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6


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课堂实录
时间:5月13日上午第二节课
地点:甘泉中学高二(3)班
授课人:俞春霞
本课性质:全区公开课
本课实录如下:
一、导语: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我们知道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降低了。我们有些同学就此认为话题作文用不着审题了,但从这几次高三模考、我们的期中期末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审题解决的也不仅仅是切题的问题,它也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话题作文究竟怎样审题立意。
二、(打开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掌握话题作文审题的三个步骤
2、让学生了解掌握话题作文立意的三种方法
三、(继续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话题作文的构成,话题作文由四部分构成:
1、材料
2、话题
3、提示语
4、写作要求
师:下面我们由2002年高考作文题来具体地看看话题作文的构成
打出02年高考作文,提问:哪个同学能依据这个作文题具体说出话题作文的四个组成部分:
学生孙杰:
材料是: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提示语是: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话题是: “心灵的选择”
写作要求: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师:孙杰同学说的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还是以本题为例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审这题的,你的审题步骤和立意的方法。
让两位学生回答,老师综合并板书(顾丽  耿秋月说,老师板书)
审题步骤:
1、  通读材料知道材料大意
2、  看话题及材料的写作要求
立意方法:
抓关键  从小处着手
师:好,这是顾丽 耿秋月同学介绍的方法,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几个方法,首先我们来看审题的步骤,审题三个步骤:
进门:整体感知(材料、话题、写作要求)
 
登堂:辨明角度  抓关键
入室:挖掘立意
理论是空洞的,下面我们就以具体的例子来落实,我们先来看
一)、进门:整体感知(材料、话题、写作要求)
 
例1: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他们的父母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后来三个儿子都过得很好,衣食不愁。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
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审材料:
父母: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们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
三个残疾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
父母为残疾儿子择业: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
⑵审话题:话题:爱的智慧是一个偏正短语,其着重点在智慧上,范围不能超出的限制。二者之间又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爱得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⑶审要求
写作要求:三自
题目自拟:不要以话题作为题目:
1、不符合“自拟”的要求
2、题目范围太大,不容易着笔甚至会旁生枝节,鱼龙混杂
3、不能显示文章的个性
文体自定: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多描写性语句。
议论文:多理性分析。
不能写成“四不像”
字数要有800字。
例2:
小时候苏赫姆林斯基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
    终于,有一天,苏赫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了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了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一直念念不忘。
   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请以'善良'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审材料:孩子用石头向老板买东西
孩子的动机:想模仿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
老板的动作:犹豫了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
审话题:善良是一种传统美德,范围大。
写作要求:同上
 
例3: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早晨,一位幼儿园的四岁的小朋友摘下了一朵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小朋友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再把它送回来。”听了小朋友的话,校长……校长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朋友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常识;有的说,该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审材料:小朋友摘花,动机为了邻居生病的老奶奶
      校长采取什么方法
审话题:永不凋谢的玫瑰,具有比喻意。玫瑰代表了什么。爱。
审写作要求:同样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步骤——登堂:抓关键
关键句:
第1)     个材料:对子女光有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关键词:    理智
角度:重在理智 ,但要以爱为前提,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因爱而产生智慧,因智慧而爱得更深,更加体现爱的力量。
 
第2)     个材料: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关键词:善良  理解
角度:这种善良包含着对生命成长的积极的支持与鼓励。在这里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儿童动机的理解和支持。
3)、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朋友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常识;有的说,该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为什么会有这些争论:公共意识和爱心的矛盾。
角度:当公共意识与爱心发生矛盾时,爱心是第一位的,突出爱心。
四.立意的三种方法:
1、虚实法:虚题实写     实题虚升
有些话题是抽象的概念(虚)有些话题是具体的物象(实)
虚题实写: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方法添加成分、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
实题虚升:具体物象做话题,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必须上升为抽象的道理
 
