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3-31 |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人们心目中,孔子似乎是循规蹈矩、严肃的老学究,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读读主要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就会发现孔子并不呆板拘泥,相反他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很是权变灵活、机智辩证,特别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体现出鲜明的灵活与变通的特点。
推崇孝,却不提倡愚孝。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将孝视为为人之本,认为对父母孝的人也会忠君爱国,如果人人为孝,则天下大治。但是孔子并没有将孝绝对化、极端化,为人子女不见得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如果父母无理要求也可以不服从。《荀子•子道》记载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段对话,鲁哀公问: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一连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因为他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后来跟子贡说,国家如果有敢于谏诤的臣子,那么就不会出现大问题;父亲有直言规过的儿子,就不会做出不合礼制的事情。孔子认为,不能一味盲从父辈,置大是大非、大义大理于不顾,单纯为了成就孝名,有可能陷父于不仁不义之中。正确的做法是据理谏争,以合乎道义为准则。
重友情,却不主张过分亲密。孔子很重朋友与友情,《论语》开篇即提到“有 | |
| 标题: |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19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