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杨献平《黄土大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杨献平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5-07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大梦(节选)
杨献平
一个从未来过的人,在火车上睁开眼睛,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满眼的黄——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黄贯穿、俘虏了。
陕北的黄,是集中的黄,悲愤的黄,绝望的黄,生存的黄,战争的黄,沉默的黄,飞奔的黄,苍天的黄,大黄的黄,黄天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帝的黄,黄河的黄。黄得层层叠叠,上下齐黄。黄得丰润,里外冒浆。越是接近,步步河山之间,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声,宛若处子。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土腥味,尽管是五月,干裂的灰尘及其强大的气息依旧明显,看不见的虫子一样蜂拥,呼吸也有些阻隔。慢慢也觉得身体开始发脆,毛囊开始收缩。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水汽,很甜,但很硬,有些滋润,也有些粗糙。我知道,这黄土的大地,宛若一个浑圆的大梦,每个进入其中的人,只有在绝境之中,方才会面对苍穹群星,参悟到人生乃至整个人类的秘密,继而校准方向,一击而中。
乘坐出租车穿城而过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尽管时代的发展使得整个中国都高楼林立,机车奔走,人们的衣饰乃至居住的房屋也都流光溢彩,俨然当代世界的模样和姿态,但黄土依旧是最本真和显赫的存在,是一种无声的笼罩、反射和涂抹。这种来自大地最本真的色彩,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的黄土,累累山川,道道塬梁,其中充盈和鼓荡着的,仍旧是古老的颜色及其最深刻的呈现、隐喻和担当。
清凉山、宝塔山、王家坪、兰家坪,无处不高耸,无处不圣地,这里的一草一木,甚至不断流散的空气和云霓,也都与近代和当代的中国有着深刻联系。其中的宝塔山,令我想起一个人,他被誉为八百年以来第一完人,也是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范仲淹。据说,那白色的高塔颇有神奇之处,建于唐代,其中供奉有舍利子。公元1041年左右,范仲淹奉命驻守延州,与契丹和金国作战。他在延州,时短而效长。一个人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在传统的帝国之中,无疑是巨大而且积极的。
由范仲淹提拔和倚重的种世衡及其兄弟、儿子们,在延安之于西夏的阻击和防守,特别是种世衡的反间计,使得李元昊损失了他的得力战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两兄弟。种世衡构筑的青涧城,即今延安古宽城,有效地阻挡了契丹和西夏人的铁骑。特别是他对于羌人的信义与诚恳,使得他在异族当中,也享有崇高的威信。
范仲淹和他的部将种世衡,堪称古代边关防御和经略之中的典范。特别是种世衡,其世代忠诚,对属下之关心和爱护,可谓感天动地。史书记载,凡有士卒伤病者,种世衡或是其弟种世材,再或是其儿子总会亲自慰问,安排食宿和疗治方剂。使得属下将士为之甘效死命,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得“种家军”也名震一时。种世衡膝下八个儿子,皆为当世之才俊。其后人种师道更是声名远播。
历史的一个铁律是,凡是兴盛的朝代,主要是其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上下一致的结果,同时更是辅政者的人品和修养达到了“天下为公”“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才可以实现的。反之,朝代的衰败,也是人的道德修养乃至“私心公行”的问题。面对范公曾经镇守之地,我的内心涌现的景仰与热爱,竟然使得自己有些荣耀的感觉。
这种感觉,大致是与古圣人之心相通的。至于我,不过是先贤大师的子孙,之所以能够在一些地方和时刻,觉察到他们的那种宏大心迹,当然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面的诸多因素。
这两山夹一河一城的陕北重镇,简短地浏览和穿越,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怆。气候和地理环境是可以改变人的,尤其是像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的地方,数千年以来的文化形成与精神勾勒,黄风的塑造和黄土的雕刻,多旱少雨,泥泞中的跋涉与峁梁沟坎,窑洞中的人间炊烟与生儿育女,风尘中的粗新和细腻,让我觉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浑厚、笨拙与张扬,以及隐忍的冲撞、礼节的触发与抗击……诸如此类。
陕北,这一片自然和人的地域,历史与现代的叠加和勾勒,引领着每一个进入其中并且在这里觉悟的人。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黄土地上的灰尘等阻碍人的呼吸,让人感觉不适,这说明作者并不隐瞒黄土地上的不足,只是希望其改正这些缺点。
B.文章认为,黄土大地就像一个浑圆的大梦,能让进入其中、陷入绝境的人有机会参悟到人生乃至人类的秘密
C.文章写种世衡等人在延安抗击西夏,叙述了种世衡智谋,以及他对羌人的信义与诚恳,突出其在异族中的崇高的威信。
D.文章指出,朝代的兴盛主要源于当政者与辅政者通力合作、团结一致,更源于辅政者达到“天下为公”等境界的道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对陕北的黄土进行描写,意在表现陕北的“黄”给作者内心带来的强烈冲击。
B.文章由宝塔山联想到范仲淹,由此引入范仲淹等人在黄土地上抗击敌人的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点出流光溢彩的世界与不事雕琢的陕北的显著差异,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和批判。
D.文章行文思维严密,如交代作者觉察到前贤的心迹,是血脉、文化、精神和灵魂等层面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8.文中提到:“我的内心当中就被突然充盈了,也突然变得蓬勃,还有一些激越与悲怆。”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文,从总体上作简要分析。
9.梁衡在《山水为何有美感》中写道:“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个层次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6.A
7.C
8.①陕北黄土的视觉冲击。
②先贤们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能量带给作者的震撼和荣耀感。
③作者认识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可以改变人,这如梦的黄土大地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觉悟、觉察。
9.①描写美:文本用语考究,精美凝练,通过铺排、比喻、对比等手法展现描写了陕北黄土的本真美、天然美。
②意境美:作者通过幽美的描写,将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勾勒出陕北这样的具有鲜明地理特征和独特气候特征的壮美意境。
③哲理美:作者通过对陕北美景及人文历史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荣耀感和深深的震撼,赞颂了先贤克己守正、奋发有为的精神,从而借助这如梦的黄土大地生发了对人生的觉悟和觉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戴明贤《山里的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张抗抗《仰视缙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星新一《钥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南京建邺区中考一模)
邓建华《写字的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杨利伟《这一刻,突然看见太空奇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林文月《给母亲梳头发》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明前茶《复活半刀泥》阅读练习及答案
赵丽宏《岁月深处的暖灯》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
顾晓蕊《草木智慧》阅读练习及答案
席慕蓉《刘家炸酱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
舒婷《在澄澈明净的天空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前茶《手艺的江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
崔修建《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茂名市茂南区中考一模)
李汉荣《父亲的东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题)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鲁迅《在厦门大学送别会上的讲演》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莫言《红高粱》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宗璞《柳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包利民《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上天的九级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亚凌《母亲的浪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山东济南市天桥区中考题)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汉荣《父亲的东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
都德《打完这盘台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乡土情结》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