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预习导学案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1-09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了解作者的立场与作品的历史背景。

2、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

3、探究两篇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重点难点】

阅读文本,了解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情景导学】

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

一、了解文体知识----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地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碎敲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学术性2.科学性3.理论性4.创造性。

二、介绍作者

1、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2、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  《忏悔录》等。

三、写作背景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先生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说,“五常”之中最单纯的是“信”。张岱年先生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要真实可信。

张岱年先生以“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为其一生立身之则,可见“修辞立其诚”也是张岱年先生的立身之道。

《怜悯是人的天性》

1753年11月,第戎科学院在《法兰西信使报》上刊登了一则有奖征文启事。卢梭看到这则征文启事提出的题目,又惊又喜。他当时的心情,在他的《忏悔录》中记述甚详。

我记得,第戎科学院公布了一则以“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为题的征文启事。这个大题目使我深感震惊。我没有料到这个科学院竟敢提出这么一个题目。好嘛,它既然有胆量提,我就有胆量写;于是我就着手写了。为了能静下心来从容思考这个重大的题目,我到圣热尔曼去小住了七八天。……我每天走进树林深处;我在林中寻找,而且终于找到了远古时候的情景。我奋笔疾书,描述当初真正的史实。我要驳斥人们胡言乱语的谎言;我要如实展现人原本的天性,充分揭露使人的天性大变其样的时代和事物演变的过程以便使人们看到在所谓人的完善化的过程中所遭受的苦难的真正原因。我的灵魂被这种高洁的沉思振奋,竟至上升到了神明的境界……这样沉思的结果,遂产生了《论不平等》这篇论文。

四、通读全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脉络。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

2、厘清论述思路。并品味语言特色。

【重点难点】

感悟文中重点语句,探究两篇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情景导学】

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探讨一下哲学领域的重要话题“真与善”。

【学习活动】

活动一:理解文章内容

1.《修辞立其诚》引用颇多,请翻译以下语句。

(1)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2)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3)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

活动二:厘清论述思路

1、《修辞立其诚》一文的思路是怎样的?试简要分析。

2、请概括分析《修辞立其诚》在论证上的特点。

3、试以《怜悯是人的天性》第二段为例,说说议论文写作时应如何做到破立结合。

活动三:品味语言特色

3.本课两篇文章语言严谨,准确,请赏析下列语句。

(1)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点拨:议论文语言最忌片面性,绝对化,作者首先肯定了“强调主体性的重要”是正确的,接着用“但是”一转,提出了“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的观点,周全严谨,无懈可击。

(2)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

点拨:先亮出观点,接着用两个相同句式列举霍的错误认识,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句式整齐,语言简洁,有力。

训练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列出层进式论证结构的写作思路。

老鼠钻到牛角尖李去了,它跑不出来,却还拼命往里钻。

牛角对它说“朋友,请退出去,你越往里钻,路越窄了。”

老鼠生气的说:“哼!我是百折不回的英雄,只有前进,绝不会后退的。”

“可是你的路走错了啊!”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就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会错呢?”

不久,这位“英雄”便活活闷死在牛角尖里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资料汇编
《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