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3-15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课外必须了解有关背景。教学本文,力求再现情境,借以直观感受,并迁移课外,从中有所感悟。
    教学步骤:
    一、描述画面  快速默读全文,按时间顺序将文章内容切分为以下几个画面,学生续说画面,再现情境。可同时辅以播放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1.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四位登山队员轻装出发……
    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
    3.天渐黑,四人缓步前行……
    4.刘连满留下,他昏迷了……
    5.夜已黑,点点星光闪耀,三人辨认着路途……
    6.一次史无前例的无氧攀登开始……
    二、揣摩语官  师生共绘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引导紧抓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可尝试如下方法揣摩
词句,比较体味:
    1.力求复活形象化的动词,在“活”的表演中直观呈现人物动作。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一“插”一“蹬”显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难度。
    2.删减词句,对比效果:
    “……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如删掉“也”,效果怎样?(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前无能为力,“也”字有力地体现了登攀艰难的程度。)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如去掉“才”,不足以表现他们以全部精力凝聚于攀登,不足以体现时间是攀登艰难的有力证明。)
    “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删去“更”比较效果。(队友的安全、自己的生命,孰轻孰重,天平的指针偏向前者,“更”不正是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精神的写照吗?)
    “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删掉“一寸一寸”,不能突出上升速度的缓慢。)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多么难熬!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如此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3.改换词句,参照原文,反复品味。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将“三米”改为“几米”,“三个”改为“几个”如何?(用确数而不用约数,确切体现距离与时间的强烈反差,表明这是一段特殊的行程。)
    三、回味迁移  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不断。回读课文,再迁移课外,撷取精彩文章、精彩片断共同品读,学生将又是一次心灵的震颤、情感的升华。
    1.回读课文,整体感受。
    2.援引课外精彩片断,品读升华情感。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①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他在登山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几乎已经麻木的腿移动。”
    ②“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这副沉重的挽联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功业绩、道德文章。
  2.课文扩读材料
  拉斯顿终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一把8厘米长的折叠刀给自己的右臂实行截肢。他忍着钻心彻骨的剧痛,用刀子在自己的右臂前肘处一下下地割起来。鲜血大量溅涌而出,染红了压住他右臂的巨石,并流淌到地面。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最后,拉斯顿的右臂终于被切断了。由于大量失血,他差点晕厥,然而,他仍从身旁的急救箱中取出杀菌膏、绷带等物,给自己被切断的右臂做紧急止血处理。流血止住后,他决定徒步走出峡谷。
    (节选自《登山勇士断臂求生》)
    提示:峡谷探险被巨石压住右臂,绝境被困五天断臂拯救自己,这是懦弱与勇气的较量,也是自我意志的考验。
    一路上陆陆续续凑在一起的我们居然也成了一个不小的队伍,蜿蜿蜒蜒地散落在山间的小路上。爬高上低,山腰间的这条小路逐渐显露出它的峥嵘来。紧贴着半山腰开凿的小道不足半米宽,有些地方仅仅可以放下一只脚。脸紧贴着峭壁,背后悬崖下是奔腾咆哮的江水,
掉下去绝无生还的可能。每到稍微宽阔一点儿的地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惊叹。
    (节选自《背包穿越香巴拉》)
    提示:感受奔腾江水的震撼,领略一路旖旎的风光,勇于探索、不畏难险的人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提示: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生命才精彩。霍金,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不断挑战自身极限,与命运抗争,终成为人生的斗士。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6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54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5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4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8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1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33页)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3
《登上地球之巅》中的刘连满最后死了吗?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教师版)
《登上地球之巅》课文缩写及指导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44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4页)
《登上地球之巅》flv视频素材
《登上地球之巅》mp3音频朗读(女声清晰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9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6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含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5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4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11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3
作文:登山心得体会(2篇)
《登上地球之巅》课后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读一读,写一写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登上地球之巅》字词分析
《登上地球之巅》评课记录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
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课文阅读
《登上地球之巅》表格式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2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12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
《登上地球之巅》说课稿
《登上地球之巅》课堂实录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10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