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尚书华《老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作者:尚书华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1-17 出处: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2.(2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老 周
尚书华      
  ①家中洗漱间的水管突然漏了,水哗哗地淌了一地。情况严重,必须马上找人修理。
  ②来到零工市场,没待我张口,手持维修项目牌子的师傅们立刻拥上推介自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得,就这位。我冲他一招手,师傅点下头跟我走了。
  ③到家后,师傅看了看漏水的地方说:“有点麻烦,管子折在墙里了。”我说:“可不是吗,若不是折在墙里,我自己就修了。没工具。”师傅蹲在地上,仰脸瞅我一眼:“怎么,这活儿你会干?”“我哪会?就是瞎鼓捣。过日子总不能事事都求人吧。”“哎,这话我爱听。不管哪一行,能学就学点,手艺多了不压人,学身上谁也抢不去。”师傅边聊边从工具兜里翻出工具,凿墙、掐管……没用多长时间,就修理好了。
  ④我问:“多少钱?”师傅张开巴掌:“五十。”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师傅见我没吭声,以为要多了。问我:“那你想给多少?”我说:“八十。”这回轮到师傅发愣了,瞪大眼睛反问一句:“多少?八十?”我点点头,掏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他。他疑惑地打量我一眼,把钱接过去,不声不响又给我找回一张五十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
  ⑤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
  ⑥我家楼房住得久了,设施难免老化。没过多久,厨房棚顶粘的树脂板开始一块块掉落。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老周说他正忙个小活儿,一会儿就到。
       ⑦不多时,老周来了,气喘吁吁。进屋水也没喝一口,操起家什就开始干活。有了上一次接触,这回我俩像老朋友见面一样,彼此都觉得亲切实在。他跟我说,这回咱不能只用胶水粘上,还要再排上一圈儿钢钉,双保险。我听了表示赞同,主动给他打下手,边干边聊。
  ⑧我夸他真行,啥活儿都会干。他嘿嘿笑着说:“这都是后来学的一些小手艺。我的老本行是钣金工,打个水桶、炉筒、洗衣盆什么的,才是我的拿手活儿。退回三四十年,这些物件都是过日子离不开的,我这手艺很吃香呐!”我捧着他说:“那是真的,当年有你这手艺可不得了,吃香的喝辣的。”
  ⑨他听这话很受用,感叹一句说:“嗐!好汉不提当年勇,谁年轻时没点光荣的事。现在老百姓生活好了,没人再用这些老物件,我这手艺用不上喽,淘汰喽。”
  ⑩听他的语气有点感伤,我赶紧说:“你这不挺好吗,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
   ⑪我的话又让他高兴起来,一口气把剩下的几块板面都粘贴上了。忙完手上的,他扭头跟我说:“手艺被淘汰了,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所以,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人哪,多大岁数算老?不想干活儿了,得靠别人养活了,这才是真的老了。”
    ⑫也许是这一番话又引起了更多的感慨,老周的话一下多了起来。他说:“我这一辈子,就认准了吃手艺这碗饭。其实,我不是因为缺钱才出来干活儿的。我老伴儿走得早,姑娘我自己拉扯大,她大学毕业去了珠海,在那成了家,生活上不再用我操心。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无忧无虑,按说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我听得连连点头。
    ⑬他哈哈一笑,摆手说:“不唠了,干活。”操起钉枪,啪啪啪,一阵有节奏的声响,很快活儿干利索了。再看那棚顶,树脂板重新粘过,又添上钢钉加固,结实程度自不必说,就连那细密的钉眼都呈现出好看的图案。到底是手艺人!我心中暗自佩服。
    ⑭“这回该给你多少钱?”我有了上次的经验,故意这样问。“一百二。”他回答得干脆利落,“咱们好兄弟明算账,一百元是我的手工费,二十元是胶水和钉子的材料钱。”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
    ⑮我还想再跟他说点啥,这时他电话响了。接完电话,冲我一努嘴:“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说完,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
    ⑯我望着他匆匆下楼的身影,蓦然觉得老周这个人生活得很有幸福感。那幸福来自于他对劳动的真心热爱,对自己手艺的一份自得、自信。(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
我一愣,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
(3)选文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析第⑭段加点词语。
我又想多给些。
(5)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老周的人物性格。
(6)选文结尾处说老周“生活得很有幸福感”,为什么?
