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单元练习 >>
头桥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8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卷选择题(共14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jìn)A,也印(yìn)B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yì)C,拾(shè)D级而上)。    ——摘自《鼎湖山听泉》。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吗?
B.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C.“随州是神农故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创业的理想之地。”叶总在随州市2004年十大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上动情地说。
D.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B、那是一张两人的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家电商场以优质的商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赢得了       的信誉。
②对于“一宫两陵”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倍加       。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60年了,这场       令人无法忘却。
A.美好  爱护  灾害         B.良好  爱护  灾难
C.良好  看护  灾难         D.美好  看护  灾害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36分)
一、            积累运用(21分)
7、根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
温泉从石室的一个暗(qú)     里流出,形成一条溪(jiàn)        ,流向填充前的一片平滩,((guàn)     溉着几十亩稻田。    (选自《温泉》)
8、默写(8分)
(1)写一句你喜欢的谚语(与下文不雷同)               ,                     
(2)黄河远上白云间,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各写一句含有四季或四季景物的诗句
春                              ;    夏                          ;
秋                              ;    冬                          
9、语文专题学习(6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
(1)气象变化万千,请根据自己的诗句积累,写出一句气象变化反常的诗句“                                                      ”(2分)
(2)读完《看云识天气》后,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上有霞,会说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出现彩虹,人们常说                            (4分)
10、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请选择其中一则作简单的分析。(4分)
  (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艾淋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皮肤。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
塞下曲
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2分)
                                                                      
12、赏析3—4句的妙处(2分)
                                                                      
(二)课内文章(1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完成13—16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 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3.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6分)
                                                                           
                                                                          
                                                                           
 14.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3分)
                                                                             
 15.请用横线在语段中画出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2分)
                                                                        
16.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40字左右)  (3分)
                                                                             
                                                                         
  
(三)课外文章阅读,完成17---24题(24分)
狼虎谷是个可怕的地名,可它却是泰山东麓、莱芜西南一块美丽的谷地,现在是莱芜市圣井乡的祥沟村。海拔600多米的草谷顶、虎山和像旗杆一样矗起的旗山,从东南、南、西三面环绕着这块谷地,一条季节河从中流过。古代这里是森林,有虎狼活动,故称狼虎谷。公元884年6月17日,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于此地,被统治者的虎狼吞噬,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狼虎谷从此载入史册,声名远播。
历时10年、转战半个中国、一度占领长安城的黄巢起义军,是在粮食匮乏、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一路退到狼虎谷的。最盛时百万大军,到这里只剩下亲故数人。面对追兵,黄巢知道大势已去。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想讨伐奸臣贼子未成而失败。我自杀后你可取我的首级献给朝廷,或许他们会饶你一命。”他壮烈地自刎,林言割下他的头颅,又残忍地杀了其他几位亲属,妄想用亲属的头颅向敌人乞命,可是,刽子手没有开恩,立斩林言的头,将他和黄巢的头一起献给了朝廷。(    )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   )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这悲壮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狼虎谷。村头一棵高大的三人合抱的唐代槐树,据说是黄巢拴马处,黄巢就在树下自杀。一千一百多年来,人民一直把这棵浸润了黄巢鲜血的槐树视为神树,没人砍伐它,孩子也不爬树,连赶集的人摆摊都离它一段路。无限的精神力量保护了这棵树,连大炼钢铁时都没被砍掉。一千多年来它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英雄的鲜血,滋润了唐槐的千年生机。
当地农民直到今天还记住黄巢自杀前为百姓做的一件好事。发间留下这样一个传说:黄巢看见一老妪在舀水喝,心中不忍,上前一步,用手中长枪在河岸旁边连捣了三个洞,清泉立即汩汩地流淌出来。这传说中的“一步三井”今天还在。这显然是为覆土遮盖的三个天然泉眼,被关心人民疾苦的黄巢用枪捣通了。想当年,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时,曾对欢迎的百姓说:“黄巢起兵,本为百姓,不像李姓皇朝不爱你们。汝曹但安无恐。”狼虎谷的“一步三井”,铭记着黄巢义军“本为百姓”的一贯主张。民间传说,包含着历史真实的颗粒。
当地农民告诉我,每当朔风四起,狼虎谷就回旋着呼啸的大音响。村头的那棵唐槐的摇曳声,初淅沥似飒飒,忽奔腾而澎湃,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如金铁皆鸣,。这是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它倾诉农民的苦难、反抗和失败的教训,也铭记着人民的业绩。同行的山东大学孟祥才教授对我说:“黄巢是我们山东的一条好汉。”黄巢起事于山东(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最后又壮烈牺牲在自己的故乡。他反抗到底,始终没有投降。统治者曾把狼虎谷的这个小村庄命名为“降寇村”。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    )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汽车远离了狼虎谷的群山,我依然能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
17、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4分)
①亲故:                          
②汝曹:                         
18、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①(    )是英雄黄巢还是叛徒林言,(   )错误地估计了统治者的残忍。
②可人民群众不答应,把它改为“祥沟村”,(    )英雄黄巢壮烈牺牲在这里。
19、“祥沟村”史称狼虎谷并被载入史册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为什么一千多年来的唐槐始终郁郁葱葱,生机盎然?(3分)
                                                                     
