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灯下漫笔》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0


灯下漫笔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阅读课文,回答下边的问题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2.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这一个小玩艺”是指什么?)
   
   3.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联系课文和你的现有知识,说说你对“‘人’的价格”的理解。)
   
   4.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这里所说的“奴隶规则”是什么?)
   
   5.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你认为“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二、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赝(yàn)品 奴婢(bì) 要挟(xiá) 难(nàn)兄难弟
   
   B.蓄(xù)牧 忤(chàn)悔 讣fù)告 鞭辟(pì)入里
   
   C.庇(bì)护 翰(wò)旋 媲(pì)美 万乘 (chéng)之君
   
   D.聒(guā)噪 婆娑(suō)
   
   骈(pián)体文莘莘(shēn)学子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雷坠 嗜好 兑现 沉垫垫
   
   B.勒令 编纂 杀掠 心悦成服
   
   C.妇孺 国粹 胪欢 莫名其妙
   
   D.漫不经心 残羹冷灸 荒诞不经 雷霆万钧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订得再_________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_________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4.表达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B.她的遗物,遗言无不渗透了对中国的深情。
   
   C.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呢?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5.品味下边的语句,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②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凡物有三态,思想也有三态。
   
   气体的思想是风。它是人脑中自由的过客,它自由地来而且自由地去,不着一点痕迹,也不留一点痕迹。
   
   固体的思想是石头,它在人脑中建筑堂堂的金字塔,堂堂地积蓄着和保护着几千年的尸体。
   
   惟有液体的思想在人脑中开辟有定而又无定的河流。它是运转不息,万古常新的,从它的不舍昼夜奔驶中,人是不能和它有两度相识的,所以流水不腐;它的运转是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方向的,它永远向前看,永远冲决罗网和荡涤污秽,所以流水无情。
   
   东方的哲人说:智者乐水。西方的哲人说:水生万物。水乎,水乎!既然人类也是你的婴儿,就让人人常能沐浴在你的怀抱中,从你的乳房吸取无穷的睿智吧!
   
   1.对“气体的思想”、“固体的思想”的含义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体的思想”指偶然产生又迅速消失的不成熟的思想;“固体的思想”指实实在在的,有坚实基础但却过了时的思想。
   
   B.“气体的思想”指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固体的思想”指实实在在的,有坚定基础但却过了时的思想。
   
   C.“气体的思想”指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固体的思想”指僵化,陈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
   
   D.“气体的思想”指偶然产生又迅速消失的不成熟的思想;“固体的思想”指僵化、陈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
   
   2.对“液体的思想”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液体的思想”指不断变化的、发展的思想。
   
   B.“液体的思想”指不受约束的、自由的思想。
   
   C.“液体的思想”指强大有力、具有无限前途的思想。
   
   D.“液体的思想”指革命的、创新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
   
   3.下面是对文中几个词语的解释,选出不正确的项是( )
   
   A.两个加点的“堂堂”词义不同,第一个“堂堂”是(建筑物)高大,壮丽的意思,作定语;第二个“堂堂”作状语,是冠冕堂皇的意思。
   
   B.“有定”是指有规律的,有方向的,适应潮流的;“无定”是指思想不受束缚、常新、不固定。
   
   C.“流水不腐”指思想已跟上潮流,永不陈旧,永不僵化。
   
   D.“流水无情”指思想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这篇文章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给文章选个合适的标题( )
   
   A.思想之态 B.三种思想 C.思想 D.思想要常新
   
   
   
   【学科渗透训练】
   
   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 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
   
   问:“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含义是:
   
   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已经接收到讯号使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已经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课文难题点拨】
   
   习题二
   
   一、本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进一步理解本文融情入理的艺术特色。课文基本内容 的叙述依照课文结构来展开,组织语言可参考课本原文,亦可自行组织。感情基调,则须从作者对封建暴君和封建暴政、对老百姓命运和遭遇两个方面概括。
   
   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和难点句,从而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要联系作者思想、课文主题和上下文进行解题。
   
   1.“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2.“这一个小玩艺”是指“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陷入“一治一乱”的循环怪圈之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3.“‘人’的价格”的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做主的梦想。
   
   4.“奴隶规则”是指“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总之,是“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娃,——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并且“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不受“意外的灾殃”。
   
   5.“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来临的时代。
   
   三、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情感化的议论这一艺术特色。抓住各小题中关键词语,先体会感情,再说出思想。
   
   1.作者这段话是通过打比方,愤怒抨击封建暴政,暴露国民的奴性人格,讽刺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就是一个百姓“略等于牛马”的时代,至多是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关键词语是“羡慕”“叹息”“心悦诚服”“恭颂”。
   
   2.揭示老百姓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关键词语是“中立”“属于”“杀掠”“希望”“决定”。
   
   3.揭露当时的现实,仍是强盗官兵交互为祸的时代,老百姓仍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境地。关键词语是“莫名其妙”“迁”“避”“比较的‘稳’”。
   
   四、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体会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学会思考问题。既可以同意这种观点,从现实和历史中寻找论据支持这一观点,也可以反对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见课本难题提示
   
   二、基础知识检测 1.B 2.C 3.C 4.B 5.见课本难题解答
   
   【创新能力训练】
   
   1.C 2.D 3.D 4.反对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幻想,反对僵化、保守,赞扬符合潮流 的、先进的革命思想,赞扬开拓、创新,写法上通篇用比喻论证。 5.A
   
   【学科渗透训练】 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灯下漫笔》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灯下漫笔》学案2
《灯下漫笔》导学案
《灯下漫笔》ppt课件(42页)
鲁迅《灯下漫笔》原文全文阅读
《灯下漫笔》教学反思
《灯下漫笔》ppt课件7
《灯下漫笔》ppt课件6
《灯下漫笔》课堂实录
《灯下漫笔》教案10
《灯下漫笔》教案9
《灯下漫笔》教案8
《灯下漫笔》教案7
《灯下漫笔》教案6
《灯下漫笔》教案5
《灯下漫笔》教案4
《灯下漫笔》教案3
《灯下漫笔》阅读练习
《灯下漫笔》mp3音频课文朗读
《灯下漫笔》巩固练习
《灯下漫笔》同步训练
《灯下漫笔》强化练习题
《灯下漫笔(节选)》中的情与理
我以我血荐轩辕——《灯下漫笔》备课札记
《灯下漫笔》ppt课件5
《灯下漫笔》ppt课件4
《灯下漫笔》课后练习
《灯下漫笔》ppt课件3
《灯下漫笔》说课稿1
《灯下漫笔》ppt课件2
《灯下漫笔》ppt课件1
《灯下漫笔》教案2
《灯下漫笔》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