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上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1-23


25 古人谈读书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
比一比识记:缺——缸 诲——悔
形声字识记:谓——胃 窥——规
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学习《论语》
1.教师指名朗读《论语》中的三个句子。
2.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自学。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哪一个句子?把你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  学生回答时,不必逐字逐句翻译,意思对即可。
预设:
第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指“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全句的意思是: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第二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最后一个“知”读四声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智慧。
第三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在这里也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厌”指“满足”。“诲”指“教诲”。
全句的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倦怠。
4.讨论交流:这三个句子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不懂就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记住知识,从不满足。)
5.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三个句子,背诵这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生字表,找出书写有难度的生字。
2.小组同学交流,怎样书写这些书写有难度的生字。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窥、皆、缺”三个生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占位,确定主笔的写法。然后自主练写。
4.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学生书写成果,请书写好的同学分享自己的书写经验。
设计意图 立足五年级学生书写能力的发展程度,引导学生在自主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小组共研、直观演示的作用,让学生的书写更注重实效。
第二课时
一、背诵引入
1.指名背诵三句论语,并说一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得到的读书启示。
2.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和古人谈读书。
设计意图 背诵中进一步理解三句话的意思,并从中得到启迪。再积累《论语》中的名句。
二、理解体会
(一)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第二部分,要求读得正确、流畅,准确断句。
2.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学这一部分,遇到问题可以标注出来。
3.组织学生交流:第二部分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内容?
4.汇报:第二部分一共有4句话,每句话的意思如下:
第一句: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第二句: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重点说一说“急”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第三句: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第四句: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5.齐声诵读这一部分,一边诵读一边感知其中的意思。
6.讨论交流: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读书时怎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三部分。
2.小组展开合作学习。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想一想每一句话的意思。
(2)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相互询问,也可以请老师帮助。
(3)小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的大意。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一定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一定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4.讨论交流:曾国藩的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设计意图 借助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体会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的互动交流,将学生对读书方法的理解引向深入。
三、拓展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两部分,一边读一边体会给我们的启示,再背诵积累下来。
2.教师总结:掌握读书方法,才能更好地走进书的世界,更多地体会书籍带来的益处。
3.布置作业:
(1)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随时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
(2)查找其他古人对待读书的见解,积累在本子上,和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感悟读书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因此,可以借助以往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文的大意,获得初步感知之后进行互动交流,促使个人认知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2.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本课的重点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并从中得到启示,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读书体会,让他们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启发。古人的经验和个人体会相结合,就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开展读书活动。


标题: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2
文件大小: 15K
文件格式: zip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6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5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4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3
《古人谈读书》教案4
《古人谈读书》知识点
《古人谈读书》原文及翻译
《古人谈读书》课堂实录
《古人谈读书》教案3
《古人谈读书》pptx课件(31页)
《古人谈读书》教案1
《古人谈读书》课文原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pptx课件1
《古人谈读书》教学反思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