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越巫》教学设计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2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宣和中学 江儒 

课程分析:明人方孝孺的《越巫》,讲述了越巫自称善驱鬼物、鬼莫敢我抗、夜归时却被恶少所扮之鬼吓死的故事。越巫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到处自吹自擂、坑蒙拐骗、自欺欺人、掠人钱财,最终落得个害人终害己的可悲下场。本文情节简单,故事完整,可读性强,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文意疏通,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自学疏通;个别较难语句,可采取质疑问难,集体讨论的方法解决。对于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宜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文中关键语句的分析来理解。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认识越巫形象,理解封建迷信,残害人类的罪恶本质,达到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反对迷信、相信科学,批判迷信、崇尚科学,摒除陋俗、珍爱生命。为了强化、深化这一教育意义,揭露封建迷信、批驳“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反科学、反人类的罪恶本质。发动学生,搜集自己耳闻目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和相关的影视,以活生生的事例,血淋淋的现实,来教育学生,最终揭露一切伪科学的反动面目:打着治病救人、功德圆满、灵魂升天的幌子来吸引、麻醉人们的骗局。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个性显明、天性好动、胆子较大、喜欢表现自己,他们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经验。如果老师引导得法,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运之于课堂教学,那将是非常好的。前边已学习了小说、戏剧,学生对小说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性格、形象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若能把已学知识进行一次再迁移、再体验、再创造,那将会让大部分同学把死的知识变活,具体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长知识,受教育。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进行讽刺的写法。 

2、分析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理解本文在当时与当今的社会意义? 

3、通过文中越巫可笑、可鄙、而又可怜的表演及其不幸的结局,教育学生要尊重、学习科学,反对迷信,做一个正直、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大语文教学观,并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亲身体验,获得思维品质的发展。改变传统教学中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虽是文言文,但大多数句子浅显易懂,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加之学生已学了两年多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基础,结合课下注释,自己就能疏通文字,理解大意。所以设计成引导学生在扮演中感悟、体验,在观看中思考,在陈述、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创造性见解,而不是把老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课时安排是一节课。 

教学媒体设计:利用电脑、投影仪播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录制的《反对邪教,珍爱生命》中关于批驳法轮功的相关片段,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理性认识;利用Flash将相关问题制成课件,加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自己解决文字问题,理解课文大意;自己动手制作、转借、购买相关道具;租借《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影碟;查阅资料,自己编写剧本,分组自行演练。 

(点评:学生能独立解决文字问题,参与开发课程资源,寻找有关资料,体现和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实录:解决文字问题,理解课文大意;编写剧本,根据剧情的需要准备相关道具;老师对学生编写的剧本提出修改意见。) 

二、情境导入、以情激情: 

在农村,我们经常会看到、遇到有人得病不到医院看,请巫婆神汉跳神去病;逛庙会,我们经常会看到、遇到有人烧得拜佛,许愿祈福求子女;看电视,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法轮功”痴迷者练习“法轮大法”,以求功德圆满、灵魂升天的相关报导……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害了一批又一批人,制造了一场又一场的人生悲剧,这些惨痛事例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今天,我们学习的《越巫》,就真实地给我们再现了一场封建迷信害人害己的悲剧。 

(点评:老师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导语,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封建迷信害人害己的本质,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越巫形象、揭露“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反科学、反人类的罪恶本质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体现了以情激情。) 

(实录:听了老师的导语,同学们脸上露出了激动、期盼、喜悦、惊讶的神色。) 

三、探索观察、感悟研究: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请“演员”们表演《越巫》,其他同学观看。观看时,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根据“演员”们的表演,进行思考,谈谈你自己心目中的“越巫”。 

(点评:大部分同学都看得非常认真、投入,脸上洋溢着笑容,表明他们是在轻松、愉悦中认识和感受“越巫”形象的。这使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三大器官,体现了“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动口议”,实现了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 

(实录:先观看、思考10分钟,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人说“越巫”是个江湖骗子;有人说“越巫”自欺欺人;有人说“越巫”妖言惑众;有人说“越巫”骗人钱财,根本不会给人看病;有人说“越巫”可悲可怜;有人说“越巫”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2、局部探讨,深入分析: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与表演,讨论分析越巫回家时遇“鬼”,三次遭砂石袭击时,他的动作与神态有什么变化?这些不同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并简要概括。 

(点评:这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更是精彩之所在。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越巫遇“鬼”时的具体反应。整个情节用语简省,音节渐短,气氛渐紧,又辅以“角”、“铃”两道具的巧妙使用,加速了情节的发展,凸现了人物的惶恐情态。) 

(实录:师生共同小结:初遇“鬼”时,越巫尚能“旋其角,且角且走”,但已是“心大骇”、“首岑岑”、“行不知足所在”,骗子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形象跃然纸上;“鬼”又出现时,则“角不能成音,走愈急”,已见得胆气下沉,气息渐弱;而“鬼”三至时,已是“手栗气慑”、“角坠”、“铃坠”、“惟大叫以行”,这情景,岂是魂飞魄散、落荒而逃所能形容的!) 

