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4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18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探究所选古诗中思乡之情的不同内涵和表现手法。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深入领悟古人的故土情怀,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变现手法。

阅读篇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虞美人》          李煜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在外求学,有没有思念过自己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不过,现在条件好了,一个电话,一张车票,就可以解思念之苦。可古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可能会因为战争,为了生计,为了人生抱负,背井离乡,孤旅漂泊,而交通和通讯不便,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就只有一声概叹、两行清泪,或者诉诸文字了。那么,关于思乡的古诗,大家能说出几句吗?

相关诗句预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些古诗中的切切故乡情。(板书:切切故乡情——古诗中的乡思)

一、自主学习

请大家读课单上所列四首古诗,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一)扫清字词障碍,积累关键字词,把握朗读节奏。(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凭(píng)    煜(yù)        不堪(kān)     雕(diāo )栏玉砌(qì) 

枯藤(téng)  瘦(shòu)马    天涯(yá)      岑参(cén shēn)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故园:故乡,家乡。

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今:年迈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不堪:不能够,不可以。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

(二)思考:这四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二、学情反馈

(一)字词积累注音更正。

(二)小组汇报“细读”环节交流汇总情况。

预设:

文本 不同点 相同点

春夜洛城闻笛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抒发了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逢入京使 远离故土的不舍,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虞美人 对家乡的思念,对故国江山的留恋 

天净沙秋思 对身世的伤感,对家乡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

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的呢?这四首古诗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深入探究。

预设:

(一)意象承载情感

文本 意象

春夜洛城闻笛 玉笛(玉笛吹奏《折杨柳》曲勾起乡思)

逢入京使 路、马(渐远的路,入京的人,勾起乡思)

虞美人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雕栏玉砌(物是人非,触景伤怀)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触景生情)

(二)艺术手法表达情感

文本 艺术手法

春夜洛城闻笛 用典(《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借“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

逢入京使 夸张、婉辞

虞美人 虚实结合,对比手法(眼前之景与想象故国之景。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

天净沙秋思 以景托情、融情于景(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四、重点强化

根据学生探究、汇报情况,重点强化以上三个方面涉及的知识。此环节穿插在上一环节“合作探究”中。

强化预设:

(一)一种感情的产生往往离不开特定的人、事、物、景的触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这四首古诗词中,《春夜洛城闻笛》中作者的思乡之情是由《折柳曲》的笛声引发的,笛声已是能勾起乡情的,何况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折柳曲》呢!在《逢入京使》中引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应是骑着马回京的使者,他乡遇乡人已是让人激动不已,何况是远离故土的途中遇到即将回到故土的人!《虞美人》所抒发的情感则又不局限于家乡和亲人,作为曾经的国君,更多的是对故国江山的无限思念,回味、思念、向往、悔恨┅┅个中滋味,需要细细斟酌品味,而触动作者这种感情的该是“秋月”了,或者是小楼一夜的“东风”,“春花”“雕栏玉砌”等当是作者想象或回忆之物。元曲《天净沙秋思》 则是写行到所见,勾起自己自己的身世之悲和思乡之情。

(二)诗贵含蓄。”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注重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委婉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写入诗歌、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我们叫做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必不可少的描写内容,是作者的情感载体,也是我们读懂诗歌的一个抓手。

在古诗词中,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载体,它渗透着诗人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思想和感情。中国古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规律:有些形象经常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经常借用某些特定的形象来表达。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对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四首古诗词借以承载作者思乡之情的意象主要是笛声,笛、路、马,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雕栏玉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小桥、流水、人家等。而常常用来表达奔波和离愁的是笛声和马(还有车、舟等交通工具)。

(三)相同的感情,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抒情的方式不一样,表现的手法也不一样。《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都是以叙事的笔法来写,前者用了《折杨柳曲》的典故,引出思想情感,并用“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样的反问句式将情感推己及人;后者用“泪不干”将自己远离故土的不舍夸大,以“传语”结尾,含蓄地抒发出对亲人的挂念之情。

《虞美人》通篇运用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抒写物是人非的痛苦和思念故国的感情。《天净沙秋思》则写行路所见,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一组景物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背井离乡的孤苦心情,小桥、流水、人家等景物则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反衬作者的凄苦心情,以“断肠人在天涯”作结绾合全篇,思乡之情自然流出。 

五、拓展迁移

(一)表达乡愁和思乡感情常用意象。(资料推送,课后学习)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故梧桐常常和高洁的品质相连系。又,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二)课堂练笔

思乡之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个主题。行走在异地他乡,一首歌、一个人、一片草、

一树花都可能触动游子的故园之思、家人之念,但诗人不会直接说出来。“诗贵含蓄。”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中国古诗都讲究选用特定的意象,不同的艺术手法,寄托深挚的情感。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事、一些景瞬间触动我们,让我们回忆起某个人、某件事、某段情,请大家拿起笔,写一个片段将这种触动记下来,抒发某种感情,尽量用上所学的方法,或者选一篇上述古诗词,择取一个片段、一个场景,发挥想象,改写成现代文,不少于200字。

课堂交流。

(三)课后巩固

1.课后阅读推送资料《表达乡愁和思乡感情常用意象》。

2.背诵并默写本课所学四首古诗。

3.整理课堂练笔,抄写在作文本上。

附:《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词中的乡思”群文阅读》课单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词中的乡思”群文阅读》

课    单

1.《春夜洛城闻笛》(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79页)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逢入京使》(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80页)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虞美人》(自选)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4)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6)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创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后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从而招来杀身之祸,被赐毒酒而死,死时年仅41岁。

参考译文:

春花秋月,年年开花,岁岁月圆,这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遥望南国感叹,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4.《天净沙秋思》(自选)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实行等级管理制度,文化、风俗,在一开始就互相区别,据史料记述元朝的长官应由蒙古人担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开始尊用汉法和任用汉族的文人了,但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了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亦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参考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自主学习

一、初读。扫清字词障碍,把握朗读节奏。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凭(     )    煜(    )      不堪(    )    雕(    )栏玉砌(     ) 

枯藤(    )   瘦(    )马    天涯(   )     岑参(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故园:                         

漫漫:                         

龙钟:                         

不堪: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

二、细读。思考:这四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文本 思想感情

不同点 相同点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虞美人 

天净沙秋思 

三、探究:四首古诗抒发感情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ppt课件
《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3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六)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春夜洛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练习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2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实录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11页)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17页)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4
《春夜洛城闻笛》教案1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2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3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2
《春夜洛城闻笛》ppt课件1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歌鉴赏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和译文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mp3音频朗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