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金黄的稻束》赏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2-22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我是第一次读这首诗,也是第一次读郑敏的诗。初读第一遍时觉得写的很晦涩,不知道到底写的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她到底在歌颂什么,所以我又反复读了四五遍,才逐渐把握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即歌颂母爱的力量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的开篇便用“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天丰收的景况,继而用一“站”字将稻束立了起来;接下来用“疲倦的母亲”这一意象来做隐喻,把母亲比做金黄的稻束,二者在性质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歌颂她们的伟大与无私。另外,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接下来写到了收获日的满月,由“满月”来衬托人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苍茫辽阔的意境。但似乎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在描写环境,“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蕴涵其中。也许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吧。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出来。稻束在秋天的田里沉思,也就是母亲在沉思,她在沉思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却可以略窥一二。母亲在秋天里看见丰收后她的心已经满足了,她可以毫无怨言了。她用母爱换来了丰收。

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综合全篇,整篇诗都围绕“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展开,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体——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和母性的歌颂。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郑敏《金黄的稻束》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ppt课件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练习题
《金黄的稻束》mp3音频朗读
《金黄的稻束》导学案
《金黄的稻束》说课稿
《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2
《金黄的稻束》ppt课件4
《金黄的稻束》ppt课件3
《金黄的稻束》ppt课件2
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金黄的稻束》教案2
现代诗歌二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金黄的稻束》教案1
《大地的歌吟》(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边界遥望)教案1
《金黄的稻束》教案1
郑敏《金黄的稻束》原文阅读
《金黄的稻束》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