2、点面法:缩小范围   以点写面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3、正反法:反弹琵琶
即,逆向思维
例1:
有这么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眼睛失明,一个天生驼背,一个天生跛脚。他们的父母让眼睛失明的学占卜,让天生驼背的搓麻绳,让天生跛脚的在家纺线织布。后来三个儿子都过得很好,衣食不愁。
三个儿子三个残疾,弄不好会成为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可作为父母,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没有把他们看成家庭的不幸破罐子破摔,更没有把他们当作负担累赘而鄙夷嫌弃;而是怀着深沉的爱心,把残疾儿子当作有特长的人来看待,理智地为他们计划深远,让他们各自干自己适合干的事情,从而使个个都能扬长避短,自食其力。
可见,对子女光有爱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理智。爱,需要智慧。
请以爱的智慧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立意:话题“爱的智慧”是抽象的,我们应该采取虚题实写,方法是添加话题的成分,如:爱子的理智性,或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另外话题范围很大,应以点来写面,以小见大。如家庭教育的理性。
例2:
小时候苏赫姆林斯基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
    终于,有一天,苏赫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了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了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一直念念不忘。
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请以'善良'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立意:同样,话题“善良”属抽象的范畴,应采取虚题实写。
方法添加成分,如写父辈的善良,商人的善良,教育者的善良等,或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来
以点写面:记叙文以一个动作、一句话或一件事等来表现。
议论文:以你对善良的一点两点认识进行理性地分析。
例3:
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真艳真美。早晨,一位幼儿园的四岁的小朋友摘下了一朵玫瑰。从容地往外走,恰好校长走来看见了,他很想知道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摘花,便亲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要摘花,能告诉我吗?'小朋友说:'我告诉邻居的老奶奶,学校里开了很美的玫瑰,奶奶很想看,可她病得很重,走不动,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后再把它送回来。”听了小朋友的话,校长……校长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教育小朋友不能损害公物;有的说,该教她一点植物学常识;有的说,该摘一朵玫瑰奖励她,因为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立意:
话题'永不凋谢的玫瑰”是一个具体的物象,写的时候应采取,实题虚升。玫瑰在这里既是一个实体的玫瑰,更是一个爱的代名词。将玫瑰上升到爱,再将这抽象的爱,虚题实写。方法添加成分。如:父爱 母爱 友爱
或者将“爱”具体落实到材料上,以点写面,以小见大。
如;
利用我们所讲的知识分析02年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审题:
1、             进门——整体感知
材料内容:登山者在暴风雪中面对一个冻得僵硬的人做出生死抉择,最终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话题:心灵的选择,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中心在“选择”,但是必须在限定词“心灵”的范围内。
写作要求:题目不要用“心灵的选择”,可以自己对话题的观点自拟题目。
        文体:选择擅长的文体,以记叙文、议论文为主。
        字数达标
2、登堂——辨明角度  抓关键:
关键句: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这句话告诉我们上面的材料的事情我们都能理解并感动,但我们并没有切实体验过。所以命题者用一个转折句告诉我们写作的范围,让我们写自己面临的心灵的选择,而不就材料论材料。
关键词:心灵(即内心、精神、思想等)
       选择(挑选)
立意:心灵的选择是抽象的,应虚题实写。如面对死亡的心灵选择      面对诱惑的心灵选择…
     或具体落实到材料上。
     以点写面:
总结:
布置课后作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太空一日》课堂教学实录
《太空一日》课堂实录
《时间的印记》课堂实录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写作《审题立意》公开课ppt课件
《最后一次讲演》课堂实录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堂实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堂实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课堂实录
《驱遣我们的想象》课堂实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4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审题立意》教案4
《背影》课堂实录3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节选)
《苏武传》课堂实录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实录
《美丽的颜色》课堂实录(获奖课例)
《五石之瓠》课堂实录
《一着惊海天》教学实录
《渡荆门送别》课堂实录
《杞人忧天》课堂实录
《穿井得一人》课堂实录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课堂实录(余映潮版)
《归园田居》(其一)课堂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5
《“飞天”凌空》教学实录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实录片段
《逢入京使》教学实录
《灯笼》教学实录片段
《灯笼》课堂教学实录
写作《审题立意》教案3
《过秦论》教学实录4
《回延安》课堂实录
《荆轲刺秦王》课堂实录3
写作《审题立意》ppt课件1
《写作——审题立意》教案2
写作《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