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下 >>
《江上渔者》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10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江上渔者》实际上是一首诗的题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范仲淹。(相机板书:范仲淹)
  师:提到范仲淹,我就会想起他的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课件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朗诵,生齐读)大家现在对这则名言还不是很理解,老师告诉你们,意思就是说:范仲淹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从诗题看,诗人范仲淹关心谁呢?(手指诗题)
  生:渔民;江上打鱼的人。
  师:范仲淹为什么会关心渔者呢?是什么原因让他写下这首诗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江上渔者》,了解作者写诗的过程。
  师:温故而知新。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读与故事内容有关的两组词语。
  饮酒南来北往客人(生读)
  师:字音读得准确,特别是“南”的鼻音发得准确。一起读。
  师:现在我把难度加大,读了这三个词,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情景?谁敢挑战?
  生:有很多客人在饮酒,他们一定很快乐。
  师:你从哪个词语知道有很多客人?
  生:“南来北往”说明有很多人。
  师:是啊,来来往往的人聚在一起饮酒,一定很快乐。来,咱们一起快快乐乐地读这组词。每个词两遍(齐读)
  师:下面这组词语,谁来读?
  起伏波涛汹涌危险
  生认读
  师:这组词语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危险。
  师:这就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一个巨浪打个来就是一丈多高多可怕!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生读)
  师:两组词语,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场景。同学们,范仲淹正是看到了这对比鲜明的场面,才产生了写诗的激情。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种场景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呆会来回答。
  (生读)
  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个场景。
  师:那我们就重点来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范仲淹在酒楼里,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记号勾画有关句子。
  师:在酒楼里,范仲淹听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
  (相机出示句子: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师: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酒楼的人特别多。
  师:那你就读出人多吧。(生读)坐满了人,人可真多。
  生:我听出了大家在不停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师:把你的理解读出来。(生读)不住地,读得好。
  师:酒楼里坐满了人。我想问问你们这些小客人,你们都从哪里来?
  师:客人,你从哪儿来的呀?(指3名学生回答)
  师:客人,你想到哪儿去呀?(指3名学生回答)
  师:听出来了,酒楼坐的客人,是从四面八方来的呀,要到各地去的。像这样从不同地方来,到不同地方去的,就是——
  生:南来北往。(出示词卡,读)
  师:客人们,你们干嘛从四面八方来这儿?
  生:吃鲈鱼。
  师:那鲈鱼一定很好吃,快来告诉我鲈鱼的味道。
  生:鲈鱼的肉真细腻,放在口里好像能自己融化。
  生:鲈鱼的汤可鲜哪。
  生:鲈鱼还没有多少刺,可好吃。
  生:鲈鱼真香。
  师:明白了,你们说的实际上就是课文中的“肉嫩味鲜”,(出示词卡,读)
  师:正是因为鲈鱼肉嫩味鲜,人们都喜欢吃,所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都是为了吃鲈鱼,谁再读?
  师:(生读),听出来了,客人真多。
  师:(生读),大家都在高高兴兴地称赞呢。
  师:刚才大家读的这句话,老师数了数,有26个字,但你们瞧,作者范仲淹却只用了10个字就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出示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谁想读?(引导学生读这句诗)
  师:“鲈鱼美”指的是鲈鱼的什么美?
  生:鲈鱼的味道鲜美。
  师:对,“美”对应的就是课文中的“肉嫩味鲜”。(贴版图)原来大家都喜欢鲈鱼的味道,你能把大家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读)
  (课件出示插图)
  师:当其他客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高高兴兴说着时,诗人范仲淹却站起来,他双手放到背后,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一脸严肃的神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师:范仲淹到底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到渔船了。
  生:他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海面。
  生:他看到了渔船像一片树叶,很小很小。
  师:你们说的都是范仲淹看到的。课文中怎样写的?谁来读?
  (相机出示句子: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在你们的眼中,那一只只船像什么?
  生:像一座座漂亮的房子。
  生:像高大坚固的城堡。
  师:是啊,像房子,像城堡,多么雄伟,多么坚固,无论多大的风浪也不怕。可是,在范仲淹的眼中,那只渔船像什么?
  生:像一片树叶。
  师:这像树叶一样的小船是在怎样的江面上的呢?
  生:波涛汹涌。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波涛汹涌的江面吗?那是怎样的情景?
