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鲁迅《秋夜》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8


秋夜    鲁迅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秋夜》是____散文诗集____的第一篇,发表于
____年。
    2.《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
也是枣树出自(    )
    A.《秋夜》      B.《春末闲谈》
    C.《雨前》      D.《风景谈》
    2.《秋夜》的体裁是(    )
    A.散文      B.自由体诗
    C.散文诗    D.杂文

三.双项选择题
    1.散文诗《秋夜》中,象征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景物有(    )
    A.小的粉红花    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    D.夜游的恶鸟
    E.小青虫
    2.《秋夜》中,寄寓着作者情操的景物有(    )
    A.小的粉红花    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  D.窘得发白的月亮
    E.夜游的恶鸟

四.多项选择题
    1、《秋夜》中所创造的一组象征性形象包括(    )
    A.天空    B.枣树
    C.蜜蜂    D.小的粉红花
    2.《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是(
    A.奇怪而高的天空”    B.小青虫
    C.小的粉红花    D.窘得发白的月亮
    E.夜游的恶鸟
    3.《秋夜》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是(    )
    A.小青虫    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    D.小的粉红花
    E.窘得发白的月亮
    4.《秋夜》中作者寄寓在象征物上面的思想感情是(
    A.枣树:对韧性战斗精神的赞颂    ·
    B.小青虫:对不自量力,自投罗网者的讽刺
    C.夜空:对黑暗统治者的憎恶
    D.月亮:对追求光明而不得者的怜悯
    E.小粉红花: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

五、判断题
    1.鲁迅写作《秋夜》时,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
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    (    )
    2.《秋夜》中的“枣树”形象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
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    )
    3.鲁迅是在上海写成《秋夜》的。(    )

六、简答题
  1.简述《秋夜》的时代背景。
  2.简析鲁迅《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3.简述《秋夜》中“枣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野草》    1924
    2.象征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三.双项选择题
    1.C,D  2.A,B

四.多项选择题
    1.A,B,D,E    2.A,D,E    3.A,B,D
    4.A,C,E

五.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六、简答题
    1.《秋夜》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写于“五四”退
潮后的苦闷彷徨期。鲁迅的苦闷彷徨是他秉承“五四”新文化精
神在进取搏击途中难于避免的,他以求索而产生的苦闷,战斗而
引来的彷徨酿就了《野草》。《野草》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
色小花,”证明封建军阀统治着的黑暗年代,仍然有生命存在,
这顽强的生命之花不是为着粉饰鬼蜮世界,而是为着“与黑暗捣
乱。”《秋夜》作为《野草》的开卷之作,即表现了顽强开放于地
狱边沿的生命之花的精神品格。
    2.这篇作品写秋夜后园和室外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
然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
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
    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天空奇怪而高,眯着冷眼,将繁
霜洒在园中的野花草上;小粉红花在夜气的侵袭下瑟缩发抖,做
着春天的梦,对未来抱有希望;枣树则饱经沧桑,知晓季节变化
的规律,因而不受任何蛊惑,以直而长的枝干直刺天空,一意要
判它的死命;小青虫则不惜牺牲生命去扑火,被誉为“苍翠精致
的英雄”……通过这些形象,作品传达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
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者的同情,对追求光明的幼小
者的赞美。尤其是枣树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不克
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斗者的肯
定,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作品情景交融,诗意浓郁。象征
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境界幽深,寓意深远的特点。
    3.枣树形象是作者心灵的对应物,寄寓着精神界战士的品
格。敌视枣树的夜空,其威枚摧折着一切生命的存在,要使秋夜
成为一个生命荒芜的冷酷世界。在这世界里满是蜷伏着怯弱的生
命,惟有枣树是敢于与夜空相搏的孤独的战士。他不畏惧造物主
的权威,尽管“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仍然抖擞精神向黑暗进
击。枣树饱经历史的风霜雨雪,有着十分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冷静地认识到“春后还是秋”,只要黑暗的造物主存在一天,
春天就不会久长。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赋予他非凡的韧性战斗精
神。枣树的锲而不舍的战斗,将一切现存秩序的维护者搅得不得
安宁,使为繁霜封锁着的秋夜,毫无生命脉息的地狱终将要换个
样子了。总括来说,枣树形象既象征着一个韧性战斗者,又张扬
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从而体现作者的自我思想和性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五年级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4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ppt课件2
《水调歌头》《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理解性默写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漳州市质检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泉州市质检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音频朗读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ppt课件1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pt课件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ppt课件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反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课堂实录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1
微型小说两篇《英雄》《秋夜》课后练习
微型小说两篇《英雄》《秋夜》教案1
张仲素《秋夜曲》赏析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mp3音频朗读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原文和翻译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赏析
朱淑真《秋夜》赏读
《秋夜》练习题
《秋夜》ppt课件3
鲁迅《秋夜》ppt课件2
鲁迅《秋夜》原文阅读
鲁迅《秋夜》赏析
鲁迅《秋夜》ppt课件1
鲁迅《秋夜》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