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话题作文指导 >>
话题作文审题“四推敲”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26


话题作文审题“四推敲”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纵使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必被打入“冷宫”。话题作文则淡化了审题。试题中一般没有那种弯弯绕、别别窍的迷惑、干扰因素,题意一般都是显豁的、直露的,而且,试题只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具体内容,考生写什么东西,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一般不受什么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这样,大多数考生再也不必为吃不透题意而焦急。审题难度的降低,目的是给考生搭建一个施展写作才华的舞台。

但是,话又说回来,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带上无形的“镣铐”去“跳舞”。

话题作文上的审题,主要应在四个方面进行仔细的推敲。

一、推敲材料

材料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推敲材料。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就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才切合材料的寓意,切合命题者的用意。200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的材料是: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个材料告诉人们,事物具有多面性,应全面地看问题;事物处在动与不动的对立统一之中,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事物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应保持并张扬个性。读懂了材料,明白了这样的中心,写作时才不至于走题。如果选择写议论文,在分析材料和话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应果断地确立主旨,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摆事实、讲道理。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就可以确立“灵动”“沉稳”“张扬个性”等中心思想,然后通过叙写故事、观照景物、回顾历史等手法,引出文章的中心。也可以写成杂感之类,漫谈“动”与“不动”的辨证关系,抒写自己的独特的感悟。全国卷作文的材料是: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很显然,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句子,好好揣摩它,才可能对材料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

二、推敲“提示”

这几年话题作文,都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来。

如2000年高考作文,在引出“话题”之前,有这样一段提示: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信息,如它提示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命题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如果要写成议论文的话,这个提示中的有关内容就可以成为文章的分论点。为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客观原因),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主观原因)。在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里,有这样两个分论点,完全能够把道理说得比较透彻了。再如,这个“提示”实际上还告诉我们,写关于这方面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

三、推敲“话题”

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一般说来,“话题”中总会出现一两个对理解题意有重要影响的字词,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如1999年高考试题,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这个话题中的“移植”、“记忆”等词语是需要我们认真琢磨的。在当年的高考中,就有不少考生将“移植”与“恢复”混为一谈,将“记忆”与“身份”“地位”“品格”“相貌”等瞎牵扯起来。2001年高考题,有不少考生对“诚信”一词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把“诚”理解为“诚恳”,把“信”理解为“自信”、“信仰”,这就搞错了。“诚信”一词只能理解为“诚实守信”。另一些考生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虽未出大错,但也只能视为勉强切合题意。2002年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是一个偏正短语,定语“心灵”缩小了“选择”的外延,丰富深化了“选择”的内涵,“心灵”的内涵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故“心灵的选择”实际上是指“内心、精神、思想上的选择”,排除了物质上的选择,同时要写出人物内心灵魂的大碰撞。2003年高考作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明明是关系型的题目,但是就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写作时,撂下“对事物的认知”,仅紧揪着“感情亲疏”,大谈特谈什么“与邻为善”“好心得好报”。2004年高考全国卷(山东等地用)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全国卷(吉林等地用)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全国卷(广西等地用)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全国卷(宁夏等地用)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浙江卷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广东卷话题“语言与沟通”、江苏卷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等,也是关系型的作文,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也会顾此失彼,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四、推敲“注意”

在引出话题之后,都有一个“注意”(有时写作“要求”),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这些内容我们自然不能忽视。

如1998年的试题要求考生“举出自己心理承受方面的实例”,那么你就一定要联系自己来写。又如2000年高考的试题,“注意”中说: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如果你仅仅抱住“四个图形”不放,或者以图形类比不同性格的人,或者以图形类比国家与民族,甚或只是对原来材料进行简单地扩写,都是不切合题意的。江苏省有一考生的作文《图形人生》,就是由四个图形联想到四类人,说什么圆形代表“滑头滑脑”之人,三角形“代表削尖了脑袋钻的人”,半圆形“代表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生踏实做人的人”,第四种图形“代表了那种令人捉摸不透的人”,不但联想本身较牵强,而且其内容“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相背离,严重跑题,难怪该文判为不及格。近几年在写作字数上都有“不得少于800字”的要求,那么写作时就不能少于800字,低于800字就要扣分。“不得抄袭”,则是要求考生写作时引述材料要特别小心,不可去“穿靴戴帽”进行套作,更不可完整地搬用别人的文章。

总之,话题作文虽然淡化了审题,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是不要审题。我们写作时,一定要绷紧心弦,认真揣摩题意,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掉以轻心。

编辑短评:本文“四推敲”是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视野开阔,开合得当。文章的价值不只是文章学、写作学的,更重要的是对高考作文教学的启示,可以学后即用。(刘真福)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几个小方法
话题作文指导(22页)
话题作文如何拟题
画好“凤头”——话题作文开头七法
话题作文入门讲解ppt课件
初中作文话题指引与材料精粹
话题作文话教法
话题作文写法ppt课件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立意ppt课件
话题作文快速命题ppt课件
话题作文指导ppt课件
话题作文的拟题指导
话题作文的指导--紧扣话题的方法ppt课件
怎样写话题作文(2)
“环境保护”话题作文范文(3篇)
准确审题立意,写好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拟题的四个“五”标准
最新十大类八十一篇话题作文经典构思示例
让读者对文章一见钟情——话题作文开头的方法
话题作文几种高效法
文采飞扬是语言,点子窍门不可少——话题作文语言创新方法
话题作文的题记用语集锦
话题作文构思指导教学案例
“阳光”话题作文思路点拨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例谈
话题作文练习
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
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五莲县洪凝初中话题作文训练题选
话题作文写作指南
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感动”话题作文教学实录
如何写比喻性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最新考题设计
话题作文等级训练
话题作文立意思维训练
话题作文写作的几个误区
话题作文审题指导精选(14篇)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话题作文训练(例文3篇)
话题作文题目汇编
话题作文训练一例
话题作文布局技巧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