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蒲柳人家》学习要点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18


 
《蒲柳人家》


    刘绍棠,著名作家。通州儒林村人。19362月生,19973月病逝,终年61岁。 刘绍棠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曾多次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和《中国共产党名人录》。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绍棠四十余年文学生涯,历经坎坷,矢志不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气"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现已出版5卷)。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全国短篇小说奖,《黄花闺女池塘》获90年代优秀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多种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刘绍棠生在通州,长在通州,写的也是通州,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创作形成的大量书稿、资料,充满乡土气息,既是刘绍棠几十年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也艺术地再现了通州不同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浓厚通州地方特色的档案珍品。 
  刘绍棠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在著作中写道:"我要以我的全部心血和笔墨,描绘京东北运河农村的二十世纪风貌,为二十一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二十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多彩画卷,这便是我今生的最大心愿"。他已将全部文学档案捐赠给通州档案馆。目前通州档案馆建有"刘绍棠文库",收藏他的著作、手稿、书信、剪报、藏书、证章、证书、照片、实物等全部文学资料约1600余卷(件),这些资料是刘结棠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开展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生动素材。 
  推荐书目:
  《我是刘绍棠》、《乡土与创作》、《如是我人》、《蝈笼絮语》、《红帽子随笔》、《青枝绿叶》、《京门脸子》、《敬柳亭说书》、《蛾眉》、《黄花闺女池塘》


  《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全篇小说,共12节,本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两节。
  "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蒲柳人家》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阴险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上又出出了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与董太师做小,产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望日莲与周檎顺利完婚。这个主要故事仅占了12节中的2节,其它内容,作者记述了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
  刘绍棠属于乡土作家,《蒲柳人家》也是他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这一个特点。


  一、 本文的字词较多,要扎实掌握。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
  午 圆 裂  席  隐 戏 蹋     


  2、掌握如下成语的读音和意义。
  咬牙切齿  一气呵成  勃然大怒  不依不饶  呱呱坠地  不同凡响  
  两肋插刀  三顾茅庐  咬文嚼字  形影不离  天伦之乐  提心吊胆捯


  3、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哄┥         拗┥         纤┥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二、 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的线索是怎样的?
  本文主要有三个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其中何满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成为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2、请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概括一下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
  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体强壮,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但她对自己的孙子则是非常溺爱。 
  爷爷何大学问貌似关公,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爱打抱不平,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
但他又好说大话,喜欢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对自己认定的东西,会执着地追求。


  3、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没有平铺直叙地去介绍人物,而是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本文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4、 本文作为一篇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体会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采用了民间口语和俗语,并且经过加工,形成了一种伶俐活泼、精练而有动感,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语言。如: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等词语,则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到这儿,仿佛觉得这情景发生在眼前一样。
  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文章。请同学找出来,分析一下。


  三、 问题思考。
  请同学们在课下再找一两位乡土作家,了解和体会一下乡土文学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他们往往是疏通文言句意的障碍,不排除这些障碍,就无法正确的理解句意。对文言句中的关键词语,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疏通了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就排除了正确理解全句的障碍。本题中的关键词语主要有:妻子、绝境、无论。
这两句话可以译为:⑴带着妻子儿子以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⑵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蒲柳人家》思维导图(18张)
《蒲柳人家》人物介绍
曾庆升《鳝孔》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蒲柳人家》练习题2
《蒲柳人家》预习稿
《蒲柳人家》预习知识点
《蒲柳人家》知识点归纳
《蒲柳人家》知识点汇编
《蒲柳人家》导学案5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2
《蒲柳人家》ppt课件(38页)2
《蒲柳人家》教案11
《蒲柳人家》检测练习
《蒲柳人家》ppt课件(40页)
《蒲柳人家》中考题(2016山东省泰安卷)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
《蒲柳人家》学案4
《蒲柳人家》教案10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
《蒲柳人家》朗读指导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9
《蒲柳人家》教案8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蒲柳人家》ppt课件(44页)
《蒲柳人家》教案7
三个女人和两件长衫--《蒲柳人家》教学片断ppt课件
《蒲柳人家》教案6
《蒲柳人家》mp3音频朗诵2
《蒲柳人家》mp3音频朗诵1
《蒲柳人家》教学实录
《蒲柳人家》ppt课件(38页)
《蒲柳人家》ppt课件8
《蒲柳人家》高效导学案
《蒲柳人家》学案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课后题及答案
《蒲柳人家》教案5
《蒲柳人家》ppt课件7
《蒲柳人家》学案
《蒲柳人家》导学案
《蒲柳人家》赏析
《蒲柳人家》练习题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