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山行》相关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14


 (一)范仲淹《渔家傲》简析

  这首词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时写下的。它描写了边塞的萧瑟风光和艰苦生活,表现了将士久戍思乡与功业未成、欲归不得的矛盾和痛苦。上片以写景为主,着重刻画塞下秋来荒凉雄壮的景象,景中寓情。“塞下”句总写边塞秋天风景之“异”,“异”字统领并笼罩全篇。底下具体渲染“异”:大雁尚且不愿留在寒冷荒僻的边塞,何况人呢?大雁尚能扬长而去,人却不能。把雁人格化,借物情衬托人的感情。边声、角声写所闻之异,以声写情,凄凉悲壮。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则为黄昏所见之异,景物中同样寄寓着悲壮而又苍凉的情怀。下片以抒情为主,又以景渲染情。“浊酒”二句抒发将士忧国思乡的情怀。说酒既劣又少,显见生活寂寥,乡愁难遣;说家乡遥远,又见归思深切,回乡困难重重。而欲归不得的苦闷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功业未就,这又流露出将士守土有责的壮烈情怀。“羌管”句转写夜景。羌笛幽怨的曲调加重了乡愁,遍地繁霜的苦寒令人难以入眠。结尾又转为抒情。“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沉重心情的形象表现。情景相生、相融是这首词突出的特色。“衡阳雁去”,引发出“万里”乡愁。“四面边声”、悠悠“羌管”、满地繁“霜”与“人不寐”互为表里。荒凉冷落的景象涂抹着凄凉孤寂的主观感情色彩。“千嶂里”“孤城闭”是引发“燕然未勒”的感叹的缘由。边塞苦寒、久戍思乡与壮志未酬、御敌守土有责的矛盾是情与志的矛盾,矛盾的两方面相交织,表现得跌宕起伏。忍受着浓重乡愁的折磨,坚持守边报国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首词也因之成为壮词;然而“归无计”的现实又使思归之情无计可消除,因此词情又在激越中透出悲凉。


  (二)范仲淹《苏幕遮》简析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写旅思乡愁。邹祗谟云:“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苏幕遮》一调,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远志斋词衷》)上片写游子在途中登楼望远所见景象。写景颇能捕捉独到的感受,突出秋色之美。通常写思乡,大都借萧瑟的秋景作映衬,范仲淹偏专注于天高气清、秋色明净碧翠的特点,表现其绚丽爽朗的色调。碧天、白云相映,碧天、黄叶相衬,主色调是“碧”;水天相接,一派翠碧;以绿波为背景,淡白色的炊烟散去,也溶进了翠色之中;无边的芳草更是绿向天涯。境界之清澄空灵,画笔独到。画面空阔又层次分明:前二句自上至下,中二句由近及远,后三句先是上下远近合一,又伸向无穷的远方。后三句还借景托情,夕阳映山,远处天接水,水连天,芳草延伸到比夕阳更遥远的天涯,以翻进的手法暗寓故乡在芳草尽头,夕阳尚可望见,故乡却遥不可及之意。无边芳草触动无穷的别愁离恨,故曰“芳草无情”。可想见游子对景怀思的情状,为下片抒情作了很自然的过渡。下片抒写怀远思乡情怀,层层展开,婉转缠绵。前二句正面点明客中乡愁之深。三四句说只有“好梦”才能使自己得到安慰,从反面着笔,更见思乡之苦。“明月”句为情中之景,也点明上片之景为倚楼所见。正倚楼远望又说“休独倚”,这是从现实中得到的教训:望而不见,只能徒增痛苦!那又作一转折:“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结果是愁更愁。造语也新鲜感人,下片直抒胸臆,却逐层翻进,益显柔婉缠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案1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赠刘景文》说课稿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课堂实录
三年级上《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ppt课件(41页)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ppt课件1
张旭《山行留客》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思维导图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梳理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知识点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练习题
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ppt课件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教案1
《游山西村》《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
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案1
三年级上《山行》flash课件1
《鲁山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
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
杜牧《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陕西省中考)
项斯《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江西省中考题)
《浣溪沙》《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6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5
三年级上《山行》教学设计4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3
三年级上《山行》教学设计2
三年级上《山行》教案1
《鲁山山行》阅读练习(2016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3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1
梅尧臣《鲁山山行》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ppt课件1
《赠刘景文》mp3音频朗读
《山行》ppt课件(30页)
《鲁山山行》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