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www.5156edu.com
成语词典 | 新华字典 | 文言文阅读 | 古诗词大全 | 小学语文 | 本站手机版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您的位置:作家专区 >>

关键字

    张中行专区

张中行简介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清宣统元年(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
民国五年(1916年),就读于地方大绅士石显恒创立的小学之初级。
民国十年(1921年),就读于镇立小学之高级。
民国十四年(1925年),考取通县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年(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并改名为“中行”。8月,至天津南开中学教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至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教书,并于同年和李芝銮成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任职于民众教育馆,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思想著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民众教育馆解散,去北京大学文学院任助教。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办《新闻报》不成,8月,日本战败后,重回北大文学院授课。
民国三十五年 (1946年),离开北大文学院,至第四中学教国文,在天津《新生晚报》开专栏“周末闲谈”,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辞去四中教职,至贝满中学教初中修身课,开始以一己之力主编佛学月刊《世间解》。
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评审。
 张中行 1951年,写了《顺生论》第一部分。
1964年,五万字的《佛教与中国文学》完稿。
1968年起,离开工作岗位,被下放劳作。
1978年,恢复退休待遇。
1980年,开始编写《文言文选读》。
1982年,完成《文言津逮》,9月写成《负暄琐话》第一篇《庆珍》。
1983年,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连载《作文杂谈》。
1988年,《禅外说禅》完稿。
1992年,《顺生论》完稿。
1996年,完成《流年碎影》的写作。 [1] 
2006年2月24日凌晨2:40左右,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




 




 相关作品及资料
张中行《红楼点滴》原文阅读(全) 
张中行《汪大娘》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原文阅读 
张中行《案头清供》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