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课文练习 >>
头桥中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同步练习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07


●基础巩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均有一个是错误的,请划出并在后面括号里订正。
   A.地壳(qiào) 澎湃(bài) 挺拔(tǐng) 崛起(jué) ( )
   B.稠密(chóu) 虬(qiú)枝 翘首(qiào) 旭日(xù) ( )
   C.瑰宝(guǐ) 沟壑(hè) 犀牛(xī) 巍峨(é) ( )
   D.千仞(rèn) 云霄(xiāo) 妖娆(ráo) 温馨(xīng) ( )
   2、给下列短语补充完整
   万丈深 含 欲放 悬崖 壁 千 百态 浮想联 高 入云
   3、划出下面句子中用错的字词,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①沿“百步云梯”而下,侥首昂视“鳌鱼峰”,上有一巧石,如同一只“螺蛳”。
   ②光是听它们的名字,就足以使你产生一种熬游天宫的幻觉了。
   ③然而,黄山的这一切,只有在华光照耀的时候,才显得格外骄娆。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②巍峨黄山,群峰挺拔。③由于它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④它以高和险,让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⑤其中天都峰海拔1810米。
      5、下列各句是分别从哪方面来描写的?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它(天都峰)以高和险,让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
   ②黄山松针叶短粗稠密,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
   ③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
   ④无论何种姿态,都显示出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不怕长年的风吹雨打,冰雪欺压,屹立于悬岩危石之上,昂首苍穹。
   A.神态 形态 色彩 观感 B.观感 形态 色彩 神态
   C.形态 观感 神态 色彩 D.色彩 神态 形态 观感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提高。
   B、不管天晴下雨,还是刮风飘雪,他却能按时到校。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7、文中引用徐霞客赞美黄山的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 。”其中“五岳”是指东岳 ,南岳 ,西岳 ,北岳 ,中岳 。
   8、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按下面的要求,各写一句我国古代诗文名句。
   ①吟咏山水的: 。
   ②咏叹花鸟的: 。
   二、阅读理解
   当那遥远的天际,微明的东方出现鱼肚白色时,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而当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时,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欢呼。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因为大家都不愿破坏这黎明前的肃穆。也许是由于大地尘埃和光线折射的物理因素吧,冲破北海云雾,喷薄而出的太阳是暗红色的。但是,在一刹那间,太阳好像经过了一次净化,变成了纯净的橘黄色。光明逐走了黑暗,四周的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五光十色。蔚蓝色的天空,剪影般的群峰山松,五彩缤纷的云海霞光,在高空气流的影响下变幻无常,使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琼阁。这景致真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它守卫在天幕上,也守卫在人们的心灵中,为迎接明天更美丽的日出,给那些勇于在困难中奋斗的人们以新的启迪。大概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人们在日出和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明中诞生的一切吧。
   9、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10、“人们就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盼望着”写出了人们 的心情。
   11、“这呼声中充满了兴奋,但又带有节制”,请你分析“兴奋”和“节制”的原因。
      12、文段在描写日出时把天与人交织在一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3、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说说看到黄山日出的人为什么“会在心灵深处铭刻下这无法忘却的时刻”?
  