四、延伸拓展、以诱达思: 

1、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组录制的《反对邪教,珍爱生命》录像片。了解“法轮功”、“邪教组织”残害人类的滔天罪行。 

2、请同学们就“法轮功”、“邪教组织”残害人类的罪恶本质展开讨论。 

3、学了越巫,看了影片,我们该怎样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评: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法轮功”、“邪教组织”残害人类的罪恶本质进行揭露和批判,达到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怎么样做及做什么样的人,起到教育与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实录:学生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有的同学怕失去发表见解的机会,把手举得老高老高,激动跳起来喊到:“老师,我!我!”有的同学没被叫到,失望又撒娇似的“唉……”了一声。) 

以下摘录的是部分同学的发言: 

王瑞萍:片中12岁的小女孩刘思影,才比我小2岁,她应该象我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却因练习“法轮功”走火入魔,不顾一切地跑到天安门广场上自焚。自焚未遂、全身烧焦,升天不成、容貌被毁,只有在悲痛中声嘶力竭地呼喊“妈妈———”,但她的妈妈已听不到她的呼唤了。这场面太可怕,她的结局太可悲,这个教训太深刻! 

宋芊芊:还有19岁的女大学生雨果,她的老师、父母和亲友,都没有想到她会练习“法轮功”,更没有想到她会因此而结束年轻的生命,真是太可惜了。 

孙彩霞:片中的中年人,他练了“法轮功”后,一心想着功德圆满、灵魂升天、不听劝告、不顾家人,终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工作,最终走到了绝路上。 

郭立飞:片中的那个小青年,练了“法轮功”,一心想提高法力,早日见到师父李洪志。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拎着掺有老鼠药的饮料,到处毒杀小孩,纯粹是丧心病狂,毫无人性。 

陆艳:课文和录像,给我的感受很深,但我只想问一句,“为什么越巫治不好他人的病,人们还请他治病;为什么“法轮功”、“邪教组织”害了那么多人,还有人练习它?” 

马超:越巫惑众骗财固然可恨,但愚昧、迷信的民众为越巫提供了生存的“肥沃土壤”,我们应该教育民众,提高国民素质。 

鲍艳茹: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远离封建迷信、“法轮功”、“邪教组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身的防护能力。 

张旭: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能学越巫和李洪志,到处招摇过市、自欺欺人、坑蒙拐骗,最终落得个害人终害己的下场。 

五、迁移深化、诱思交融: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结合本课所学,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感受。 

(点评:作文练习的设计巩固和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悟文成道。实现了三维促发展,反馈终达标。) 

课后反思: 

这次上《越巫》,我让学生自己上,课前让他们预习,演课本剧。让他们分成6组演练,进行比赛,评出优胜者上课时表演。各组人员的搭配、剧情的设计、排练、演出,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我没有做多少事,只是引导学生演练,至于用什么方式、方法演练,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我不参与意见,使我吃惊的是,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演力,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与想象。他们自己上《越巫》的效果,要比老师上《越巫》的效果好几十倍。 

通过这节课,我初尝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的甜头,感悟到了一些诱思探究的精髓,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诱思教学思想论。如果采用传统讲法,先把课文从头到尾串讲一遍,再根据课文的描述,把越巫的形象分析一通,最后得出结论,表面上解决了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权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损害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习方式和心理水平来看:传统的教法学法是记忆性学习方式和理解性学习方式,没有上升到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滔滔讲,教得很辛苦,惟恐讲解不细致,解释不清楚;学生默默听,听得很乏味。虽然学生也在观察、思维,但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仍处于被动的状态,其效果必然不好。 

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前准备;情境导入、以情激情;探索观察、感悟研究: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局部探讨、深入分析;延伸拓展、以诱达思;迁移深化、诱思交融五个环节,学生基本上认识、理解了越巫形象、封建迷信、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本质。这充分展示了教育的主体性,展示了发散思维的教学功能,并且达到了迁移的目的。整堂课上,大部分学生激情昂扬,惟恐失去了发言机会,特别是谈自己观点时,同学们热情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下课。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了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主体性得以实现,创造思维得到发展,教学质量怎会不提高呢?说实在的,他们的很多发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压根儿没想到他们身上还蕴藏着这么大的潜能。 

通过这节研究课,我深深地感悟到:开展诱思探究教学,进行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真正地信任学生,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老师的引导、诱导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在“以情激情”,“以诱达思”时,老师要在“激”和“诱”上下功夫。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必须不断充电、不断钻研,才能左右逢源、应运自如。 

不足之处是:用在“整体把握,理清思路”这一环节上的时间长了一些;开始讨论的时候学生有些紧张、放不开,最后学生的发言又太激烈、费时较多,以致没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写,只好布置为课后作业。以后上课时要注意讨论时,有效地控制时间,使课堂更紧凑、合理、高效。 

总之,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有模式,但不唯模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法,都应坚持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不应舍本逐末。教海无涯、学法无边,在教与学的海洋中,我们都应该上下求索,永不停息,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形神兼备,自成风格。 

(点评:“课后反思”非常重要,授课教师课后及时记下班内学生的反应、自己的所思所想,从中汲取营养、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将大大有益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附录: 

1、明代方孝孺的《越巫》。 

2、改编的《〈越巫〉新编》。 

3、《越巫》课堂实录光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越巫》教学设计4
《越巫》能力提高练习
《越巫》习题精选
《越巫》同步练习
《越巫》教案3
《越巫》ppt课件3
《越巫》ppt课件2
《越巫》教案2
《越巫》教案1
《越巫》教案
《越巫》故事新编
《越巫》备课笔记
《越巫》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