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也许——葬歌》教学设计2(第1课时)
作者:zhuzhaowandai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1-03


作者:zhuzhaowandai
作者EMAIL:11111111111@yahoo.com

课   题
也许
№1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闻一多及其创作主张
过程与方法
逐步了解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概况及创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德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内心对女儿的强烈的真挚的痛惜之情
教学难点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学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
课 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 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导入: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新月诗派,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新诗流派。 
 诵读本诗,品味诗情 
①读完此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②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由于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因此诗人以“也许”为题,想象中女儿死亡的事实,于是多次重复“也许”一词安慰自己,以寄托哀伤之情。 
③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选择可以表达作者对亡女怎样的情怀? 
参考:诗人蕴藏的激情如地下的岩浆,奔突翻涌,时刻准备喷发。然而,诗人却极力控制这种激情,使它深深包蕴在每一个词句中和每一组意象中,成为诗作内在的情感动力。作者并不愿接受女儿已死的事实,只当它是睡着了。
④作者在诗中有没有流露悲伤的感情?为什么? 
参考:诗中并没有直接流露出悲伤的感情。因为作者已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女儿的怜惜慈爱,所以诗中只流露诗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并没有让人直接感到内心中的悲伤哀痛之情。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也许
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课后记事
 
体味技巧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秋歌——给暖暖》《妈妈》练习题
《也许——葬歌》教案3
《也许——葬歌》ppt课件4
《也许——葬歌》赏析
闻一多《也许——葬歌》原文阅读及赏析
闻一多《也许》说课稿
《也许——葬歌》ppt课件3
《也许——葬歌》mp3音频朗读
《也许》ppt课件2
闻一多《也许——葬歌》仿写
诗歌作文:也许
闻一多《也许》ppt课件1
《也许——葬歌》教案2(第二课时)
《也许——葬歌》赏析
《也许——葬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