   14、用一段文字描写你所见到的出时或日落,50字左右。
 
   ●综合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郭沫若曾赞美西山是仰卧在滇池边的睡美人,青丝散垂在万顷碧浪之中。山上终年郁郁葱葱,华亭寺、古华寺、三清阁等名古刹古寺掩映在茂林修竹深处。登上悬崖峭壁上的龙门,远眺浩渺空阔的滇池,水天一色风光绝佳。但最使我关注的还是西山深处安息着人民音乐家——聂耳。
   盛夏,山区的气候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在昆明上车时天气晴朗,车到西山脚下却下起倾盆大雨。上山之初,我披上雨衣顶风冒雨上山了。雨中的西山显得更加幽静。爬了1小时,便来到聂耳墓地了。前来瞻仰聂耳墓的游人很多。穿国林阴小道一走进聂耳纪念馆,耳旁就仿佛响起雄壮的国歌旋律。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自幼爱好音乐,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1938年其骨灰被安葬于西山碧鸡山麓,1980年5月15日迁葬于此。
   步出纪念馆,天放晴了,雨后山林葱翠欲滴。我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阴小道来到墓地前,眼前一亮,苍松翠柏环绕中,一座洁白的大理石聂耳塑像矗立在鲜花芳草从中。中午的阳光泻进寂静的山林中,塑像显得更加生动传神,身披大衣的聂耳正低着头沉思,像在构思创作新的乐曲,也许是在担忧祖国的命运。我环视一周,选择了右前方位置,凝视了许久,脑海里涌现出电影《聂耳》中赵丹扮演的聂耳在油灯下激情奋笔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银幕上蒙太奇手法展现了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中华儿女抗日救国与日寇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至今思来,电影《聂耳》的艺术魅力仍使我热血沸腾,我稳稳地举起照相机,全景构图摄下这难忘的一刻。
   摄完我又往墓碑走去,墓碑前24级台阶象征着聂耳24岁的年轻生命,黑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人民音乐家之墓”。墓碑前一群青少年正在宣誓,庄严的国歌的旋律永远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
   1、作者为什么说:“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
      2、细细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西山美景的?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关注”一词与开篇哪一个词相呼应?请在文中划出。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当你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对其旋律感受如何?试作评说。(可从艺术魅力和创作背景及历史价值的角度去谈。)
 
   ●最新考题展示(随州市2005)
  神秘的海啸
科科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船只、废料、杂物等,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为减少海啸造成的灾难,科学家们正在加紧对海啸的监测、预报及救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造福于人类。
1.从内容上看,本文对说明对象海啸是从其                          及减灾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的。(3分)
2.引发海啸的原因是:                                          。(2分)
3.假如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可能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3分)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答案
   【基础巩固】
   一、1、A.澎湃(pài) B. 翘首(qiáo) C. 瑰宝(guī) D. 温馨(xīn) 2、渊 苞 峭 姿 翩 耸 3、①“侥”改为“翘” ②“熬”改为“遨” ③“骄”改为“娇” 4、②⑤③①④ 5、B(①既有观察,又有感受;②写了黄山松的形与态;③重在写色;④重在写神) 6、D 7、黄山归来不看岳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8、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9、黄山日出无比瑰丽、壮观、辉煌的景象。 10、等待日出的激动、兴奋 11、“兴奋”是因为“太阳露出它那耀眼的光辉”。“节制”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破坏这黎明前的光辉”。 12、“天”与“人”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天色变化引发人们的神情、心情的变化,从人的神情、心情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天际的变化。13、人们在日出与日落中才得到了使人沉醉的美的享受,才赞美火和光照中诞生的一切。14、略
   【综合拓展】
   1、风景秀美,多名刹古寺,有聂耳墓、塑像和纪念馆。 2、从引用、直接描写和登高远瞻等角度描绘。 3、神往已久 4、想象、联想 5、略
   【最新考题展示】
  1.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巨大危害(符合文意即可)2、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天体撞击等。(包括“海底”及“地震”等三项共四个答题要点)  3.如果看到海岸出现异常的涨潮或退潮现象,并听到与通常波涛声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就应该迅速逃离海岸。异常的涨、退潮及频率很低的波涛吼声为三个答题要点) 4.示例:“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它使读者对“海啸”有一个比较明确、完整的认识。(,如果把示例中的例子作为“下定义”的方法来认识,亦不扣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飞红滴翠记黄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飞红滴翠记黄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飞红滴翠记黄山》读后感
《飞红滴翠记黄山》表格式教案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案2
《飞红滴翠记黄山》导学案2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案
《飞红滴翠记黄山》导学案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反思
《飞红滴翠记黄山》学案
《飞红滴翠记黄山》语句赏析
《飞红滴翠记黄山》说课稿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8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7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课文全文阅读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6
《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教案及练习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及练习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5
《飞红滴翠记黄山》rm视频素材
《飞红滴翠记黄山》同步练习(2)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4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7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6
《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练习
《飞红滴翠记黄山》学习要点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3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5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4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3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2
《飞红滴翠记黄山》ppt课件1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2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