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3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倩(  )影  拊(  )掌  xiˆ(  )渎  模(  )仿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
扑朔迷离:
⑵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叹为观止矣。
叹为观止:
⑶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焚琴煮鹤:
⑷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
拊掌:
3、《蒙娜丽莎》是 国艺术大师 的名画。
4、按原文填空。
⑴正是这种(     )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     ),浑然忘我。
⑵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     )矣。
5、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什么?


6、列文斯通对蒙娜丽莎微笑是如何解释的?


第二部分:
(一)
至此,有人会说:“让蒙娜丽莎微笑的朦胧美和神秘美流传百世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得要去解密呢?科学家真是无事忙。就算你解对了,将旷世奇美归结成眼球的转动、视线的游移、脑电波的闪烁,还有什么电脑图像处理等等,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之杰作,岂不大煞风景?达•芬奇在天之灵闻之,当跌足长叹曰:焚琴煮鹤,莫此为甚!”
另一些人会说:“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是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曰: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孰是孰非?惟有去问达•芬奇本人了。无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一班后生在揣摩。
7、文段有哪两种不同的看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8、文段使用了一些文言句子,试举一例。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9、“无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一班后生在揣摩”一句中引号作用为 ,单引号里的内容出自      朝诗人崔颢的 。
10、“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渎艺术大师之杰作,岂不大煞风景了?”这句的修辞为 ,把它改为陈述句为 。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二)
军衣纽扣失踪之谜
1867年冬,俄国彼得堡军需部开仓库发放冬装。奇怪的是,这次发放的军大衣全都没有扣子,官兵们对此十分不满,此事一直闹到沙皇那里。沙皇听了大臣的报告,大发雷霆,要严厉处罚负责监制军装的官吏。军需大臣恳求宽限几天,以便对此事进行调查。
这位大臣到军装仓库查看,他翻遍了整个仓库,竟没有一件大衣上有扣子。负责仓库保管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这些军装入库时,都钉有扣子,扣子是不可能丢的。那么,这数以万计的扣子究竟哪里去了呢?
军需大臣请了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当科学家得知这些军装上的扣子全是用金属锡制造的时候,他沉思一会说:“扣子失踪的原因, 。”但在现场的所有军官都不相信科学家的这个解释。于是,科学家拿了一把锡壶放到花园的一个石凳子上。几天以后,科学家请大臣等一起到花园去看,“锡壶”仍放在原处,看上去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当他们上前用手指一碰时,奇迹发生了,锡壶变成了粉末。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忙问科学家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锡具有两种不同的物理性质。当环境温度在-13.2℃以下时,其结构改变,体积增加20%左右,锡就变成了一种灰色粉末;到了-33℃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那年冬天,俄国彼得堡地区的气温下降到-33℃以下,所以银光闪闪的锡扣不见了,只有在钉纽扣的地方留下一小撮灰色的粉末。
无独有偶。一些多次去南极探险的科学家们曾找到了一些若干年前在南极牺牲的探险家们的尸体。他们是被暴风雪困在帐篷里冻饿交加而死的,奇怪的是帐篷里有充足的食物,只是装燃料的油桶是空的。科学家们经过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油桶是用锡焊接的,在低温下,锡变成了粉末,使燃油全部漏光。当疲惫不堪的探险队员回到基地帐篷中时,因为没有燃料取暖,而食物又冻得像岩石般坚硬,在这种情况下,探险家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那里等待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了。
11.根据后文内容,在第三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12.用简洁语言概括“若干年前”“探险家们”“在南极牺牲”的原因。

13.说明文中的记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记叙,它一般采用概述的方式,而本文中的故事却叙述得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14.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由于条件、环境的变化,也会经常发生一些诸如“军衣钮扣失踪”之类(或类似、近似)的事件,你能举出一两例吗?


15.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文中集中介绍科学道理的段落是第四段,它通过介绍锡的不同的物理性质,具体阐释了军衣纽扣失踪之谜。
B、文中第五段再举探险家们在南极牺牲的事例,使所介绍的科学道理更明确、更具体,也更能吸引读者进行阅读。
C.科学家帮助军需大臣破了纽扣失踪之案,免去了监制军装的官吏的“罪行”,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科学的威力和重要。
D.本文写作目的是解说锡在低温下变成灰色粉末的科学道理,而行文却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且标题定作“军衣钮扣失踪之谜”,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漏洞较多,应作大修改。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答案
1、略 2、略 3、法、达•芬奇 4、扑朔迷离、浮想联翩、叹为观止 5、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 6、是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 7、略 8、使文章生动有趣,充满文学性。 9、引用、唐、《黄鹤楼》 10、反问;以这些世俗之物来亵读艺术师之杰作,实为大煞风景。不好,因为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 11.示例:是由于天气奇冷,锡扣子变成粉末脱掉了。(扣住“天气奇冷”、“锡扣子变成粉末”作答即可) 12.由于装燃料的油桶用锡焊接,在南极低温下,锡变成粉末,燃料全部漏光,食物无法解冻,探险家们终被饿死。 13.本文将科学道理的阐释寓于具体的故事叙述中,既让说明有了依托,更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味。 14.示例:①一些家庭的木门在冬、夏两季不容易闩上(热胀冷缩);②冬天自来水管易破裂(水结成冰,体积增大)。 15.D(提示:这是本文写作的特色,将说明寓于具体、完整的叙述之中,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说明变得有趣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说课稿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导学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阅读练习及答案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ppt课件4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ppt课件3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ppt课件2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尼斯湖怪被抓住啦?》《写在雪地上的书》教案及练习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课后测试题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案2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ppt课件1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设计
《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教学参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