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三年级上 >>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9-19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能做到正确书写、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感受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积累与水有关的古诗。
  4.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设计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是本课的突出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简介西湖,引出诗人,读懂诗题。
  1、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看成是人间天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西湖)
  2、想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吗?请大家用心地欣赏这些景色,待会儿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播放课件,配乐)
  3、生描述,师小结:是呀,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美景倾倒了不少的游客,特别是古代的诗人、画家,他们在此游山玩水,流连忘返,他们饮酒交友,吟诗作画,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诗人,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4、课件出示诗人。
   认识这位诗人吗?说说对他的了解,师补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又可以称他为苏东坡,现在的四川眉州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虽不是杭州人,但却跟杭州很有缘,他曾二度在杭州任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就把它叫作“苏堤”。现在苏堤春晓就成了西湖上的一景。师补充: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为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时常留恋于西湖的山山水水之间,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今天要学的就是他写的描写西湖的经典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5、课件出示诗题。生自由读题。指名读。
  6、从指名读题中引出诗题意思。再读诗题。
  二、诵读诗句,理解诗意,走进诗境。
  1、出示整首诗,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错误。
  3、展示朗读,评价。
  4、读准读出诗的节奏都没问题了,但读诗,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这韵味怎么读出来呢?我想,我们就得跟随诗人,走进诗句,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意境,能行吗?
  5、从诗题中,我们已经知道诗人看到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景色,那诗中哪几句在写诗人看到的风景呢?板书:晴雨出示前两句(生齐读)
  6、指名读,说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晴好雨奇
  7、那西湖的晴天好在哪儿呢?理解“潋滟”
  ⑴说说这个词的意思。说说还能用什么词或句子表现水光潋滟。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让诗人陶醉了,他忍不住赞叹,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⑵但在晴天的西湖,诗人仅仅只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吗?他还会看到什么?(清澈的湖水,湖面上的小船,悠闲的游人)在诗人的眼里,原来晴天的西湖如此多姿多彩,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地说,指名读第一句。齐读。
  ⑶晴天的西湖,诗人是道不尽的好,那在诗人眼里,雨天的西湖又是如何呢?
  ⑷齐读第二句。
  ⑸跟第一句一样,这里我们也可以抓一个词,那就是“空蒙”。“空蒙”?那西湖的群山在云雾迷茫时,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雨中的西湖。(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神秘莫测,如同神话中的仙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
  ⑹是呀,雨中的西湖,与群山相应,有云雾相伴,也是别有一番风景哪!于是诗人默默地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指名读。
  ⑺雨天的西湖,虽没有了晴天的明丽,却平添了一份迷蒙、神奇的美,让诗人驻足留恋,暗暗称奇呀!齐读第二句。
  ⑻苏轼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两幅明显不同但又同样美妙迷人的西湖美景,再加上同学们的想象描绘,西湖景色就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了。西湖有如此奇妙的景色,身临其境的诗人自然是满心喜悦,我们面对这样的美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请再读这两句。
  8、苏轼用了两句诗把一个美丽的西湖写得形态兼备,富有灵气,富有活力,让我们也为之陶醉,诗人更是如此,他不由地展开了联想,(出示后两句诗)师范读。生齐读。
  ⑴说说,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谁?(西施)。西施是我们诸暨人,听到她的名字,你会马上想到什么?(美)。那诗人是怎么来形容西施的美的呢?读诗句。说意思。理解“总相宜”。
  ⑵西施的确是很美,那诗人为什么可以把西湖比作西施呢?苏轼的比喻用得真是巧妙呀!自从有了这首诗,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正因为有了这首诗,所以才有了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施,有更多的人来到西施的故乡旅游参观。让我们怀着骄傲之情读一读这两句。
  ⑶学到这里,老师一直有个疑问,到底西施的淡妆浓抹,哪个是西湖的晴天,哪个是雨天呢?
  小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想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总之西湖的晴天雨天都是如此地秀丽、迷人,诗人可以把它同美女西施相提并论。再读这两句。
  9、小结:苏轼的这首描写西湖的诗,没有具体写到是西湖的哪一处景点,也看不出是哪一季之景,其实,西湖的山、水很美,西湖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美景。诗人用诗句抒发了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让我们也随着诗人一起再来赞一赞吧!齐读整首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10、让我们也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西湖,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播放开始时的课件,配乐!
  三、拓展学习,推荐阅读,加强积累。
  1、描写西湖山水的诗篇还有不少,还想再学两首吗?
  2、课件出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苏轼           宋 杨万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
    白雨跳珠乱入船。         风光不与四时同。
    卷地风来忽吹散,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映日荷花别样红。
  3、生自由读。说说这两首诗跟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4、交流讨论(也是写到了西湖的晴天,雨天。写雨是写雨来得快,去得快。指名读相关诗句。写晴天,主要写荷花的美,读这两句)
  5、课外去了解诗句意思,积累这二首诗。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方好   总相宜
      雨亦奇
   西湖     西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实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2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7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6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5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4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ppt课件1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学设计2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案1
《饮湖上初晴后雨》《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练习题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基础知识练习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知识点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原文和译文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同步练习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x课件(50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文原文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上海市中考)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3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2
古诗两首《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教案1
古诗三首《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
古诗二首《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饮湖上初晴后雨》复习指南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3
《饮湖上初晴后雨》mp3音频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2
《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1
古诗三首《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后雨》flash课件1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2
《饮湖上初晴后雨》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