  生:江面上卷起很高的浪。
  生:还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生: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
  师:多可怕啊,这就是波涛汹涌的江面。(出示课件)看,浪头一个连一个地往上涌,还发出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同学们,这只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会是怎样的呢?
  生:被大浪打入江底。
  生:被推上浪尖。
  生:船会翻。
  生:会被冲走。
  师:是啊,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这只像树叶的渔船实在太小太弱了,更何况是在波涛汹涌的江面,(简笔画)看,江面上一会卷起一丈多高的浪头,把渔船推上浪尖,一会浪头过后,又把渔船打入谷低(随机在黑板上演示)。
  师:难怪范仲淹如此忧虑,表情如此严肃。因为他看到了——(指名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师:同学们,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卷上浪尖、打入浪谷,是令人心惊胆战的一瞬间发生的啊,该怎样读?(生读)
  师:“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你在担忧。担心小船被巨浪打翻
  你在担心渔民的安全。
  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范仲淹,见到眼前的一切,他思绪万千,他想:
  (生读)
  (课件相机出示:人们只知道……多么危险啊!)
  评:我听出来了,你对渔民包含了深深的同情。
  “多么艰辛”“多么危险”读得好!
  你读出了范仲淹的忧虑。
  师:你能联系上文说说渔民的危险吗?
  生:渔船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生:船翻了,渔民也会被淹死。
  师:是啊,像树叶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谁知道会被巨浪冲到哪里去?一不小心,船翻人亡,怎不叫人担忧啊!
  师:此时此刻范仲淹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两句诗:(课件出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师:谁来读?(3名生读)
  师:“出没风波里”“出”指的是——(生:被卷上浪尖)
  “没”指的是——(生:打入浪谷)
  师: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摇摇晃晃的渔船,范仲淹看到了,他也希望谁看到?
  生:来来往往的客人。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君看一叶舟”中的“君”字。
  师:“君”就是对别人的敬称。诗人看到了像树叶的小船,他希望客人看到什么?
  (生读: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师:诗人仅仅只希望客人看到这危险的一幕吗?还希望谁看到?
  生:看到这首诗的人。
  师:现在你就读到了这首诗,你看到了——(生读)
  师:出没风波里的渔船多么危险,诗人也希望大家看到那处在危险的渔船,于是,他提醒着:
  (生读: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师:渔船危险,渔船上的渔民更是凶多吉少啊,诗人同情、关心渔民,他更希望更多的人同情关心渔民,于是,他深情地说:
  (生读: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及整首古诗)
  师:当客人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美味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却想到了捕鱼的人,他站起身来,看到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捕鱼,“情动而辞发”,即兴创作下了这首《江上渔者》!师生齐读
  师:短短20个字,就把范仲淹那种关心渔民,同情渔民,担心渔民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了。来,让我们再来自由读读这首诗,把这些感受都读出来吧。(生自由读)
  师: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动情地吟诵吧。(3名学生读齐读)
  师:同学们,渔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在风浪中捕鱼……这不由让老师想到唐代诗人李绅笔下艰辛耕地的老农(出示《悯农》,随之吟诵),想起了宋代诗人张俞笔下为有钱人织绫罗绸缎、而自己却一辈子也穿不上的养蚕人(出示《蚕妇》,随之吟诵),这中间不知包含着多少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们正是注意观察生活,融入自己的情感,才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好诗句。在我们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也融入自己的情感,就能创作出好的文章,来让我们一起来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吧。
  师:古诗背得不错,相信大家的生字也会写得美!我们先来看这几个字:
  出示:酒涛汹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个字都有三点水旁
  生:都是左右结构
  师:今天我们学的与江有关的诗文,也就重点来写带三点水旁的字。三点水旁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看,老师写“涛”,左窄右宽,起笔在左上格,第2笔点点在横中线上,第6笔横压在横中线上,第7笔撇到堤的下面一点,下面一个寸,左让右,这样就可以把字写漂亮了!
  生描红,作业展示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背给你喜欢的人听,或者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同学们再见!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江上渔者》ppt课件4
《江上渔者》ppt课件3
《江上渔者》ppt课件2
《江上渔者》ppt课件1
《江上渔者》评课稿
《江上渔者》教学反思2
《江上渔者》教学反思
《江上渔者》教案3
《江上渔者》教学设计2
《江上渔者》教案1
古诗二首《悯农》《江上渔者》教案1
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