绘黄河。)下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