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诗词鉴赏阅读 >>
《采桑子·重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1-13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带有大彻大悟的意味,可以想像这是词人登高望远所见。
B.“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表明了“人生易老”,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
C.“黄花”即菊花,写菊只用一“香”字点出,显得明快利落。
D.全词仅“战地”二字透露出当时一点环境气息,不用笔墨渲染,这基于作者宽广阔大的胸襟。
16.自古吟秋之诗词多抒发凄凉、寂寞之情,这首词是否也是如此?试简要说明。
 

 

答案:

15.B

16.不是。这首词虽然写的也是萧杀的秋景,但表现的是乐观豪放之情,是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之情。

【解析】

15.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同时结合手法加以理解。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未表明“伤感之情”,而是一种乐观精神。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本题首先要明确情感的观点:不是抒发凄凉、寂寞之情。结合注解理解情感: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展和坚持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采桑子·重阳》学案
《采桑子·重阳》课堂实录
《采桑子·重阳》说课稿
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2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15页)
比较·探究《秋词》《 采桑子·重阳》《登高》《秋颂》《落叶》导学案
《采桑子·重阳》《登高》ppt课件1
《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1
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教案1
《秋词》《采桑子·重阳》《登高》练习题
比较•探究《采桑子·重阳》教案5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3
《采桑子·重阳》ppt课件2
《采桑子·重阳》教学设计4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