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清风飞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本文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
(2)通过朗读品位赏析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青海湖的美丽,使学生更加热爱多姿多彩的祖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作者的描写,从中体会青海湖梦幻般的美。
(2)品味赏析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2005年7月,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拉开了
(多媒体配乐展示环湖赛图片)
帷幕。这一赛事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不仅仅因为比赛的激烈,还因为比赛的地点在青海湖畔。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冯君莉走进青海湖(多媒体出示课题),去感受它梦幻般的美。
(设置意图:利用多媒体在悠扬的钢琴曲中展示“环湖赛”及青海湖风光图片,意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营造最佳学习氛围。只有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 自读感知,合作解读
(一)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
为了更好地领略青海湖的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1、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赏的青海湖?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了青海湖的美?3、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青海湖的醉人之美?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到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2)班内交流。
师生共同明确:
问题1
“青海湖到了,”——到达青海湖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观赏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观赏湖水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观赏乌云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观赏万里晴空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观赏草滩与山峦
“阳光越来越明媚,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曳曳倒映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廓”——观赏海岛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观赏结束
教师小结:作者叙述、描写由近及远、由天空到地面,很有层次。
问题2:
青海湖美在
(1)            湖水蓝得醉人;
(2)            环境氛围清新幽静;
(3)            神话传说神奇迷人;
(4)            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青海湖景物的特点,从多方面描写了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问题3:
梦幻。课文自始至终把“梦幻”与对青海湖的描写结合起来,以“梦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梦幻般的现实,使全文内容联系自然,结构显得紧密。文中多次将现实联系梦境,如:“是啊!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作者以美妙的梦境来烘托现实,表现出青海湖的幽美可爱,表达了作者见到青海湖时的惊喜以及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
(设置意图:此环节强化了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三 品读赏析,揣摩语言
同学们,刚刚我们随着冯君莉一起神游了青海湖:(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浩浩青海湖,湛蓝的湖水,烟波万顷;碧绿的草滩,羊群如云;金黄的油菜花,迎风飘香;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
梦幻般的青海湖经过作者生动的描述,更加令人心驰神往。现在,我们就来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是怎样营造这梦幻般的意境的。
1、读美文
下面请同学们从文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描写得最好的语段,大声地、动情地朗读,并揣摩你找到的语句好在哪里?(用了哪个词或哪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2 品美点
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欣赏到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好在哪里。
示例: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句中运用叠词“绿茵茵”“黄灿灿”,突出了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引人注目,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句中连续运用比喻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生动贴切。玻璃是透明、极少杂质的,用“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来比喻涟漪,突出了它柔软顺滑、透明洁净的特点;小姑娘的眼睛是闪亮、富有生气的,用“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来比喻涟漪,写出了湖水富有动感、蓝得发亮的特点。同时运用叠词“水灵灵”写出了水面波动的情景,“蓝晶晶”恰当表现了湖水蓝得发亮的特点,使湖水显得更娇美可爱。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运用排比写出了雨后的青海湖到处都是清新的空气。句中运用叠词“甜丝丝”“凉爽爽”既摹写出了空气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
4)“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句中“一群群”“一层层”写出了鱼儿之多;“金灿灿”“红艳艳”描绘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5)“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运用比喻,以“奔腾的骏马”比喻乌云,生动地表现出了乌云的动态美。
6)“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突出了湖水蓝得纯正、深沉。
7)“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运用排比写出了湖水的特点:纯净、深湛、温柔恬雅。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可以感受到大家真正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达到了景美文更美的效果。(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叠词具有明显的描写性和形象色彩。使用叠词,既起到了强调作用,使形象鲜明活跃,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具有音乐美。
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可以突出景物的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运用排比叙写景物,使语意丰满,语势连贯流畅
运用对比更有助于突出事物的特征。
以上正是同学们应该学习和吸收的地方。
(设置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领会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叠词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四 拓展延伸,仿写佳句
同学们品味了美的语言,是不是胸中也涌动着创作的激情。下面就用你们的慧眼来发现美、欣赏美,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它。(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图片)请大家任选其中一幅画,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观赏顺序,用一、两句话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两个叠词或一种修辞手法。)
学生活动:自由仿写。(教师巡视)
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写作才华?
学生活动:班内交流,师生点评。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不但品味了大作家生动优美的语言,而且还学以致用,写出了不少的佳句,体验到了小小的成功。课上时间有限,希望大家课下多留心生活,勤练笔,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调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学习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
 
五 链接生活
每一处美景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人们在享有它们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它们。作者当年是带着矛盾和担心离开青海湖的。十几年过去了,青海湖的现状不容乐观,青海湖的未来更令人担忧。请同学们看一则资料。(多媒体展示青海湖的现状资料)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
教师:俯瞰青海湖,它就像“地球母亲的最后一滴眼泪”。(多媒体展示青海湖俯瞰图)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措施或想法,既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呢?
学生活动:提出具体措施或环保标语。
教师小结: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希望同学们把这些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并呼吁更多的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设置意图: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对自然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更加珍爱大自然、珍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阅读练习及答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读后感(2篇)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6(含答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20页)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案5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检测题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7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复习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练习题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7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实录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导学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rm视频素材欣赏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说课稿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图片素材
《青海湖》图文介绍
冯君莉《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文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6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6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5
语文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5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4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参考资料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及练习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2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ppt课件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mp3音频课文朗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