 
 
 
 
分析】本文通过写老周为“我”维修水管和厨房棚顶两件事,表现了老周自尊自信、正直朴实、热爱劳动、积极进取、聪明、手巧等形象特点,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题可按“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本文主要人物是“我”和老周。第①至⑤段的事件是老周为“我”维修水管,第⑥至⑯段的事件是老周为“我”维修厨房棚顶。可据此整理作答。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着手,“是不是要得少了点?去年下水道堵了,找人来疏通,收了两百元”是“我”的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我”听到老周只收五十元时感到非常意外。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表现了老周细心、体贴的特点。结构上,这一细节为下文“我自己鼓捣半天,修不了,只好打电话找老周”作铺垫。
(4)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结构上,“又”字与上文老周收五十元,“我”却要给八十元的事形成照应。内容上,“我”主动想多给老周钱,表现了老周诚信、朴实的特点和“我”对老周的赞赏和信任。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可从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概括。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可见,老周自尊自信。由“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可见,老周正直朴实。由“临出门时送我一张名片,告诉我他姓周,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用不着再跑市场”可见,老周热心体贴。由“这人要是被淘汰了,那是不求进取的结果”“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无忧无虑,按说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可见,老周热爱劳动,积极进取。
(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类题要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由“倒是有一个人,坐在那一直没起身,看上去六十岁左右,面无表情地瞅着我。那神情给我的感觉是:自信,用不着跟别人争抢”可见,老周的“幸福感”源自他对自己手艺的自信。由“谢谢你的好意。我只收五十。我是个手艺人,靠手艺吃饭。今天这点活儿就值五十,不能多收你的钱”“我又想多给些。他连连摆手‘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可见,老周的“幸福感”源自他正直、朴实的品质。由“你这不挺好嘛,这个年纪身体棒棒的,还能靠劳动、凭手艺赚钱,服务于民,效力社会,多好啊”可见,老周的“幸福感”源自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劳动不辍,服务于民。由“我自己有社保,够吃够喝,无忧无虑,按说可以享清福了。可我就是闲不住,愿干活儿,看见活儿手就痒痒。我这个人没念几年书,可脑子不笨,手也算巧,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可见,老周的“幸福感”源自赶上好时代,有社保,衣食无忧,热爱劳动。有学习、进取精神,聪明,手艺好。由“瞧,又来活儿了,我得赶紧走”“拎上工具兜,推开门走人了”可见,老周生意好,生活充实。可据此作答。
答案:
(1)老周为“我”维修水管和厨房棚顶。
(2)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听到老周只收五十元时意外的心情,从而表现了老周朴实、诚信的品质。
(3)内容上,老周送“我”名片的细节表现了他细心、体贴的特点;结构上,为下文“我”电话联系老周维修棚顶作铺垫。
(4)“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次,与上文老周收五十元,“我”却要给八十元的事形成前后照应,表现出“我”对老周的赞赏和信任,侧面刻画了老周诚信、朴实的特点。
(5)①自尊自信,由老周不像别的维修师傅急着推介自己,说自己“修修补补的小活儿,我看两遍就会”等内容可见;
②正直朴实,由维修水管后只收五十元,“不用。我挣的都是功夫钱,多要心里不踏实”等内容可见;
③热心体贴,由老周送“我”名片,让“我”不必再跑市场可见;
④热爱劳动,积极进取,由“这些年我不断学些新手艺,就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可见。
(6)老周的“幸福感”源自:①对自己手艺的自信;②正直、朴实的品质;③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健康,劳动不辍,服务于民;④赶上好时代,有社保,衣食无忧,热爱劳动;⑤有学习、进取精神,聪明,手艺好;⑥生意好,生活充实。
【点评】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
句子(段落)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出处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资料
1 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 积累与运用(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3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4 文言诗文默写(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5 《邹忌讽齐王纳谏》《商於子家贫》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6 尚书华《老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7 罗京佳《智能气象时代加速到来》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8 宛江平《敢于推翻自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9 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10 字音字形(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1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2 成语的运用(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3 病句(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4 名著阅读(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5 语法知识(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6 仿写句子(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17 综合性学习(2021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考复习试题汇编:非连阅读
《信息和情感不可混淆》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向贤彪《一起做“读书种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南省中考题)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中小说结尾的作用
2022年济南市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16个常考题及答题模板
高中小说答题模板
王俊《书房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题)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指导
说明文知识点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说明文知识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记叙文阅读《烟火里的疼爱》阅读练习及答案
叙述表达方式术语大全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之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激发古典诗词的时代魅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顺义区中考一模)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资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散文的阅读技巧
小说阅读题(2份)
文学类文本新型题型练习
常龙云《高山远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题)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任愚颖《为祖国河山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海淀中考一模)
2022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I之散文专练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小说环境描写
2022年高考复习课学案:散文行文结构题解题
新高考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早撒谎的孩子可能更聪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复习教案: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必备知识梳理(均对应河北省)
中考复习专题:记叙文考点对应知识点(里面的年份均照应河北省)
高三散文复习知识总结
高考小说鉴赏人物形象常用术语
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祝融号”火星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红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题)
马晓红《尖山梁的月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