21、从什么事例可看出黄巢起义军“本为百姓”?(3分)
                                                                         
22、作者所说的狼虎谷的回声包括哪几种声音?(3分)
                                                                       
23、文章末尾说,“我依然听到狼虎谷的历史回声”,其中的“历史回声”包含哪些内容?(3分)
                                                                      
24、下面这首诗是黄巢的《题菊花》,请回答诗中包含了黄巢的什么思想?(3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25—27题(13分)
荀巨伯探病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④。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⑤曰:“我辈⑥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①荀巨伯:人名。   ②值:适逢。 ③胡贼:胡人。贼,强盗,对入侵者的贬称。
④郡:城。  ⑤相谓:互相说话,即对同伙说。 ⑥我辈:我们 ⑦班军:调回出去打仗的军队。此处指撤回部队。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①子可去             子:                 
②败义以求生         败:                 
③贼既至             既:                 
26、选出下列“以”字的正确答案,把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
A.因为  B.连词“而”  C.用  D.已经
①败义以求生     (    )     ②成,将以攻宋  (    )   
③固以怪之矣     (    )     ④徒以有先生也  (    )
27、胡贼“遂班军而还”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说):(3分)
                                                                        

三、作文(60分)
28、请从下列A、B两道文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  ④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A.学完了本单元后,我们了解到了各地不同的风物,其它我们家乡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关于这些风物不老的神话传说,请以“家乡人的骄傲           --------介绍          ”为题,运用想像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B.学完了本单元的专题后,我们了解到了气象观测的方法,发挥你的想像力,你认为未来的气象观测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请根据目前掌握的知识,运用想像,写一篇题为“××年后的气象预报”的科幻故事,想像要丰富而合理。

 

 

参考答案:1、A2、B3、A4、C5、D6、B7、渠、涧、灌8、略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10、两句均前后矛盾,第(1)句前一分句否定,后一分句肯定,在性质上前后矛盾。第(2)句中\'特别\'一词适用于特定对象,而\'任何\'则适用于统指,在范围上前后矛盾。11、见教参12、见教参13.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 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 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每点1分)14.略(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15.我俯身听着……引我遐想。 16.略(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17、①亲人朋友②你们  18、①无论  都 ②因为19、古代这里是森林,有虎狼活动,故称虎狼谷;后又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兵败陷于此地,被统治者的虎狼吞噬,留下一个悲壮的故事,因而从此载入史册20、因为人民视槐树为神树,自觉保护它,英雄的鲜血,滋润了唐槐的千年生机 21、①“一步三井”的传说 ②起义军进入长安对百姓说“汝曹但安居无恐”22、①朔风呼啸的自然音响②黄巢起义军的历史回声23、包含农民的苦难、反抗和失败的教训,以及人民在历史上创造的业绩 24、充满一种带领农民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也希望广大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体现了“本为百姓”的思想。(只要意思大体对即可)25、①对人尊称,您②毁坏③不久(意思对即可)26、①B②C③D④A27、荀巨伯宁肯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朋友的生命,这一高尚行为感化了胡贼。(意思对即可)。28、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18年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2013年芜湖市黄渡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检测试题(苏教版)
蚌埠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四、五单元学习检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四单元测试卷
太原杏岭实验学校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测试(1,2,3单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语文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各单元练习及期中期末试卷(全)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08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小测
东海县城区十校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课文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南通市竹行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渔薪龙华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自测自评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阶段测试题(江苏省泰州市)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至七单元测试题
江苏省泰州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常州市理想中学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四、五单元语文教学调研测试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测试A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验收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