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古诗词阅读 >>
《蒲柳人家》中考题(2016山东省泰安卷)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20


 阅读《蒲柳人家》中节选的文字,完成7-10题。
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 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7.对选文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他“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所以人们虽然认为他编故事、讲故事根本算不得学问,但也说他是有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B.他边的故事、讲的故事说起来煞有其事、头头是道,但却是无中生有、信口开河,人们为了嘲讽他,就称他是“大学问”。
    C.他能凭空编造出那么生动曲折、有枝有叶的故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所以人们真诚地认为他有“大学问”。
    D.他会编故事、讲故事,应该说是有点学问,但人们为了满足他“好戴高帽、讲排场、摆阔气”的虚荣心,干脆称他为“大学问”。
8.如果给何大学问画一幅画,下列要素组合最典型的一项是(   )
  A.古驿道  大鞭  文庙  光背儿马  B.唱本  书囊  文庙  崇山峻岭
  C.古驿道  长衫  唱本  崇山峻岭  D.长衫  书囊  大鞭  光背儿马
9.下列能够体现何大学问慷慨大方性格的一项是(    )
  A.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 个地主家都呆不长。
B.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C.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筵席,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
D.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
10.下列对文章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答案:
 
二、7.D 8.D 9.B 10. A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蒲柳人家》思维导图(18张)
《蒲柳人家》人物介绍
曾庆升《鳝孔》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蒲柳人家》练习题2
《蒲柳人家》预习稿
《蒲柳人家》预习知识点
《蒲柳人家》知识点归纳
《蒲柳人家》知识点汇编
《蒲柳人家》导学案5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2
《蒲柳人家》ppt课件(38页)2
《蒲柳人家》教案11
《蒲柳人家》检测练习
《蒲柳人家》ppt课件(40页)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
《蒲柳人家》学案4
《蒲柳人家》教案10
《蒲柳人家》ppt课件(45页)
《蒲柳人家》朗读指导
《蒲柳人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教学设计9
《蒲柳人家》教案8
《蒲柳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蒲柳人家》ppt课件(44页)
《蒲柳人家》教案7
三个女人和两件长衫--《蒲柳人家》教学片断ppt课件
《蒲柳人家》教案6
《蒲柳人家》mp3音频朗诵2
《蒲柳人家》mp3音频朗诵1
《蒲柳人家》教学实录
《蒲柳人家》ppt课件(38页)
《蒲柳人家》ppt课件8
《蒲柳人家》高效导学案
《蒲柳人家》学案练习及答案
《蒲柳人家》课后题及答案
《蒲柳人家》教案5
《蒲柳人家》ppt课件7
《蒲柳人家》学案
《蒲柳人家》导学案
《蒲柳人家》赏析
《蒲柳人家》练习题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2篇)
刘绍棠《蒲柳人家》原文阅读(1,2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