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勾践灭吴》说课稿(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8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篇目是《勾践灭吴》,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第二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包括古诗文词曲小说等在内)占了1/2的篇目,这篇文章上成功与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能否学好后面的文言文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就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考纲的要求如下: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包括1.理解[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20个:而何 乎 乃 其 且 然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与 则 者 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被、宾前、省略、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①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①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3大块9个考点,覆盖了大纲的要求。
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考纲及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教    具: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我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
根据教参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诵读、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诵读为主。
二、教学过程设计说时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1、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入如下:
①     投影几则小资料后说:
一些媒体报道了复制珍贵文物越王勾践剑2500把,限量发行的消息。孰料一剑挑起千层浪,围绕能否“克隆”等问题,各方人士“舌战”正酣。
②我然后问:为什么“一剑挑起千层浪”?
③ 引出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投影、简单解释)
2、接着投影、解说时代背景(5′)
这里主要讲清楚吴越两国不共戴天的关系。
 
接着投影、解说《国语》(2′)
这里主要讲清楚《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掌握第一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掌握第二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这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理清思路,多次大声诵读,培养语感,自然成诵。
  第一步: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11′)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第二步:讲读第一部分(10′)
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把一些疑难词句投影出来并作解析: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
第三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理清第一部分的思路,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此,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点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鉴赏的切入点和方法,逐步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10′) 
讨论: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  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我认为,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探究下文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第四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4′)
1、  完成练习二
2、  补充练习(按今年高考题型编,印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讲评第一节课布置的练习。了解学生掌握第一节课知识的情况。(2′)
第二步:讲读第二部分并进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5′)
疑难字词句疏通(投影)
第三步:讨论(投影) (10′)
1、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第1题是基础,是对知识进行筛选的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是基础,是对知识进行筛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第四步:理清文章思路,方法同第一部分。(6′)
第五步:讲读第三部分,落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在此主要体现以学生诵读为主体,理清思路为主线的原则。(10′)
  第六步:总结全文(投影) (12′)
1. 讨论: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这个题是落实教学重点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我在此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张扬个性,在讨论中渗透了德育。
2. (投影)本课文言文知识归类表。
3. 发课外练习。通过课外训练,巩固这篇文章所学过的知识。
三、课后的回顾与反思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勾践灭吴》教案7
《勾践灭吴》知识点梳理
《勾践灭吴》通假字
《勾践灭吴》原文和译文
《勾践灭吴》ppt课件8
《勾践灭吴》阅读练习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2)
《勾践灭吴》强化练习(1)
《勾践灭吴》基础练习
《勾践灭吴》测试题
《勾践灭吴》同步训练
《勾践灭吴》说课稿(二)
《勾践灭吴》mp3音频课文朗读
《勾践灭吴》同步达纲练习
《勾践灭吴》ppt课件7
《勾践灭吴》ppt课件6
《勾践灭吴》ppt课件5
《勾践灭吴》ppt课件4
《勾践灭吴》ppt课件3
《勾践灭吴》MP3音频
《勾践灭吴》ppt课件2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
《勾践灭吴》ppt课件1
《勾践灭吴》的相关历史资料
历史揭密:有无沉鱼落雁的西施其人及其归宿如何?
《勾践灭吴》赏析
《勾践灭吴》课堂实录(节选)
《勾践灭吴》教案6
《勾践灭吴》教案5
《勾践灭吴》教案4
《勾践灭吴》教案3
《勾践灭吴》教案2
《勾践灭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