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吴伯萧《马》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吴伯萧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5-23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4小题,16 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吴伯萧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坐着马走呢。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总也有三五匹吧,骑师是各自当家的。我们的,例由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叔父负责,叔父骑腻了,就是我的事。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毕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马骑的亲戚家人来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落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俄来反正父亲也是喜欢骑马的,呵叱那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端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瞰,或披着晓霞,闲谈着,也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我们也志同道合。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尔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比就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竞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蔡,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鼠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的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的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
—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肠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6.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一开头就写'我'与马有缘分,写送四姑坐马走,充满温馨之感,透出儿女情肠之味。
B.出阁的姐姐搬回娘家住,在淡淡的叙述中既有几许重逢的高兴,又有几分道不明的伤感。
C.家乡有马的日子十分有趣,新年可纵马驰骤竞赛,以马代步走亲访友,驱马回家吃晚饭。
D.学生时代的我仍喜欢马,祖孙三代因马志同道合,即使三人间偶有不愉快但仍觉温馨。
7.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回忆的形式写了与马相伴的童年生活及所谓荒诞不经的故事,与鲁迅'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妙。
B.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有马的生活写得非常有层次,一年之中从正月写到初夏,一生之中从童年写到成年。
C.作者借景抒情,空中的夕阳和凉云、地上的杨柳和麦苗、落日下的大旗和鸣马都饱含作者欣喜的感受。
D.文中长短句的结合、文白句的间杂、语气词的妙用、修辞的精心选择都很有特色,平易近人,清新朴实。
8. 文中画线部分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4 分)
9.作品结尾弟弟关于买马的来信,有人说是多此一举,有人说是恰到好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3分)D(与父亲志同道合牵强,“不愉快”理解有误)
7. (3分)C(“落日下的大旗和鸣马都饱含作者欣喜的真挚情感”错,不是“欣喜”)
8. (4分)①承上启下,紧承上文对年少生活的回忆,下启对成年生活的叙述;②情感抒发有了突转,表达对世事的感慨,更深沉厚重,丰富了作品的意蕴。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9. (6分)示例一:恰到好处。素材与全文融为一体,都是写关于“马”的事;思家之情抒发自然,强调是“家里”,“我有点儿想家”则显得顺理成章;全文结构紧凑,转变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前一部分写家里有马的日子很有趣,是实,后一部分写梦中的马、书中的马,是虚,弟弟的来信又由虚转向实了。
示例二:多此一举。素材重复,前面大多是写关于“马”的事,文末再写有堆砌之嫌;思家之情做作,与写飞将之马时的情感不吻合;文章结构松散,文章本来所写内容多,角度多,有虚有实,最后再写弟弟关于家里买马的来信,文章显得更加松散。
   评分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